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一看就懂的育儿心理学郑佳雯《一看就懂的育儿心理学(0-6岁)》是系列丛书中的本,聚焦于0-6岁孩子的心理健康,书中的内容如一张清晰的“地图”引领父母们在未知的时代变化中看到相对清晰的路径,用胸有成竹的笃定抗衡外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书中分析了0-6岁这个年龄段发育期的心理状况,并用案例去解读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特征,帮助父母们通过孩子的行为,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从而找到解决措施。整本书分为八个部分,部分为总体概述,让爸爸妈妈们建立一个婴幼儿0~6岁敏感期的宏观思维框架,理解一些和这一时期相关的理论;第二部分从孩子的自我意识出发,通过五个与自我意识有关案例,分析孩子这个阶段的镜像形成、口腔敏感期、物权意识、自尊心等普遍心理特征,帮助父母们了解0~6岁婴幼儿自我意识萌发的具体表现,为父母们理解与回应对提供相关建议。书中后六个部分,分别介绍孩子的情绪管理、孩子的人际交往、学习天性、不良行为等问题。
-
儿童成长心理学[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刘建金 译在本书中,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结合自己多年来为儿童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历,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深入地剖析了问题儿童产生的根源,涉及自卑情结、社会兴趣、环境的变化、在家庭中的位置、对性别角色的认识等方面。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批判了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失败者”!阿德勒在本书中提出的观点和建议有助于父母和教师理解孩子的行为,引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
儿童发展[美]约翰·W.桑特洛克本书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桑特洛克教授的心血之作,自上世纪50年代初版至今,一直被奉为儿童发展领域的经典教材。全书17章大致可分为5个部分,首先探讨儿童发展的本质及研究方法,接着介绍发展的生物起源及各理论流派观点,然后讨论出生前的发展和出生,接下来依次阐述身体和感知觉、认知和语言、情绪和社会性等领域从婴儿期、童年期直至青少年期的发展历程,最后分析影响儿童发展的社会因素。本书综合了知识性、趣味性与挑战性,无论对儿童发展感兴趣的初学者,还是想深入了解学科全貌的专业人士,都能从本书中获益良多。
-
画里的秘密任淑一 , 张喆著本书以绘画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介绍了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儿童绘画发展与心理分析,详细介绍了绘画测验方法的实施方法和作用,本书重点介绍了儿童绘画心理的心理分析作用,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了不同状态下的儿童绘画作品投射出的儿童内心状态。
-
足够好的父母布鲁诺·贝特尔海姆(Bruno Bettelheim)“足够好的母亲”这个概念来自英国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而贝特尔海姆把这一概念扩展到了父母,并且将它以通俗的方式进行了解释和落地。足够好的父母并不苛求自己完美,也不期望孩子完美。完美非常人可及。自己追求完美,就难以包容他人,甚至包括孩子的不完美,然而只有这种对不完美的包容,才使良好的关系成为可能。足够好的父母会尽可能地从成人和孩子两个不同的视角来对事情进行评估,把自己的行为建立在对两者的合理整合上。同时,他们又能够接受孩子因不成熟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理解问题的事实。足够好的父母会去了解孩子的动机,尝试理解他的想法和愿望,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需求。不管孩子做了什么,足够好的父母都会坚信,那是孩子当时能找到的*佳解决方案。◎足够好的父母养育的孩子不一定会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是他在回首整个成长历程时,幸福感会油然而生,他的自我满意度也会很高。◎足够好的父母养育的孩子可以恰到好处地去应对人生中层出不穷的离合悲欢和艰难险阻,因为他有足够的安全感。在本书中,儿童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并没有给你提供养育孩子的预设规则,而是告诉你如何培养自己的洞察力,以了解自己和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以及如何应对。他也建议父母不要试图创造他们想要的孩子,而是应该帮助每个孩子充分发展成为他想成为的人。本书涵盖了养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可以帮助你自如地应对各种养育情境和问题,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养育,并享受和孩子之间令人满意的关系。
-
相互滋养的陪伴伍罡养育孩子,绝不是一个单向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的过程,它还是父母被孩子需要、被孩子指引、被孩子鼓励的过程。其中的需要指引、鼓励都是父母自身心理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养育孩子是亲子之间相互滋养、共同成长的过程。父母陪伴孩子长大,帮助孩子按照科学的规律成长,发挥天赋中蕴藏的潜力;孩子陪伴父母重温童年,在心理上弥补父母童年的缺失,修复父母童年的创伤。从成为父母的那一刻起,相互滋养的陪伴就已悄然降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给予父母的远比父母付出的多。愿天下父母都能享受这段旅程、珍惜这段旅程、收获其中的快乐。
-
关爱与应对傅宏 王港 著本书立足中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实际,全面认识老龄化社会发展及趋势,从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认识老年人,深入分析处在一般(低中高龄、城市农村和不同居住方式等)、特殊(空巢、失能和独居等)等不同处境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关爱老年人的方法与措施;以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实践为基础,展望我国老年心理健康服务的未来与发展;以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理念为指导,引导如何改变老龄观以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符合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以提高老年人的美好生活能力,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实现。
-
自卑与超越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带我们走出自卑,超越自我。 “自卑情结”作为个体心理学重要的发现之一,闻名世界。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认为,人类生而自卑,自卑是力量所在。 自卑和对自卑的补偿是个体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动力,主宰着人类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工作、爱情及社交中的各种表现。并且,似乎人类的所有文明都是基于自卑感而生,也正是人类不断超越自身的原动力。本书是阿德勒思想体系的总纲。作者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用通俗生动的语言,通过分析童年记忆,分析人们在童年时期的自卑与优越心理,探索自卑的根源,从教育、家庭、梦境、社交、工作、婚姻等多个领域,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对待职业与他人,解开自卑情结,帮助我们找到走出自卑的真正方法,构筑强大内心,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并建立更好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都会在书中的案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并找到超越自己的力量。
-
在一起,更亲密(意)乔瓦尼·弗契多(Giovanni Frazzetto)亲密关系不仅产生在恋人之间,还连接着我们的亲情和友情,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彼此坦诚相见,是产生亲密关系的前提。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严谨的科学理论为基础,为我们讲述了亲密关系的构成,以及亲密关系给我们带来的幸福与满足。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带领读者发现亲密关系的真谛,学会爱与被爱。
-
习惯探秘周立举本书是作者在对社会上各种各样、形形色色、鲜活灵动的习惯典型,进行三十年如一日地好奇、锁定、关注、探索、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哲学、心理学、科学等理论和方法,遵循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以自己为实践主体,在生命的整个动态系统和过程之中,全面分析、了解、体验、思考、领悟和总结习惯改变的机理、原则、方法和策略,抛砖引玉,试图触及人类既神秘又神奇的习惯的奥秘,为有志于习惯改变或从事习惯改变教育的培训者提供习惯改变的思路、方法、启迪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