宗教
-
科学哲学问题研究郭贵春“科学哲学问题研究专辑”作为“科学技术哲学文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年度专辑形式推出,专辑以具体问题研究为导向,涵盖一般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与数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论题,反映年度科学哲学前沿动态和热点领域研究现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七辑)》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学术研究团队阶段性新研究成果的结集。
-
中国道教通史 第四卷卿希泰,詹石窗 编《中国道教通史》为一部道教通史性著作,300余万字,共十八章,分为五卷。 全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指导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总结了道教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规律, 对道教自身的发展与道教同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关系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坚持史论结合,努力挖掘和正确评价道教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全面地总结、分析了道教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它的教理教义、道规仪范、修炼方术等等;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国道教史研究的学科体系,以道教本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基本线索,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道教历史分期;通史与专史结合,以道教产生、改革、宗派衍化为纲,以著名道教人物、主要道教经籍为目,剖析了各宗派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论述了道教著名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探讨了道教同儒、释的相互关系,阐发了它对中国古代化学、天文学、医药学、养生学、气功学以及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的意义。全书是给人们提供了一幅道教发展通史的全景图,不仅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还集中总结了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教学术研究的成果。 第四卷为明后期至民国时期的道教。
-
隋唐佛教文化史论介永强 著本书上编“隋唐佛教寺院建置兴废探赜”,辨析了隋唐长安佛教寺院建置沿革记载中颇有争议的一些问题,勾勒了唐都长安佛教寺院建筑风貌,追寻了唐都长安佛教寺院书法文化遗产。中编“隋唐佛教高僧生平事迹索隐”,揭橥了隋唐高僧对儒学、语言文字学和中国书法的特别贡献,补证了隋唐时期数位著名高僧大德的生平事迹,阐明了唐代胡僧的功绩,评说了唐代奉僧的功过。下编“隋唐佛教社会文化史事谫论”,诠释了隋唐长安佛教义林与义学风尚、隋唐时期的宗教消费、佛教与中古中外交通等隋唐佛教社会文化事象。
-
天台宗与佛教中国化宗立 编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至隋唐之际,智者大师创立天台宗,成为一个中国化佛教宗派。祖祖相传,至第四十三祖谛闲大师,以弘扬教观、中兴天台为己任,成为近现代天台宗门之泰斗。2018年,值谛闲大师诞辰160周年,为振兴中国佛教,弘扬台宗文化,慈溪市五磊讲寺承办了“天台宗与佛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此书即为该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主题:一是谛闲大师思想与行迹研究,呈现谛闲大师中兴天台之功;二是天台宗思想与佛教中国化,凸显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天台宗的贡献;三是天台宗祖师与大德研究,通过个案来展现天台宗的演变与发展;四是一带一路与东亚天台宗,展现中国天台宗的海外传播与影响。自古至今,由内而外,纵横交错,立体地呈现了天台宗思想的内涵、价值与意义。
-
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义净 著,王邦维 校注唐代高僧义净在南海室利佛逝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时撰成《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书中详细介绍了印度及其所历南亚诸国所行佛教仪轨四十条,为我们今天了解7世纪印度佛教僧伽内部宗教生活的状况提供了*多*详细的信息,同时也是研究南亚次大陆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
道枢[宋] 曾慥 著道枢》四十二卷,一作二十卷,宋曾慥集纂。书名含有道术精要之意,既概括了其书皆是摘录各家修炼方术的D创之处,又暗示阅读此书是修道之关键。全书广泛汇集了众家之说,包括了道教哲学、阴符、西升、黄庭、真诰、太极、服气、服食、炼精、呼吸、存想、坐忘、守一、导引、按摩、漱咽、朝真、拜祝、大还金丹、周天火候、金碧龙虎、铅汞、参同契、入药镜、灵宝等。上自汉魏,下迄北宋,各家几乎均有收录。有一家为一篇的,有一家分为数篇的,也有众家合为一篇的。各家之说均经作者编辑,往往有编者的议论或他人注解附于其中,并在篇目以下附以四言韵语,说明该篇的宗旨及传授原委。可以说,《道枢》是综合性道教类书,堪称南宋以前道教修炼养生方术的百科全书。
-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义净 著,王邦维 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是唐代高僧义净在南海室利佛逝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时的主要著作之一,书中记载唐初从太宗贞观十五年(641)以后到武后天授二年(691)四十余年间五十七位僧人到南海和印度游历、求法的事迹。后附《重归南海传》,又记载武后永昌元年(689)随义净重往室利佛逝的四位中国僧人的事迹。这些僧传兼述经济、风俗及旅行路线,是研究7世纪南洋诸国状况和国际交通的重要资料。
-
图像与造像苏金成 著2017年暑假,上海大学苏金成老师带领6名研究生对山西晋中佛教美术文物古迹进行了学术考察。师生们考察了晋中地区五十余处以佛教为主的宗教文物古迹,另有多处古村及古城等。在考察的过程中,大家除了拍摄和收集到一手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同时对晋中地区现存文物遗迹进行了整体的梳理,构建了晋中佛教美术的研究框架,为以后的学术研究起到了铺垫学术基础的作用。本书稿即是在考察基础上撰写而成。
-
中国伊斯兰教金陵学派研究米寿江 著中国伊斯兰教金陵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王岱舆、伍遵契、马君实、刘智、金天柱、张中等。从地域上讲,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都是南京籍或是曾经在南京游学、讲学的学者。从学说体系上讲,他们是一脉相承,不仅理论渊源相同,而且表述形式以及试图达到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他们之间虽然没有明确的师生关系,有的年龄相差甚远,但他们在思想承继关系上却是相通的。“汉文译著”活动从明末清初南京穆斯林学者王岱舆开始,到清末汉文译著学者马联元(1841~1903,云南玉溪人,赛典赤·赡思丁的后人),共分为三个阶段,前后持续了200余年。其间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和对中国广大穆斯林起着深远影响的汉文译著,为中国伊斯兰教的民族化,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
天台寻宗[澳] 周清仪 著《天台寻宗:追寻佛教天台宗的轨迹》作者效仿《禅的行囊》的作者比尔o波特,背上行囊,沿着天台宗创立发展的历史轨迹,追随天台宗各位大师的足迹,寻访他们创建的寺院讲堂,感受他们的心路历程,在旅途中还颇有传奇经历。回来后,作者将自己对于天台宗的理解以及这次天台寻宗的旅游见闻结集成册,来记录这千年莲花寻宗之旅。《天台寻宗:追寻佛教天台宗的轨迹》表达了对于祖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倾慕之情,将有力地激发起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