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有客西来 东渐华风张雪松 著中国古代欧亚移民与外来文明的关系,是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也是大众普遍感兴趣的话题。《有客西来 东渐华风:中国古代欧亚大陆移民及其后代的精神世界》从历史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入手,刻画了移民与外来宗教文明之间的关系,尤其从宗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视角,说明了外来移民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适应和认同,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多维度开展,具有开拓意义。全书几个篇章既相互独立,又由共同的问题意识一以贯之,笔锋在历史文献、社会思潮、地域族群等多个维度上挥洒自如,是学术性与可读性俱佳的著作。
-
文本与研究周利群 著,江晓原 编《虎耳譬喻经》讲述了一个旃陀罗种姓摩登伽部族的女子本性追求佛弟子阿难,最后为佛陀所度化的故事,该故事中包含了丰富的星宿占卜内容。这部譬喻经,自公元三世纪始出现汉文译本,九世纪出现藏文译本,十九世纪陆续发现梵文写本,目前连同译本在内的不同版本存世共计十余个。《文本与研究:中印间天文、历法和文学的交流》从《虎耳譬喻经》梵藏汉文本中的二十八宿星占史料出发,分别对前世今生的故事、梵藏汉多语文本、岁时历法、计时仪器、星宿特性、占卜预言等方面进行研究。藏于英国和俄罗斯的中亚梵本,可以作为平行文本修订精校本的书写,比如,两分两至的星宿值日、望日时分的知识性错误,也可以回溯若干汉译星宿名称出现别宇的路径。作为传八中国的印度天文史料。《虎耳譬喻经》的研究,不仅有文献学研究方面的意义,亦有助于从天文、历法、佛教文学多个维度来考察中国与印度文化交流。
-
朱维铮学术讲演录朱维铮 著朱维铮先生(1936-2012),师承陈守实、周予同先生,是20世纪80年代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开拓者和建设者,曾主持整理、编选和校注多种重要典籍。朱先生治学严谨、功力深湛,在中国经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史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近代史等多个领域均有造诣,《朱维铮学术讲演录》即收录了他在这些领域的演讲录,分为“解经典”“析文化”“探思想”“论学术”“衡国学”“通中西”“读近代”“求文明”八篇,展现了朱先生作为一个历史从业者深切的社会关怀。
-
中国传统寺观造型艺术刘晓曦 著《中国传统寺观造型艺术》一书从艺术考察的全新视角及造型艺术特征分析出发,系统梳理和探讨以巴蜀石窟,山西寺观古建筑、壁画、泥塑,以及甘肃河西走廊石窟群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造型艺术杰作。本书图文并茂,收录有大量创作于唐、五代、两宋至元明的鲜为人知但具有极高艺术文化价值的相关作品,并对这些在美术史上不成系统的高水平艺术古迹进行考察、研究和评析,为中国传统艺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宗教与历史陶飞亚 著本辑共收入15篇文章,分为主题演讲(2篇),文本、思想与诠释(4篇),舆图、书籍与文献(4篇),人物、礼仪与文化交流(5篇)四个版块。1.主题演讲刊载了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主任、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李天纲教授的两篇演讲文稿。两位教授分别以提纲挈领的方式介绍了中欧之间的书籍、文化传播。2.文本、思想与诠释栏目,中山大学梅谦立教授对卫方济《中国哲学》有关“天”的属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上海大学肖清和教授以马若瑟《三一三》为中心探讨了三一论思想及其发展源流,复旦大学蒋硕博士对珍稀文献《狮子说》的底本进行了考证,中南大学谭杰博士详细梳理了晚明时期西方文艺复兴伦理学在中国的译介情况。3.舆图、书籍与文献栏目,分析了艾儒略刻印的地图、北堂藏汉文古籍,信仰与家谱编修之间的关系、利玛窦对中西文献交流史的贡献等问题。4.人物、礼仪与文化交流栏目,讨论了李问渔的生平事迹与著作数量类别、中国礼仪之争被抑制的祭礼、明末清初反教运动中的反教权主义、澳门在中欧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上海伯大尼孤儿乐园的发展源流等问题。
-
陇东北朝佛教造像研究董华锋 著,郑炳林 编《陇东北朝佛教造像研究/敦煌与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为“敦煌与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第二辑)之一。通过对陇东北朝佛教造像题记等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识读、梳理和分析,探讨了陇东北朝石窟和造像龛的窟型、龛型及各石窟寺的分布状况。同时结合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时代审美风尚,对陇东北朝佛教造像艺术特征作了一定的探究和总结。《陇东北朝佛教造像研究/敦煌与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所涉相关研究,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广告意识形态的生成与传播研究周志平 著《广告意识形态的生成与传播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广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对广告意识形态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广告意识形态的生成动因、作用机制,以及传播机理与结构形态进行详细研究,建构出广告意识形态的生成与传播模型,探讨由广告意识形态传播所衍生出来的话语权的生成逻辑及其传播与施行途径,分析广告意识形态生成与传播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与消解,并针对广告意识形态生成与传播可能带来的异化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最后再提出基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广告社会责任建构原则与途径。
-
中华大藏经 续编《中华大藏经·续编》编委会,编 著,》编委会,《中华大藏经·续 编《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由任继愈先生倡议并担任主编,是继1997年中华书局出齐《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之后的又一重大编纂工程,从《嘉兴藏》、《卍续藏》、《频伽藏》、《大正藏》、《普慧藏》等各版大藏经及敦煌文献、房山石经中,挑选《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未收之重要佛教典籍,网罗遗珍,点校流通。《续编》规模宏大,收书约两千余种,八千余卷,分列十部,其中第四为汉传注疏部,分十二辑,收入汉地及古代朝鲜、古代日本与汉地佛教有交涉的著述中有关印度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典籍的注疏及复疏713种。本书为汉传注疏部第四辑,《续编》全书之44至56册,收录华严类解经著作共24种,包括法藏《华严经探玄记》、慧苑《续华严略疏刊定记》、澄观《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大方广华严经疏抄会本》等重要文献。
-
伟大的哲学书(美)詹姆斯·加维《伟大的哲学书:20本》遴选西方哲学史各主要时期的经典作品,以原著为纲,从柏拉图到维特根斯坦,选取了最重要的20本哲学著作,勾勒出整个西方哲学的框架。一本书在手,即可了解西方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思想。 《伟大的哲学书:20本》所选取的著作,都出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之手: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的代表性人物阿奎那;启蒙运动前后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共产主义导师马克思;分析哲学代表性人物艾耶尔;女性主义代表人物波伏娃……通过一本本著作,勾勒出文明与思想的演进史。本书不仅介绍了这些哲学家伟大的思想和理论,也揭示了他们思维的困扰,包括他们对不同意见的辩驳和抗争。 本书语言简洁、通俗、易懂,特别适合想要了解哲学但又没有哲学专业背景的读者。
-
孔子与杜威(美)安乐哲书稿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儒家伦理与杜威的伦理学对西方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安乐哲教授从爱默生、詹姆斯、米德等人的思想切入对自我的本质的讨论,并进入对杜威自我观念的探究。第二部门讨论了杜威和孔子在宗教方面的思想。安乐哲教授提及杜威的母亲是位虔诚的基督徒,而杜威则在35岁时停止了去教堂。杜威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宗教和上帝这类概念,他拒绝将对宗教和上帝的定义权交给教会。安乐哲教授指出,尽管中哲中有“天”这样的超验性的概念,但用葛兰言的话说,“中国智慧不需要‘上帝’的理念”。仁和礼都应在在个体在一个群体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来理解,儒家的“宗教”是以人为中心的。在这一点上,杜威和儒家的思想又发生了共振。第三部分的主题是杜威与以唐君毅为代表的现代儒家民主观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