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海德格尔导论(德)彼得·特拉夫尼 著,孙周兴 编本书是对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全面介绍。著名海德格尔专家彼得·特拉夫尼基于文本,从海德格尔最早期的实际性的解释学到最晚期的四合思想,对生活的实际性、存在之意义、存在之历史、技术的本质等基本主题做了深入浅出的勾勒与描述,涉及海德格尔在各个时期的关键思想。全书谋篇精致、比例恰当、思路清晰、不落俗套,有全面的把握,也有深入的思考,对于专门进行哲学学习的人,他们在理解海德格尔时可以从本书中获益,对于那些对哲学有着热爱的人,他们同样能在书中获得激发。
-
国家哲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邹诗鹏近年来,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方兴未艾,成果丰硕,但检视相关成果,多是从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政治学以及文化传播等学科或视角,哲学方面的研究则多限于中国哲学以及伦理学。本著则是从国家哲学高度论证中华民族共同体,论证中华民族何以是与美利坚民族、德意志民族、法兰西民族、不列颠民族、俄罗斯民族、意大利民族等相并立的,具有国家民族及其精神集聚与象征意义的概念,实际上完成了中华民族概念的哲学论证。这里的国家哲学,即霍布斯的《利维坦》以及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从国家法以及国家精神展开的国家哲学,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要求有相应的国家哲学,本著作则是侧重于从国家民族方面展开国家哲学。著作揭示国家精神何以是全球国家体系以及人类社会能够免除无政府状态的基本价值。著作揭示国家精神对国家民族精神的包容,提出应超越族群以及单一的民族国家视角,确立国家精神及其认同。著述没有仅仅限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而是通过从国家民族一般具体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传统尤其是现代转变,并将这一转变置于人类国家民族系统中进行比较及综合性的考查。
-
哲学导论程志华全书共六章,分别阐述了六个问题:第一章:哲学是什么;第二章:本体论;第三章:宇宙论;第四章:知识论;第五章:道德论;第六章:美论。本书所选择的六个问题均为哲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基础问题,凸显的是哲学的“问题意识”“起源”“基本观点”,力争从基础角度阐明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本身的特质,从而突出“导论”的根据性和目的性。 本书采用“内在诠释”方法。就中国哲学研究来看,通常采用两种“诠释理路”:一是“外在诠释”,即“即存在论本质”,将概念、理论“还原”为“存在”,进而从“存在”中寻求概念、理论的最终根据。二是“内在诠释”,即“即本质论本质”,重点梳理和疏解概念与概念、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嬗变和发展。
-
拉康的父亲理论探幽黄作本书探讨20世纪法国思想大师拉康的父亲理论。“父亲的姓名”研讨班是拉康主持的研讨班里极其特殊的一个,国内鲜见学者做此专题研究。作者立足于大量法文原始资料,详尽分析了拉康的新父亲理论在何种意义上区别且超越了弗洛伊德作为法则的父亲理论,旨在阐明拉康借助20世纪结构语言学新工具取得这一成就的路径与方式。具体来说,作者通过历时的向度和共时的维度展开分析,认为拉康的父亲理论可以归结为其“父亲的姓名”理论;随后从“父亲的姓名”的“因逾期而丧失权利”这一反例论证了“父亲的姓名”的至关重要性,又利用专名的无意义性和否定性特征以及上帝之名的匿名性特征阐明了“父亲的姓名”另类的基础性;最后对拉康后期的父亲理论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本书史料扎实,条理清晰,兼具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为拉康思想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借鉴,也为更好地把握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内在逻辑提供思想奠基和学理支持。
-
中德文化空间与凯泽林感性哲学的形成董琳璐本书系“文化中国:传承与汇通”丛书之一,作者选择德国思想家赫尔曼·凯泽林及其世界旅行、感性哲学观作为研究对象,以侨易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重点考察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作者认为,凯泽林的感性哲学观赋予了中国知识一定的主体地位,且进一步培育了中国文化进入德国文化的土壤,凯泽林的贡献在于围绕中国文化资源建立了德国话语式的知识空间,并在具有时代性的德国知识场域中为不同文化体和不同角度的文化认识提供了交流对象和参照。
-
主体与本心刘乐恒本书将主体、本心与意义问题关联起来,通过与各派哲学思想深度对辩,呈现出本心对主体的关键意义,并疏导各种基础性的哲学议题。本书认为本心问题优先于形上学问题,并将主体性问题界定为“本心”问题,以此批判各种身体、情感、理性本位的主体性哲学,兼且批评东方儒释道心性哲学。进而,将交互主体性问题界定为“交心”问题,以此批判黑格尔、胡塞尔与列维纳斯等交互主体性哲学;最终将公共性问题界定为“平心”问题。
-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陈来 著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第一,讨论了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哲学基础、传承与发展,并重点分析了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第二,讨论了核心价值观与国学相关的话题,涉及国学的概念与流变,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近代国学研究的发展与国学名家。 传统价值观与国学是目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既是学术讨论的议题,亦是民众关注甚至投入热情的话题。本书作者是著名哲学家,又身兼多种社会职务,多次应相关部门及国内外高校之邀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座谈、演讲,书中多篇文字均经此形成,故全书内容既有学术性,又有针对性;行文准确流畅,既适合专业讨论,也适合通俗阅读。
-
概念史视域下近代日本哲学的诠释与建构陈晓隽本书打破了“哲学史”体系化的单一视角,尝试运用概念史、解构主义、文化他者等方法论,剖析近代“日本哲学”诠释与建构的内在逻辑——思想启蒙是基本前提,制度化是基本标志,日本化是内在标准。不仅如此,本书亦将这一过程落实到以西周、井上哲次郎、西田几多郎为代表的日本哲学家的研究之中,通过详尽的史料集成、严谨的逻辑推导,批判性地揭示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将普遍的“哲学”范畴落实到文化他者的“日本”,从而构筑起独特的“日本哲学”的内在逻辑与根本指向。
-
《易经》要解暂缺作者本书针对《 》学习者通常遭遇的困难而作,可解决学《易》者三个问题:其一,能够读得懂。其二,能够读得顺。其三,能够读得深。通过阐发《 》“大道之原”的特性,达到弘扬 传统文化的目的。本书对《易经》(包括《 》和《易传》两部书)作释读,其指导思想是抓住《易经》根本性质、根本特征等要害、要旨,对《易经》作简明扼要的解读。
-
莱布尼茨著作书信集 莱布尼茨与阿尔诺通信集莱布尼茨1686年冬季的一天,莱布尼茨开始与阿尔诺通信,“讨论恩典、上帝对万物的协助、奇迹的本性、罪的原因和恶的本源、灵魂不朽、观念”等等。在他们的通信中,有28封实际上寄出的信件,有9封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的信件,总共37封。其中有些是莱布尼茨或阿尔诺的手稿,或他们的中间人恩斯特的手稿;有些是草稿和副本。前者是通信的主要组成部分;后者作为对那些不复存在的书信的佐证。这本译稿的目的是,让读者在欣赏莱布尼茨与阿尔诺那场旷日持久、精彩绝伦的对话的同时,更好地了解莱布尼茨、阿尔诺和恩斯特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