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卷下马德,吕义,马德本书所释校敦煌唐草书《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卷下》残卷四卷三种,现分别为敦煌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私人收藏品、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四件写本均首尾俱缺。三种《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卷下》残卷,普光本有传世;义忠本仅在《洪武南藏》中得以保存。《洪武南藏》为明代刻造的三个官版中的最初版本,又名《初刻南藏》。法图本无传世,可能是唐蕃战争期间旅居凉州的长安西明寺僧乘恩的讲稿(乘恩本)。义忠本为抄写本,普光本和乘恩本(疑)为记录稿,且两份记录稿为不同书手所写,三种草书写卷在书法上展示了义忠本的中原风格和普光本、“乘恩本”的河西风格。
-
印度佛教中阿阇世王故事传统研究吴娟 著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部详细探讨印度佛教中阿阇世王故事传统的著作,全面考察了印度佛教现存诸语文献(包括梵语文献、巴利语文献,汉译佛典和藏译佛典)中关于阿阇世王忏悔和救赎的叙事体系,重点梳理了关于拯救阿阇世王的佛教故事传统的发展脉络,翻译和分析了诸种印度佛教文献中所讲述的阿阇世王故事,细致剖析了这些故事中所传达的不同的印度佛教思想、价值观和业报理念。此外,本书还对比考察了印度佛教和耆那教文献中关于阿阇世(亦名库尼卡)的忏悔、被拯救或不被拯救的叙事材料,探索两种宗教处理罪业的不同方式以及对解脱条件的不同理解,由此揭示两种宗教在伦理和拯救观方面的一些根本差异。
-
九色鹿·慧超的旅行唐纳德·洛佩兹大唐玄宗开元九年(721),一位名叫慧超的年轻和尚从唐朝东方的新罗王国出发,开始了历史上最不平凡的旅程。他先来到中国,渡海继续前往今天的越南、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然后走丝绸之路,返回东方,在中国五台山的结束了他充满知识求索与不畏精神的学者一生。本书利用慧超旅行回忆录——《往五天竺国传》中幸存的片段,以及其他的文本和视觉来源,复原出和尚所探索的繁荣的佛教世界。书中介绍了佛教的要素,包括佛教胜地、基本思想、修行制度、艺术作品,以及许多启发佛教朝圣的故事。
-
古刹寻幽马明博这本书以杭州的寺院为题材,演绎出十个人文历史故事。 章以具德和尚重建灵隐寺为背景,描述了明末清初 文人张岱与具德禅师的交游故事。第二章以下天竺及三生石为背景,描述了宋代文学家、杭州知州苏轼与僧人、诗友道源禅师寻访一同三生石的故事。第三章以径山寺为背景,描述了日僧圆尔辨圆(谥号圣一国师)入宋求法,在径山师从无准师范禅师参禅、习茶的故事。第四章以凤林寺为背景,描述了唐代杭州刺史、大诗人白居易与鸟窠禅师之间的故事。第五章以韬光寺为背景,描述了明代文人、佛门居士袁宏道来韬光寺参访的故事;同时,也介绍了唐代诗人、杭州刺史白居易与住持韬光寺的蜀地名僧韬光禅师之间的交往。第六章以上天竺为背景,描述了一代文豪苏轼与上天竺住持、高僧辩才元净的交往故事。第七章以永福寺为背景,描述了明末清初时琴人程雄与东皋心越禅师的交往故事。第八章以净慈寺为背景,描述了北宋年间苏轼任杭州知州时与净慈寺僧大通善本禅师及茶僧处谦的交往故事。第九章以护国仁王寺为背景,描述了心地觉心师从无门慧开禅师习禅,在寺中学习尺八的故事。第十章以元代中峰明本禅师住持狮子禅院为背景,描述了当时的名士赵孟、冯子振入山参访的故事。
-
基督教文化学刊 第47辑.2022年春超越历史的见证杨慧林本书主题为“ 历史的见证”,设有理论与经典读解、基督教思想家研究、基督教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国文化与基督教对话以及学术动态与研究综述等专栏,力图为 外以及教俗两界的学者提供一片开放的园地。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性,可供相关人士参阅。
-
世界宗教评论第四辑张志刚,金勋暂缺简介...
-
宗教研究总第15期张风雷暂缺简介...
-
楚山绍琦禅师语录张勇 校注楚山绍琦一度出蜀弘化,名震江南,但由于其悟道、得衣乃至于后归宿皆在僻处内陆的四川,故而在其逝后,影响力日渐缩小。现当代的一些佛教史甚至禅宗史著作,也基本忽略了他的存在。其实,楚山绍琦在中国禅宗史上,在湖北、浙江、安徽和四川等地区颇有影响。《楚山绍琦禅师语录》是海内外孤本,值得加以整理,以供佛学界和学术界参考。
-
大众庄学胡文臻,潘晨光,郭飚庄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主义的主要初创者,其哲学观点早于西方哲学200多年,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辩证法系统核心内容建设者之一。庄子提出的“人与自然”的应用哲学关系表现为批判精神;“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价值重塑、应用实践;“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守弱贵柔与智慧辩证。本书以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庄学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思想和畅、通俗易懂,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精神,再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
楚地出土日书三种分类集释晏昌贵 著本书将楚地所出湖北江陵九店楚简《日书》、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和随州孔家坡汉简《日书》三种日书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汇集,讨论日书的篇题与分篇、日书的文本结构和日书的流传等情况,在把握各《日书》总体情况的基础之上,收集整理已有的研究成果,附注在各篇章之下,间参己意,首创日书分类集释,便于比较在同一个区域之内(今湖北省)出土的楚、秦、汉三个不同时代的日书的异同,观察日书在流传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变异性。同时搜罗汇集与上述三种日书相同或相似的其他日书资料,是日书资料的集大成之作,方便学者参考利用,为相关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