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金刚经[后秦] 鸠摩罗什,田茂志 注译《金刚经》为国学经典丛书之一,是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1)译出。1卷。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本次所注译底本为鸠摩罗什本。鸠摩罗什所翻译的大乘经论很多,如般若、法华、净名、弥陀等经,智度、中、百、十二门等论,信实而能达意,文笔又优美雅驯,在翻译界被认为是第一流最成功的译品。所以,鸠摩罗什的译典,千百年来受到国人的推崇,得到普遍的弘扬。本次又加以详细的注解和释文,方便初学者学习。本书国学经典的平装本重印17次,本次为国学经典平装本改造升级为精装本,做为精装本后会有较可观的销量。
-
天台佛学散论陈坚 著天台宗是隋代智者大师居天台山时所开创,所以称为天台宗。本宗的教义,主要依《法华经》,所以也称为法华宗,唐代中期传到日本,被尊为天台学。本书系天台学系列丛书丛书之一。书稿收集了山东大学著名学者陈坚教授近十年来研究天台学的论文,对天台宗的义理及其与佛教各宗的关系,作了精辟的阐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较高的学术价值,适于对佛教感觉兴趣的研究者。“天台学”不仅仅是指“天台佛学”,而是涵括了与“天台山”有关的儒道各种学说。
-
黄老道的形成与发展浅野裕一 著本书是日本学者、中国思想史研究大家浅野裕一的代表作,选取道家思想中有力的一派即黄老道作为对象,考察其思想特色及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所谓黄老,在人物上是指黄帝和老 子,在书籍上则是黄帝书和《老子》的合称。黄老道在汉初风靡一时,占据汉帝国中心思想的位置,是中国思想史发展的重要一环。作者对相关材料竭泽而渔,娴熟地运用传世典籍与 马王堆出土帛书等出土文献资料,对于道家思想的起源与演变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同时,对于中国历史进程中秦汉帝国的性质差异以及汉武帝时期政治思想的转变,从思想史的 角度作出了精彩的阐释。
-
灵宝教典卢国龙 编本书是对初唐以前灵宝历史资源的收集整理项目,由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葛仙山镇相关部门发起,特别邀请卢国龙教授及其博士团队参与编纂,旨在挖掘、保护该地区的灵宝传统文化。本书对各种历史资料进行重新整理、点校、辑集,每种书后均以“笺记”的形式介绍其出世年代及版本情况。葛仙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中部的葛仙山镇,地处武夷山北麓,主峰葛仙峰海拔1096.3米,葛仙山景区面积50平方千米,号称“中华灵宝第一山”。本书立足葛仙山,坚持主体性,宣传葛仙山文化,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集学术性与知识性于一体,发掘灵宝学术中有价值的文化精华;研究葛仙山“灵宝”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对于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
阿育王时代变造佛教之史探随佛禅师 著探究佛教的史实,不可只引据、信受某特定学派的史献记载,必需经过多方史献的引据、比对、耙梳、整治。除此以外,若只探知史献,易流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处境,故有必要参究“经律”与“经律演变”,辅以现实佛教的演变史实,这才较能得知“佛教演变的表里关涉”,尽最大程度地接近佛教史实。本书不仅涉及“第一次经律结集”之《七事修多罗》的原说,兼及部派佛教各派传诵之经、律、论、史献的比对研究,同时探明国际学术界尚未研究确认的印度佛教史实。依此研究佛教演变,探明佛教由务实、团结、昌盛转为分裂、质变、衰微,发生其间的转折点与关键原因,目的是为世人重开正确认识佛法及佛教的窗口,并为佛法的显扬及传承开启新机运。
-
翰墨撷英中国碑帖集珍[唐] 刘弘珪 著唐刘弘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卷,书於仪凤元年,一九〇〇年发现於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藏经洞(今第十七号窟),编号为北〇六九〇,现藏於中国国家图书馆。该作品既有唐楷之法度,精详深严,筋脉结密;兼具魏晋之意蕴,风骨俊逸,摇曳多姿。此卷虽为官府写经文书,然在艺术上精妙可赏,臻於平正中和之美。其一,骨气与遒丽相生。既得「枯槎架险」之骨气,又具「芳林落蕊」之遒润,显得俊朗而妍美。其二,迟重与劲疾相参。唐人写经偏向劲疾,而刘氏此卷心闲手敏,飘逸劲利而兼具迟重沉着之韵致,因而不失於流滑轻佻。其三,平正与险绝相协。此卷整体平静冲和,然行间参差,乎正之中寓有奇险之姿,严密之间不乏疏秀之韵,可谓潇洒流落,神采动人。
-
古代宗教管理研究王璐 著暂缺简介...
-
东亚佛学评论刘成有本辑收录十篇文章,来自作者投稿或约稿,研究主题涵盖东亚佛教研究的不同方面,涉及文本考证、义理分析及一篇书评。文本考证部分详细考证了《大乘起信论》的核心观点“三大”的思想渊源;尝试复原了唐本《妙觉塔记》的原貌;重新考察了目前学术界存在争议的《大乘玄论》的作者问题。义理分析部分分别对地论学派内部的壁垒之见及对师承正统的竞争意识,法宝的一乘和判教思想,法藏在判教系统内对诸教种性问题的思考,慧均五种佛性思想的源流,说一切有部在处理随眠、烦恼和缠的复杂关系时体现出的继承经典与确立自说之间的张力,北周武帝与净影慧远之间的辩法缘由等议题展开讨论。书评部分,结合学术界对金石材料的研究,综合评价了伊吹敦《墓志铭所见之初期禅宗》的价值和意义。
-
增壹阿含经学记能海上师 撰《增一阿含经》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记录了佛陀及其弟子在日常生活与修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以及佛陀相应的教示与对治之道,内容涉及佛教的戒律制度及基本教义,是佛教的根本经典之一。
-
敦煌汉文本《大智度论》整理与研究刘显 著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的《大智度论》100卷,为中国佛教的重要论典。存世年代最早的敦煌写本《大智度论》,保存了此书的早期形态,具有多种学术价值,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系统整理研究。本书在全面普查已刊布的敦煌文献的基础上,以敦煌写本《大智度论》为研究对象,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以敦煌写本与传世刻本相证发,将校勘学与传统文字、音韵、训诂的方法相结合,综合采用对校、本校、他校、理校四种校勘方法,首次对500号左右的《大智度论》写卷从解题、字词、句读、注文等方面进行全面整理研究,力求全面展示敦煌写本《大智度论》的原貌,为学界提供一部校勘谨严、内容真实可信的汇校整理本,使这部佛典的学术价值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