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印度六派哲学木村泰贤本书是了解和研究古典印度思想必须常置案头的一部经典著作。本书涉及的六派哲学指前弥曼差派、吠檀多派、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和正理派。六派哲学与佛教大约同时,最早的始于佛陀出世前三百年,一路发展到佛辞世后约二百年。本书对六派各家的经典和主张条分缕析,做了清晰的系统陈述。本书尤为可贵者,在于廓清六派哲学与吠陀古典传统思想及与佛教间的错综关系。
-
基督教与儒家田薇本书以基督教和儒家为研究对象,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将二者作为两种“范型”纳入“宗教 性生存伦理”的框架内,视为“同”一种宗教性生存伦理,又具有各自“不同”的思路和模式。“宗 教性生存伦理”的观念指向以**性为根据、以**性为取向的人类普遍性本源性的价值生存 秩序。以此为观念视阈,本书立足于基督教《圣经》及其现代神学的发展,依据儒家“四书”兼及 其他思想文本,重新阐释了一系列基本而重要的话题: 基督教的上帝观和儒家的天命观、基督教 的罪性论和儒家的善性论、基督教的他力救赎论和儒家的自力修养论、基督教的神爱观和儒家 的仁爱观、基督教的永生盼望和儒家的不朽追求。
-
《十七条协议》与有关西藏历史问题研究郑堆 主编暂缺简介...
-
殊途同归王群韬自宋明以降,中国宗教思想界除了存在“三教并立”的一般格局之外,也流行“三教合一”的神学和实践。然而传统的宗教学研究,多重视宗教义理研究,而对宗教实践的层面关注不多。在“三教合一”这一重要的宗教现象中,来自实践层面的研究是有极高价值的。我国华北地区至今仍保留着不少“三教庙”,就学术研究而言,这些三教庙提供了一个和教义上的“三教合一”相配合的祭祀实例。信徒们以“合庙”的香火实践了“合一”的教义,表明中国宗教一直在践行一种“合”的教义。本书即选取明清时期山西泽州地区的三教合祀庙宇为考察对象,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记载,对这类庙宇的区域分布、基本类型、规制格局、修建群体以及相关祭祀活动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并寻绎其扎根的地方社会结构与文化习俗的深厚土壤。这种从民间信仰出发的观察和研究,更容易接近中国宗教的本质,同时也更能反映出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多元兼容”、“和谐共生”的特质。
-
论知识摩西·迈蒙尼德《论知识》是迈蒙尼德编修的犹太法典《律法再述》14篇中的首篇,其内容包括关于律法之根基的律法、关于德性的律法、关于律法学习的律法、关于星辰及偶像崇拜的律法、关于忏悔的律法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之下又列出数量不等的多条诫命。迈蒙尼德认为他在《论知识》中囊括了先知摩西所教导的构成信仰根基的诫命及原理,而所有这些内容是一个人理解和履行律法必须首先明了的知识。迈蒙尼德通过分类梳理并阐释全部诫命,为犹太民众提供了一部“全面的律法书”和系统简明的律法教本,他们可以按照主题目录在其中找寻各诫命的适用规则,而不必淹没于芜杂的《塔木德》律法辩论之中。
-
大乘起信论略述马德,吕义,姚志薇本书所释校敦煌唐草书《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上以英藏斯二四三六为底本,以法藏伯二一四一背为校本;卷下以法藏伯二〇五一为底本,以斯〇一二五为校本。卷上三二七行以下至卷下,见于《大乘起信论广释》卷三、卷四、卷五,用作参校本。敦煌唐草书《大乘起信论略述》为昙旷对佛教经典的注疏、解释,大多为孤本,也无传世资料作为印证,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所体现的思想与时代特色是研究禅宗与法相宗、华严宗等唐代佛教宗派传播史、汉地佛教与藏地佛教交流史的重要材料。在内容上,《大乘起信论略述》与《大乘起信论广释》相互印证,正可对读。
-
佛教史六讲王邦维佛教是当今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本书力图用尽量明白易懂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对佛教从产生到现在,前后二千多年的历史做一简要但较为全面的叙述。本书的关注重点是佛教产生以来至传播到亚洲各国的早期时段,从佛教的创立开始讲起,特别注重部派佛教时期的分化。同时本书兼顾中国历史,着重讨论了以及对中国影响至深的大乘佛教的产生,以及以中国为中转站,佛教在东亚其他地区的流传。在讲述历史的同时,本书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早期佛教的义理。
-
论犹太教马丁·布伯本书收录布伯在40年间先后发表的12篇演讲,分为“早期演讲(1909-1918)”和“晚期演讲(1939-1951)”两个部分。所有文章都围绕着“复兴犹太教”这一中心思想,通过对传统犹太教进行反思和批判,提出了他所主张的犹太教的3项“真正任务”:显示人与上帝之间的对话关系;确立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的统一;使我们与万物的关系变得神圣和圣洁。最终,布伯揭示出犹太教的本质是一种“宗教实在”。
-
基督教文化学刊 第47辑.2022年春超越历史的见证杨慧林本书主题为“ 历史的见证”,设有理论与经典读解、基督教思想家研究、基督教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国文化与基督教对话以及学术动态与研究综述等专栏,力图为 外以及教俗两界的学者提供一片开放的园地。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性,可供相关人士参阅。
-
楚山绍琦禅师语录张勇 校注楚山绍琦一度出蜀弘化,名震江南,但由于其悟道、得衣乃至于后归宿皆在僻处内陆的四川,故而在其逝后,影响力日渐缩小。现当代的一些佛教史甚至禅宗史著作,也基本忽略了他的存在。其实,楚山绍琦在中国禅宗史上,在湖北、浙江、安徽和四川等地区颇有影响。《楚山绍琦禅师语录》是海内外孤本,值得加以整理,以供佛学界和学术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