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中国传统佛菩萨画像大典释心德 编《中国传统佛菩萨画像系列——诸佛菩萨圣象大典》全五册。收录了作者释心德所绘制的中国传统佛菩萨画像约一千幅。对于研究和学习佛教绘画艺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释心德毕业于中国佛学院,专攻佛菩萨画像艺术创作。
-
纪念十世班禅大师圆寂30周年论文集公保扎西 编本书从2019年1月28日青海省召开的纪念十世班禅大师圆寂30周年研讨会上提交的纪念文章中遴选了二十多篇文章,内容主要是回顾十世班禅大师爱国爱教的一生经历,学习他光明磊落、爱憎分明、一生为民谋利益的光辉形象和高尚品格,学习他毕生为西藏及涉藏工作重点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以及和谐稳定而奋斗的光辉形象,进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新时代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不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努力奋斗。
-
观世音菩萨三十三法相郁生宏 绘《观世音菩萨三十三法相》一书是一本三十三观音的绘画集。中国历代以来多有艺术家作观音菩萨造像,如唐之阎立本、吴道子,宋之牧溪,明之丁云鹏,清之丁观鹏、金农,以及近代徐悲鸿、张大千等,都曾创作了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观世音菩萨造像,成为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稀世珍品。本书作者用现代理念绘画观世音菩萨。三十三观音是依据经典记载观世音菩萨化身救度的理论和事迹逐步演化而来。郁生宏先生所绘的“三十三观音”图,采用朱砂丹绘,仅仅作线条勾勒而不另外着色,简洁明快,要而不繁。如此寥寥数笔之勾勒,便将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宛然呈现。这三十三幅观音画像中每个观音菩萨的面容都各不相同,神态各异,画风也有区别。
-
雪域经轮尕藏加 著“人文西藏”丛书旨在通过新手法、新视角,点面结合,立体呈现,讲好中国西藏故事。全套丛书分为两辑:一是“西藏风情”系列:包括《雪域经轮——西藏宗教考释》《藏地风土——西藏民俗趣谈》《物华天宝——西藏艺术掠影》《高原华章——西藏文学撷英》《流年乾坤——西藏历史述略》,全方位描绘西藏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风貌,向国内外读者展示西藏魅力和时代亮色;二是“西藏历史文化名人”系列:包括《松赞干布》《元朝首任帝师八思巴》《九世班禅传》《首席代表阿沛·阿旺晋美》,通过西藏历史人物形象侧面反映西藏社会的演进和转折,让历史人物走进新的历史方位。 千百年来,生活在西藏雪域高原的先民,在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中,孕育了具有浓郁高原特色的精神世界。西藏宗教产生、衍化和流布,呈现了宗教文化品性与世俗文化特征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
巴渝见在佛教碑题辑录杨梅 编《巴渝见在佛教碑文辑录》一书对重庆市辖区内从隋朝到现代见在的佛教碑石(木、金),包括佛寺碑记、墓塔记、造(妆)像记、文人题刻游记等进行点校、整理,并对碑题出处、碑址、撰者、撰写年代及佛寺略历作了简要的考证与说明,共整理佛教碑题558则,碑文搜集,以实地察勘、拓本采集爲主,辅以历代方志、金石志、考古报告及其他史料。凡录碑文以实物、拓片爲准。若实物、拓片字迹漫漶,碑文又著录于纸质文献者,力求广求众本,相互比勘,择善而从。比较彻底地清点了重庆市辖区的佛教碑刻文献,理清了当地佛教文化的发展状况,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黑水城汉文藏外佛教文献若干问题研究宋坤 著本书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西夏学文库”之一,主要以黑水城出土汉文藏外佛教文献为中心,对宋、夏、金时期民间佛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全书主体内容包括:黑水城出土汉文藏外佛教文献整体概述及价值分析、西夏汉文藏外佛教文献缀合复原与拟题考辨、《佛说寿生经》与民间受生信仰问题研究、《慈觉禅师劝化集》与宗赜生平及其佛教伦理思想研究、《建置曼挐罗真言集》与民间密教信仰研究等五个方面。
-
菩提达摩、慧可、僧璨禅法录校 著,黄夏年,杨曾文 编,法缘 校《菩提达摩、慧可、僧璨禅法录》以中国禅宗初创期的祖师禅法思想为研究对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正编”,是对菩提达摩、慧可、僧璨禅法语录的校刊,收录了菩提达摩《二入四行论》、慧可与向居士的信、僧璨的《信心铭》。第二部分“附编一”,是达摩、慧可、僧璨相关传记资料的校刊,将中国佛教史书及碑铭中所在最有影响的达摩、慧可、僧璨传记汇集载录,如《续高僧传》《楞伽师资记》《传法宝纪》《历代法宝记》《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中的相关内容等。第三部分“附编二”,是关于达摩、慧可、僧璨生平事迹与禅法思想的研究论文,包括《达摩的思想》《二祖慧可邺城行迹考》《三祖僧璨生平事迹及其禅法思想》等,是作者zui xin学术研究的成果体现。本书全面地反映了初创期的禅宗思想。
-
折疑梵刹志[清] 释悟明 著,闫文献,姜巧玲,项晓宁 编作者为金陵大报恩寺僧人,从嘉庆九年到十二年冬,据亲目所见,广搜博考,历时四年撰写而成。作者释悟明细加考订,厘清史实,对报恩寺在前朝及当时的各项田产、殿阁、名人题诗文、藏经、规章等等作详细查考与记载,于嘉庆九年(1804年)至十二年(1807年)间,广收博采而成此志,汇为八卷。今缺第五、第七卷。它较民国时的张惠衣《金陵大报恩寺塔志》早130年,当时寺塔尚未毁,而篇幅为其数倍,许多方面的记载也更为翔实,且为张书采摭书目中所未有。现存诸卷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而且对于现代南京金陵大报恩寺的重建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是南京的珍稀文献,值得重视、研究。
-
金陵大报恩寺塔志张惠衣 著,闫文献,姜巧玲,项晓宁 编《金陵大报恩寺塔志(精)》系浙江海宁人张惠衣辑,分为记载、古迹、梵宇、联额、碑记、寺僧、集文、集诗、杂缀、大事记、补遗等卷,卷首附图十张。该志网罗古今中外有关南京大报恩寺塔的各类资料,内容涉及大报恩寺塔的历史沿革、建筑规模、高僧大德、文章诗词、奇闻异事等,是研究、重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大报恩寺塔最为全面、翔实的参考资料。本次出版,邀请国内著名明清宗教史学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何孝荣教授点校,订正了原本及前人校本中的种种谬误,代表了目前研究整理该志的**水准。
-
普陀学刊会闲 编《普陀学刊》为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组织的以佛学研究为主体的专业性学术论文汇编,内容涉及佛教教理研究、佛教历史考辨、佛教艺术研究、佛教人物研究等。《普陀学刊》第十二辑共收入如下论文九篇:《观音信仰初传吐蕃》《阿含经之外道异见综述》《佛说水沫所漂经之研究》《早期中国佛教的文化共同体研究》《摄心为戒——永明延寿大师的戒律观》《追慕与超越》《论佛道——佛教初传中土时期的文化《接入与仪式建构》《山西与中国古代的出版印刷》《莲华譬喻与出世间的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