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孟子注疏(东汉)赵岐 注,(北宋)孙奭 疏,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孟子注疏》题名孙奭疏,相传是孙奭为赵岐《孟子章句》所作的疏。其体例大致符合通行之经疏样式,对经文及注文进行疏证,以通俗串讲为主。说解虽有疏误,但大致通达,亦不乏精善之见。后收入《十三经注疏》,在孟学史上有相当的影响。关于此书之作者,南宋朱熹最早提出质疑,认为是邵武士人假作,清代学者赵佑、周广业以及四库馆臣等皆有进一步的考辨。现通常认为该书为伪托孙奭之作。该书现存最早版本是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元明递修本,半页八行,即世称八行本或越州本者。八行本具有重要的版本学价值,本次校点,即以影印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元明递修本为底本,校以嘉庆二十一年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并参校了《续古逸丛书》影印宋椠大字本《孟子》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此为首次使用八行本作为底本整理出版《孟子注疏》。
-
夜(英)杰森·巴克·莫哈格 著本书连接了不同文化中关于夜的错综复杂的经验,通过古老仪式、中世纪故事、现代哲学和未来主义的图像等多个方面,探讨夜晚及人类对夜晚的体验,透过活跃于夜间的人,介绍了迷人的、不同维度的夜与时间、空间、恐惧、欲望、死亡等概念间的哲学联系。夜展示这些经验,同时又 它们。跟随夜行者的旅程是一场丰饶的文化盛宴,扑面而来的丰富体验冲击不断,并体现夜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
桴亭先生文集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陆世仪 撰,赵友林 校点《桴亭先生文集》是明末清初理学家陆世仪的文集。陆氏文集历史上曾多次编集刊刻。目前所见最早的刻本为康熙五十三年(1714)张伯行正谊堂刊《陆桴亭先生文集》五卷。后太仓叶裕仁抄得张刻不全本,又多方?L辑,编次为《文钞》。同治九年(1870),合肥蒯德模选录叶抄,刻于太仓安道书院,计《文钞》六卷、《续抄》一卷。光绪九年(1883),津河广仁堂翻刻正谊堂本。光绪二十五年,太仓唐受祺刻《陆桴亭先生遗书》,收书二十余种,其中《文集》部分,参考正谊堂本、安道书院本以及《娄水文征》、太仓旧《志》等,编次为《桴亭先生文集》六卷。需要说明的是,正谊堂本中原有的书信九篇,唐受祺另编为《论学酬答》单行;安道书院本《续抄》部分被编入《四书讲义辑存》,《文集》中不再收录。后太仓王保?w得叶裕仁原钞本,中有《文钞》未选及选而未刻者34篇。民国十六年(1927),唐受祺之子唐文治得此佚文,刻为《集外文》一卷。《文集》内容,包括讲义一卷、书信一卷、序两卷、杂著两卷,《集外文》则序箴像赞皆有,文体较杂。除各种专著之外,《文集》对桴亭各体文字做了较为集中的收录,对于了解桴亭的学问、交游颇有帮助。此次整理,以光绪《遗书》本《桴亭先生文集》为底本,正谊堂本为校本,并将《集外文》作为附录。
-
传统哲学中的人道与德性李大华.
-
数字资本主义建构逻辑的批判与超越王海稳,马晓媚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字媒介的变革,全球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数字资本主义阶段,孕育了新的数字文明,也衍生出数字化现代性之殇。本书基于数字资本主义的资本生产逻辑、技术应用逻辑、政治权力逻辑、意识形态逻辑、社会治理逻辑五个方面批判性分析了数字资本主义的建构逻辑,进而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方法和立场提出数字资本主义的超越构想和全人类数字化生存的设想。
-
冲突的勇气[加]杰森·盖迪斯害怕冲突是人之常情,为了避免冲突,我们常常忍气吞声,委屈讨好对方,或把自己封闭起来。但回避冲突不仅换不来和谐的人际关系,还会在自己的内心发动战争,让自己置身于尴尬、愤怒、委屈、恐惧、后悔的狂轰滥炸中。因此,我们需要敢于直面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冲突。在本书中,作者将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和人际动力学等学科编织在一起,通过生活化的案例、亲身经验以及各种行之有效的工具,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在不委屈、不内耗的情况下,解决因意见不合、童年投射、安全感缺失、价值观差异以及内心积怨带来的冲突,拥有更亲密、更有意义的关系。
-
国家哲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邹诗鹏近年来,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方兴未艾,成果丰硕,但检视相关成果,多是从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政治学以及文化传播等学科或视角,哲学方面的研究则多限于中国哲学以及伦理学。本著则是从国家哲学高度论证中华民族共同体,论证中华民族何以是与美利坚民族、德意志民族、法兰西民族、不列颠民族、俄罗斯民族、意大利民族等相并立的,具有国家民族及其精神集聚与象征意义的概念,实际上完成了中华民族概念的哲学论证。这里的国家哲学,即霍布斯的《利维坦》以及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从国家法以及国家精神展开的国家哲学,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要求有相应的国家哲学,本著作则是侧重于从国家民族方面展开国家哲学。著作揭示国家精神何以是全球国家体系以及人类社会能够免除无政府状态的基本价值。著作揭示国家精神对国家民族精神的包容,提出应超越族群以及单一的民族国家视角,确立国家精神及其认同。著述没有仅仅限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而是通过从国家民族一般具体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传统尤其是现代转变,并将这一转变置于人类国家民族系统中进行比较及综合性的考查。
-
哲学导论程志华全书共六章,分别阐述了六个问题:第一章:哲学是什么;第二章:本体论;第三章:宇宙论;第四章:知识论;第五章:道德论;第六章:美论。本书所选择的六个问题均为哲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基础问题,凸显的是哲学的“问题意识”“起源”“基本观点”,力争从基础角度阐明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本身的特质,从而突出“导论”的根据性和目的性。 本书采用“内在诠释”方法。就中国哲学研究来看,通常采用两种“诠释理路”:一是“外在诠释”,即“即存在论本质”,将概念、理论“还原”为“存在”,进而从“存在”中寻求概念、理论的最终根据。二是“内在诠释”,即“即本质论本质”,重点梳理和疏解概念与概念、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嬗变和发展。
-
拉康的父亲理论探幽黄作本书探讨20世纪法国思想大师拉康的父亲理论。“父亲的姓名”研讨班是拉康主持的研讨班里极其特殊的一个,国内鲜见学者做此专题研究。作者立足于大量法文原始资料,详尽分析了拉康的新父亲理论在何种意义上区别且超越了弗洛伊德作为法则的父亲理论,旨在阐明拉康借助20世纪结构语言学新工具取得这一成就的路径与方式。具体来说,作者通过历时的向度和共时的维度展开分析,认为拉康的父亲理论可以归结为其“父亲的姓名”理论;随后从“父亲的姓名”的“因逾期而丧失权利”这一反例论证了“父亲的姓名”的至关重要性,又利用专名的无意义性和否定性特征以及上帝之名的匿名性特征阐明了“父亲的姓名”另类的基础性;最后对拉康后期的父亲理论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本书史料扎实,条理清晰,兼具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为拉康思想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借鉴,也为更好地把握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内在逻辑提供思想奠基和学理支持。
-
中德文化空间与凯泽林感性哲学的形成董琳璐本书系“文化中国:传承与汇通”丛书之一,作者选择德国思想家赫尔曼·凯泽林及其世界旅行、感性哲学观作为研究对象,以侨易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重点考察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作者认为,凯泽林的感性哲学观赋予了中国知识一定的主体地位,且进一步培育了中国文化进入德国文化的土壤,凯泽林的贡献在于围绕中国文化资源建立了德国话语式的知识空间,并在具有时代性的德国知识场域中为不同文化体和不同角度的文化认识提供了交流对象和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