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美学审美幻象研究王杰 著本书提出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一种构想。作者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角度来探讨现代美学问题,在社会关系中历史地考察审美幻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分析了它的积极作用和衰变根源,努力超越西方现代自律性美学的偏颇,也不同于国内的某些探讨。本书把审美幻象问题作为现代美学问题的核心分别从审美需要、审美变形、审美交流三个方面,对审美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文化机制和价值指向进行了历史的研究。作者比较广泛地研究并吸收了人类文化学、心理学、符号学、交流理论以及价值论的有益成果,力图在此基础上思考当代艺术和文化所提出的美学问题,并尝试作出理论上的表述,使本书所阐述的美学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
简明美学原理王怀通主编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辩证统一是不可或缺的科学思维的方法,因而也是美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历史的东西是指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的东西是指历史过程在逻辑思维形式中的反映,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不仅是社会科学,也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美学和文学艺术的论述大多是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相结合的产物。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美学研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注重收集和研究历史的或现实的美学现象和艺术现象,在大量的事实中找出规律和结论,从而指导审美实践和艺术创作。
-
孟子(战国)孟轲撰;张文修编著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城市),大约生于公元前三八五年前后,卒于公元前三00年前后。孟子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思想,成为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在封建社会中,孟子被推崇为仅次于孔子的第二位圣人,号称“亚圣”。《孟子》一书是研究孟子思想最直接、最可靠的材料。从汉代开始,研究《孟子》、为之注疏者,代不乏人,尤其是宋神宗熙宁年间《孟子》被尊奉为经书之后,注疏者更是日见其众。在数以千计的《孟子》研究著作中,受到人们一致赞誉的主要有三种,即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和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另外,宋孙爽的《孟子注疏》和清代宋翔凤的《孟子赵注补正》也是较有影响的注本。
-
心理学李宏翰本书是为高等师范院校编写的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它也可以作为各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的学员或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参考用书。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一门基础课。师范生学好这门课有助于了解自己将来工作的对象和参照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更好地领会其他教育学科的内容,并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进行自我教育。本书根据高师的培养目标、心理学分支的发展状况、国内外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的趋势,在体系上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综合介绍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卫生、社会心理学。在内容上力求吸取国内外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新信息,反映当代心理科学的新进展,深入浅出地阐述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
当代西方思潮词典王淼洋,张华金主编《当代西方思潮词》可以说是国内第一部全方位介绍当代西方思想的中型词典,选收词目1200条。具体反映了欧、美等国(包括日本)思想界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出现的重要理论、思想观点、著作、人物、术语,其中有不少词目和材料在已出的其他工具书中是难以找到的。它主要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了解和研究当代西方思想时查考之用。《当代西方思潮词典》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王淼洋、张华金两位研究员担任主编,谢宗范、贺善侃、赵永峰担任副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纺织大学等单位的20位专家、学者参与撰写。力图通过条目的释文介绍,提供有关当代西方思想的基础性资料,较为迅速地反映当代西方思想界新的研究成果、不同的看法及新的动向,以服务于当代中国正在深入发展的改革开放事业,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
西方哲学简明教程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外哲学教研室编著片断:哲学与宗教息息相关。起始阶段哲学与宗教并不对立,哲学是从原始宗教中产生和发展的。原始宗教中关于宇宙的起源、灵魂不灭以及诸神之间的斗争等神话传说,也是哲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哲学离不开科学。西亚两河流域在天文和数学方面取得辉煌成就,在建筑、医术、航海、纺织等手工业方面也占先进地位,埃及的天文学、几何学和手工业也很发达。希腊人不仅接受了这些科学成果,而且不受这些具体知识的局限,他们在这些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为什么”这个抽象的和一般的哲学问题,开始用抽象的概念、推理和论证来说明世界,从而创造了哲学。哲学是人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过,哲学创立之初,它与宗教和科学的关系还很不明确,彼此间相互纠缠、相互补充,没有严格的分类和界限。哲学与科学的分离直至亚里士多德时代才确定下来,与宗教的分离直至近代哲学才完全实现。哲学是人的积极思维活动的产物。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他不仅不满足于认识周围已经存在的一切,探究它们为什么存在、如何存在、它们由何而来和本质是什么这些抽象的问题,还希望用概念和推理来回答这些问题,达到一般性的认识。哲学就是人的这种创造性劳动和高级思维活动的积极成果。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罗马哲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一、早期希腊哲学(公元前7—前6世纪),主要有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和早期原子论派。二、智者、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公元前5—前4世纪)。三、亚里士多德哲学(公元前4世纪)。二、三两个阶段通常被称为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哲学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完善和丰富多彩,是整个西方哲学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四、晚期希腊和罗马哲学(公元前4世纪—公元5世纪),有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的原子论派,新柏拉图主义,斯多阿派,以及种种怀疑主义,折衷主义和神秘主义流派。随着古罗马帝国的灭亡,中世纪哲学取代了古希腊罗马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基本围绕下述三个基本问题展开:一、万物的本原;二、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三、灵魂能否不朽和伦理社会问题。这三个基本问题分别涉及到存在与思维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以及人是什么等。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发展,具有如下特征:(1)在哲学的童年时代,精神与物质的界限和对立还是不明确的。对哲学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将经历漫长而复杂的演化过程。因此我们不能把那时的哲学争论简单地看作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斗争。(2)对宇宙万物运动与静止关系的探讨,孕育了人类最初的素朴辩证思维。但当时的总体思维水平还停留在直观表象的基础上,理论思维和概念推理还没有成为运用自如的方法。(3)对灵魂的本质的追问是从自然哲学开始的,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这一问题逐步成为一个伦理、宗教问题。而由于当时对人的问题的研究只是作为自然问题的延伸,所以古代哲学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人的主体性问题。(4)对一般和个别问题的关注与研究,推进了人类逻辑思维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5)古希腊罗马哲学是奴隶主阶级的世界观,也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平民阶级的政治愿望,但并不代表奴隶阶级。它反映并推进了西欧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本书前言前言本书是对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简明概述,适用于干部教学并兼作自修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教学参考书和青年人的兴趣读物。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以多年校内教学的实践经验为依据,并参阅了国内外有关教材和专著,吸取了其中一些观点和资料,力求准确、系统、通俗、扼要地反映本学科的基本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本书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外哲学教研室集体编写。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张慎;第二章——————————巴发中;第三章——————————丁冬红;第四章——————————孙鼎国;第五章——————————周贵莲;第六章第一、二节—————周贵莲,第三节—————————孙鼎国,第四节—————————巴发中;第七章————————岳长龄。全书由丁冬红、巴发中、孙鼎国、周贵莲统稿,最后由丁冬红通读了全部书稿。蒋永福参加了前期的组织工作。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外哲学教研室1995年6月
-
现象学运动(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Herbert Spiegelberg)著;王炳文,张金言译暂缺简介...
-
加缪张容著第一章 地中海的儿子第二章 荒诞的时代第三章 反抗的时代第四章 回归之路
-
贺麟评传王思隽,李肃东著贺麟(1902-1992),字自昭,四川金堂人,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对现代中国的学术思想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不可低估的重要贡献。因此,对贺麟加以评传,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不惟能使人们较全面、较完整地了解其人其学,而且可以进一步认识现代中国学术思想演进的脉络和趋势,总结蕴含在其中的历史的经验教训,以继往开来地推进和拓展当代中国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的学术思想研究。本书追踪考察了贺麟一生的学术生涯和心路历程,对其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着力进行深发掘和准确评析,旨在如实展现其纵横现代中国六十余年的重大学术建树,并揭示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立论新颖,持论公允,材料丰富,理明辞达,为近年来贺麟研究的鲜有佳著。
-
颜氏家训全译(北齐)颜之推著;程小铭译注中华人民共和国1991年-1995年出版规划重点项目。本书原文沿用了王利器的《颜氏家训集解》,并包括注释和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