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宗教学史论卓新平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支的宗教学约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在世界学术史上是一门新兴学科,方兴未艾。本书即研究宗教学百余年来的发展历史,分为上编“宗教学的历史”和下编“宗教学的体系”。其中既有历史与现状的对照,也有中国与西方的比较,包括对西方宗教学的研究和对中国宗教学的探讨,前后呼应、内外关联,旨在以这些探索和思考来拓展中国的宗教学发展。
-
唐代景教文献与碑铭释义张志刚,卓新平 著,徐晓鸿 编《唐代景教文献与碑铭释义》聚焦于景教文献和碑铭的考释。如作者所言,与此前同类著作如《汉语景教文典诠释》和《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景教文献释义》等只有部分译文不同,本书不仅提供了全部的释义,而且给出了完整的白话译文,使得晦涩难懂的宗教类千年古文,走进了寻常百姓和普通教徒的视野,于是本书周全细密的考释,便有了普及化的展示。
-
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 译,丁福保 笺注《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系的重要经典,自东晋时期鸠摩罗什译出以来,屡经重译,历代注疏研习者无数。在佛教史上,该经可谓流传范围最广、传诵时间*长的经典之一,而且对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重大影响。丁福保的笺注,以鸠摩罗什译本为依据,遇有难解或他人误解之处,即以他种译本参酌,力求领悟经文确解。作者又在书中附录《笺经杂记》等资料,为笺注奠定了体例依据,并为读者了解《金刚经》的流传情况提供了重要素材。
-
中国道教通史 第五卷卿希泰,詹石窗 编本书为一部道教通史性著作,300余万字,共十八章,分为五卷。 全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指导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总结了道教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规律, 对道教自身的发展与道教同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关系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坚持史论结合,努力挖掘和正确评价道教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全面地总结、分析了道教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它的教理教义、道规仪范、修炼方术等等;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国道教史研究的学科体系,以道教本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基本线索,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道教历史分期;通史与专史结合,以道教产生、改革、宗派衍化为纲,以著名道教人物、主要道教经籍为目,剖析了各宗派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论述了道教著名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探讨了道教同儒、释的相互关系,阐发了它对中国古代化学、天文学、医药学、养生学、气功学以及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的意义。全书是给人们提供了一幅道教发展通史的全景图,不仅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还集中总结了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道教学术研究的成果。第五卷为当代中国道教与海外道教。
-
中国道教通史 第三卷卿希泰,詹石窗 编本书为一部道教通史性著作,300余万字,共十八章,分为五卷。 全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指导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总结了道教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规律, 对道教自身的发展与道教同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关系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坚持史论结合,努力挖掘和正确评价道教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全面地总结、分析了道教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它的教理教义、道规仪范、修炼方术等等;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国道教史研究的学科体系,以道教本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基本线索,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道教历史分期;通史与专史结合,以道教产生、改革、宗派衍化为纲,以著名道教人物、主要道教经籍为目,剖析了各宗派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论述了道教著名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探讨了道教同儒、释的相互关系,阐发了它对中国古代化学、天文学、医药学、养生学、气功学以及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的意义。全书是给人们提供了一幅道教发展通史的全景图,不仅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还集中总结了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道教学术研究的成果。第三卷为金、南宋至明代中叶时期的道教。
-
先秦儒道论稿王世舜《先秦儒道论稿》选录了作者近三十年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尚书》研究”以儒家民本思想为准绳,认为《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保存了“原始儒家”重民、养民的真精神,并非伪书。伏生《尚书大传》在《尚书》学史上具有首功,史料价值很高。“《周易》和《庄子》研究”深入探讨筮占的产生、阴阳二气观念的产生、庄子“通天下一气”等形而上哲学问题,究天人之际,明儒道关联。“《春秋》经传研究”重新解读司马迁、班固有关《春秋》和《左传》的记载,发现了一些未曾引人注意的线索,如“孔子史记”的提法、“具论其语”的真正内涵、左丘明“西观周室”断伪案、孔子作.《左传》等问题。“孔孟君臣观”揭示原始儒家的君臣关系并不存在人身隶属关系,而是互有预设的对等关系,即君尊重臣,臣忠诚于君,君臣之间在人格上是独立的、平等的。
-
信念的世界张帆《信念的世界》是一部直陈作者在哲学基础理论方面基本理论观点的学术论著。该书以问题为导向,对信念及与信念直接相关的哲学方面的各种重大疑难问题,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逻辑和语言等诸多层面进行了深入探究。该书将信念置于整个哲学研究的基础地位,将其作为哲学研究的预设和最终的精神成果,进而通过它重新梳理整个哲学的基本脉络,并力图构建出一个信念的世界。信念不仅与哲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以及其他的各种学术研究活动乃至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皆存在直接的、内在的关联,它实则还构成了一个哲学研究永远跳不出的怪圈。哲学研究自始至终不过是在各种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类型和层次的信念中兜圈子,而哲学上的争论实则首先便是各种信念和信念体系之争。
-
云阳龙文化撷萃杨若飞《云阳龙文化撷萃》是由重庆市云阳县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一本集历史、人文、地理、科普一体的图书。该书以重庆市云阳县普安乡 恐龙化石群的发现为线索,梳理和云阳当地相关的与“龙”有关的元素,包括建筑、考古成果、地名、史料等,科学解构云阳恐龙化石群的历史状况,对普安乡恐龙化石群的状况进行介绍,展现其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是一本了解中国恐龙新发现的人文科普图书。
-
沉思与批判燕宏远卢卡奇是匈牙利现代著名思想家,20世纪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本书是作者数十年广泛收集卢卡奇原始文本及其有关材料,深入细致研究的成果。作者依据大量第一手文献,通过卢卡奇走向马克思的艰难曲折复杂的沉浮历程,全面研究了卢卡奇-系列著名代表作,客观描述了卢卡奇的思想变化过程,及其一直到最后都始终笃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一生。
-
王充儒道思想评介颜莉王充哲学思想建立在广评诸子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一个既不属于儒家又不属于道家的独特的思想体系,抑或说继承了儒、道又超越了儒、道。本书以王充对先秦儒、道思想的评介为切入点,有别于学界常用的从史学、经学、文献学等维度研究王充思想,而是注重从哲学的角度考察、梳理王充对先秦儒、道思想的理解与评判、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