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生命的大智慧-老子余培林编撰《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分别附上了原典或原典精华,不只是强调原典的不可或废,更在于牵引有心的读者,循序渐进,自浅而深。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楚国人,曾为周政府守藏史官,孔子曾向其问礼。 现在通行的《老子》,都分为上下篇,上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下篇第一句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此后人取上篇的“道”字和下篇的“德”字,合称为“道德经”。老子思想教人柔弱,就能谦下不争,就能无私无我,一切依循自然;弃华取实,就能反省内观,最后返朴归真。
-
儒者的良心-孟子林镇国编撰这里选的书,您一辈子总要读它一遍,不管您是在十岁,或在三十岁,或在七十岁!一个最低限度的中国文化阅读书目。从浩浩古籍旧藏里,选择六十部经典,首次以轻松快读的形式,全面演绎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风格面貌。台湾著名国学权威以二十一世纪里,带你走进“没有围墙的中国文化博物馆”
-
人性的批判-荀子陈修武编撰这一整部分,都是要给广大的读者看的,当然在写作的时候要适合广大的读。这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我认为并不这么简单。一方面,什么是大众化水准?一方面,应不应该仅就着平常所谓的大众化水准来写?本书第一部分讨论到荀子其人与其书的问题。其中一些教科书式的介绍是最不重要的,你大概真的可以一看就懂了。但是,你必须好好留意我写韩非、李斯的那两个段和写孔子的那一大段。这三个人被我们近人人误解,曲解得很厉害。韩非的学术思想、李斯的行政行为,明明是罪恶的根源,偏被人解释成人群集体生活中光明峻伟之真理的所在;孔的教训,明明是人群集体生活与个人精神生活光明峻伟之真理的所在,却偏被人解释成罪恶的根源或是俗不可耐令人讨厌的说教。近代人的贪浅好怪,从这三个人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了。本书第二部分标题为“荀子的真形象”,是我籍一个宣传名词而定的。近代人除了贪浅好怪这外,还有一个绝大的毛病就是“趋新”。政治上什么“创造国家新形象”,学术上什么“新论”、“新说”都是以这种毛病为病根的病象。我们应知“新”是个时间进展中形成的概念,今天是“新”的,明天就“旧”了。再说,能“新”到什么程度?真是前所未有吗?突然间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在第一部分中,你应该注意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性善、性恶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恼人的学术问题,也是一个决定你、我与所有人生死祸福的最根本的问题。你既没有资格小看它,你也没有资格推给“学术”还管它。你可以不管它,它却非管你不可。一个人的眼睛在这地方是不能亮一点的。第二个是韩非、李斯的罪恶问题。有人说历史不可重演。这完会是一句假话。历史是绝对可以反复重演的,只是演员不同,故事不同而已。第三个是《荀子》学术真价值之所在的问题。在这方面,我绝不是像古人作八股文章时“护题”一样,非要自己的题目说得十全十美不可。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天论篇”的疏解。天论,实在是《荀子》三十二篇之中最精彩的几篇文章之一。如果仅就“精彩”而论,说它是最精彩的一篇也不算过分。我是一句一句予以阐释说明的。全文四万多字,随着《荀子》原文的发展,我把他牵涉到的问题一个一个地疏解给你听。他的问题到今天还是很“新”的。正因为他的文章与问题都很精彩,我的疏解有时也甚不庸俗。可读性颇高。第四部分是除天论篇以外《荀子》其他各重要篇章的大义述评。我共写了二十一篇。
-
淮南子(汉)刘安等原著;吕凯编撰《淮南子》这部书,是一部杂家的著作。杂家的著作。最重议会,他们的议论博引多家,所以称为杂家。最重议论,他们的议论博引多家,所以称为杂家。《淮家子》就是这样性质的一部书。这部书虽然是古说并陈的杂家著作,但是也有它的宗旨。《淮南子》大抵以道家为归,立意近于《老子》。其中所谈的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和出入守常方面,都非常的精辟。而寓言讽世,亦很有趣味。像《俶真训》里,就有这样的记载:“梦中变为飞鸟,而飞翔于天空;梦中变成游鱼,而潜入了渊中。当他在梦中的时候,他根本不知道他在做梦。等他醒来的时候,他才知道他在做梦。现在一定要有大的觉醒,然后才能够知道,现在正是在大梦之中呢。”像这样有趣味的话和富丽的文章,在《淮南子》里,比比皆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这部书叫做“鸿烈”,鸿是大的意思,烈是明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大明道的意思。
-
辩证法故乡的哲学新葩余源培,夏耕著“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名哲学家、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阿尔都塞认为:“列宁在他《哲学笔记》里铪我们留下的一些段落是辩证法的素描。毛泽东1937年在他伺中国党内教条主义倾向作斗争时写下的《矛盾论》这篇重要文章又进一步作了发挥。“①南斯拉夫学者普·弗兰尼茨基在他1961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史》中,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在《实践论》《矛盾论》中,“卓越的辩证法家,无与伦比的革命实践家和战略家的思想是明显的。”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给人留下的理论魅力,他在阐发对立统一规律时所表现出来的理论独创精神,是这部著作超越国界,走向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原因。
-
主体性的黄昏(美)弗莱德·R.多尔迈(Fred R.Dallmayr)著;万俊人等译介绍了现代西方哲学主体性观念的历史发生、发展和衰退,及其作者的“批判性后现象学”或“实践本体论”的立意、思路和方式,乃至这种新型哲学理论的框架。
-
纯粹现象学通论〔德〕胡塞尔 著,李幼蒸 译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在胡塞尔本人的大量著作中占有首要的地位。胡塞尔现象学的主要部分是先验现象学,《纯粹现象学通论(精)》则为先验现象学的奠基之作。《纯粹现象学通论(精)》作为纯粹现象学的导论,实际 相当于先验现象学的一个“基础”。这本书原是胡塞尔计划三卷一套的系统著作的第一卷,也是三卷中唯一在他生前发表的一卷。但从实质上看,本卷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说是一部完整之作。
-
中国当代理学大师马一浮毕养赛主编;马一浮研究所编本书分三部分:一、马一浮先生原著例选;二、当代学者对马老的思想、诗作、书法、评述;三、马老学生、好友回忆文章。书后附传略。
-
王阳明全集(明)王守仁著;吴光等编校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其学上承孟子,中继陆九渊,而形成为风靡时代中后期并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阳明心学。其学说不仅对我国明、清现代以至近现代的儒学有较大影响,而且波及日本、朝鲜等国,成为东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天,正确评述王阳明学说,是中国思想史和中国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新版《王阳明全集》经过认真校勘整理,为海内外学术界深入研究 阳明学提供方便。《王阳明全集(套装上下册)》全集以明隆庆刻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标点,参校多种版本,酌出校记。编校者还搜辑未刊入隆庆本的阳明语录、诗文和有关阳明著作之序、跋、题辞等,其中有日本学者提供的在国内已很难见到的阳明佚文、佚诗等资料,尤为珍贵,使本书成为收辑王阳明著作最完备的版本。
-
马克思的哲学历程张奎良著本书以马克思晚年思想为核心,系统论述马克思哲学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