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我闻如是如是安心慈满 著本书是一部人生感悟的结集。本书以积极健康的思想,在阅读体验中引领读者感受慢生活的阅读体验,其舒缓、富有哲理的文字,很大程度能够安抚大众浮躁的内心,帮助读者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在阅读与生活中相辅相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用当下的阅读体验来形容,通过文字和文化来“治愈”人的心灵。文字优美,富于哲理,宣传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书稿在编排上,采取了轻阅读的风格,融入了淡雅的插图,给人以美的享受。
-
科学实践哲学吴彤,孟强 著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实践哲学逐渐受到重视,本书反映了近几年国内相关研究的前沿进展。不同于科学理论哲学,科学实践哲学从实践与行动出发,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不同的科学观念与知识观念。本书聚焦于科学实践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从多个视角展现科学实践哲学的不同侧面,内容涵盖科学解释学、科学史、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哲学、政治学等。
-
简明中国政教关系史张践 著本书是在笔者《中国古代政教关系史》上下卷的基础上压缩而成。简明、扼要地系统介绍中国从上古到近代的政教关系。第一章绪论在全面研究世界政教关系的基础上指明宗教与政治相互作用的机制,并说明中国政教关系与西方的差异。此后八章逐一介绍中国历代的政教关系,不仅说明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影响,而且系统介绍历代政府宗教管理政策的利弊得失。最后一章系统研究中国政教关系的历史特点及其宗教管理的经验教训。“政教关系”是一个近代舶来的概念,与中国的历史进程有很大差异。本书的特色在于,力图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国的历史资料,找到中国政教关系的本质属性,建立中国特色的政教关系理论。
-
斯堪的纳维亚的皈依(瑞典)安德斯·温罗特 著,吴芬 译暂缺简介...
-
秦祭祀研究史党社 著《秦祭祀研究》分为“秦人的神灵系统及特点”“赫赫上帝——秦人的上帝祭祀”“宗庙之灵——秦人的祖先祭祀”“祷于山川——秦人的山川祭祀”“引用五行说对秦之影响略探”“秦巫略探”“《山海经》与秦之关系探索”“灵山之巫——兼论血池遗址发现的意义”“秦代祭祀的意义”九章,将地理范围锁定在关中地区,以《山海经》《吕氏春秋》等传世文献为基础,利用出土墓志资料、碑刻资料、地方志中的祠庙志、文集笔记以及民俗学的调查资料,阐述秦祭祀系统融合六国祭祀系统的发展过程,论述秦祭祀系统独特性的同时,阐明秦祭祀系统对汉代的影响。本书通过对秦祭祀体系的研究,阐述秦在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过程中采取的信仰措施,分析正统意识形态向民间社会的渗透,以及中央王朝如何通过制定祭祀政策对各地民间信仰现象进行干预、指导。
-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圣凯 著地论学派历经北魏至隋唐,以洛阳佛教为源头,以邺城、长安为中心,是北朝佛教**影响力的学派。本书突破“南北二道”的叙事模式,通过经典判释、师资“法统”与区域分布重现地论学派的发展史;遵循“五门”的思想架构,借助佛性、心识、修道、缘集、圆融的观念体系梳理敦煌遗书和净影慧远著作,重探地论学派丰富、繁杂的思想体系。地论学派以菩提流支、勒那摩提所译经论为主,经过慧光、道宠等人的弘扬,在洛阳、邺城、长安等中国北方地区,经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末唐初等朝代,成为北方佛学的主要流派,对隋唐宗派佛教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
亚联董与中国徐炳三,张晓宇 编本书内容为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近百年历程(1922~2018)回顾。作者搜集整理了100年来,有关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及其所办的教会大学历史资料等,一、教会大学;二、联董创立;三、经费筹措;四、中心转移;五、重返大陆;六、继往开来等角度,鉴古思今,对历史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为历史史料荟萃及其主题研究,收集者本着客观理性的态度进行搜集整理编写,本书第五部分为改革开放以后亚联董重返中国,涉及亚联董对大陆学界、教界的扶持、帮助与合作。
-
噶当弟子问道录《噶当弟子问道录》编委会 编暂缺简介...
-
第八届灵隐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光泉 编《第八届灵隐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纪念永明延寿法师诞辰1115周年学术研讨会)/灵隐文丛》是“纪念永明延寿大师诞辰111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纳专家学者论文20余篇,对永明延寿法师禅净双修、性相融通、诸宗合流和爱国爱教思想进行研讨。纪念永明延寿法师功德,研讨法师功绩,弘扬法师精神,肯定永明延寿作为杭州灵隐寺宋朝第一代住持,为灵隐寺的中兴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及这一贡献之于灵隐寺乃至中国佛教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国佛教文化。
-
太虚与欧阳竟无佛学思想对比研究丁小平 著太虚和欧阳竟无是近代中国佛教史上具有标志性、代表性的佛学思想家,全面、系统地对比研究太虚与欧阳竟无的佛学思想,有助于理清近代中国佛教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在方向、经验和问题,有助于理解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术现象,探究“怎样的佛教才是真正的佛教?怎样的佛教才能适应‘现代’而继续发展下去?”等问题,进而考察和展望佛教的未来走向,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新文化所需注意的经验和教训,提供有意义的思考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