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半生缘张爱玲原著;张狂导演·改编;秋秋绘图本书在故事情节上和语言风格上,基本遵循原著。从婉约情爱到苍凉人生,本书的展述和刻画,也别有一番深沉的味道。张爱玲小说创作于世道曲折之时,对苍凉人生的体味是不言而喻的。原著《十八春》的结局有一道光明的“尾巴”,写男女主人以走过十八年曲折的情路之后,虽然各有家庭,但还是一同去参加国家刚解放时东北的建设,化哀怨为淡泊。而通过改编,绘本很好地以两只手套作为线索,通过世钧两次去树林找手套,把整个故事串起来并加入宿命论,用一只手套代表缘,一只手套代表分,暗喻之前他们是有缘无分,之后是有分无缘。《半生缘》写的本就不是轰轰列列的爱情,而是千千万万滚滚红尘中的女儿们都可能遭遇的故事,曾经是最好的,曾经有过真爱,但终归于平淡,只有在重逢的瞬间,才悔恨起错过一生的最爱……影片最终提示:世事人生之苍凉不在于过程,而在于回首的刹那。
-
私藏心如林心如著;蓝陈福堂摄影本书精彩记录了林心如在纽约游学的各种点滴,这也是林心如真正第一本文字、写真、激光视盘三合一作品。爱看《欲望城市》的林心如,特别选择了纽约作为这次游学的地点,也圆了她长久以来想要出国进修的梦想。只身来到异地,学习用不同的语言自我表达,林心如这趟纽约之旅除了在忙碌的工作中得到了休息,也在独自生活的归零中,寻回人生最初的感动,当然三个月的进修更让林心如在英文能力上精进不少。书中还贴心收录了纽约游学和当地著名景点与美食的详细信息,提供给也有大苹果游学之梦的朋友更多圆梦的力量。 在美国,纽约就是世界。这个季节,林心如的一切在纽约。她带回一只行囊,除却倩影,都是在大苹果的深刻际遇:纽约的美食、音乐、时尚、文化、游学信息……精致搜录,值得游学 梦者按图索骥。拍戏时常常幻想着自己能在中央公园里慢跑的林心如,等到戏杀青后二话不说,马上跑到纽约展开一个人游学生涯,周遭的人都怀疑她一个人行不行,经过了三个月,她回来了,而且还出版这本个人单身游学日记,从她的日记和图片纪录中,我们看到另外一面更真实、更亲近的林心如,也与她一同分享了丰富的纽约单身游学之旅。
-
王家卫的映画世界潘国灵,李照兴主编全面解构王家卫,解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两岸三地都备受争议、在海外极受追棒的香港导演王家卫! 评评理:畅谈贯穿王家卫电影中的题旨、风格特色等。如:王家卫作品有何90年代香港文化特点;何谓王家卫美学风格;从《旺角卡门》到《2046》八部作品的个别详细评论。谈谈戏:是资料性的参照、补遗,让读者更立体地理解王家卫的创作及其成功背景。如:记述王家卫的电影在海外逐渐受礼遇的进程;细数王家卫编剧时代的作品,提供阅读王家卫日后导演作品的背景基础。面对面:张叔平、杜可风为你揭开与王家卫这最佳拍档的漫长合作之道;潘迪华解释王家卫的上海根;刘镇伟剖白跟王家卫的手足深情;谭家明、梁朝伟追述《阿飞正传》那已成传奇的最后一镜。 望穿秋水,香港终于有了一本王家卫电影专书。 由电影评论学会出版,潘国灵和李照兴主编的《王家卫的映画世界》并不是一本普通的王家卫作品影评集,它反而是一部集评论、访谈、辞典、地理志及文化延伸等内容于一身的巨著。正如李照兴在书首编者序所言:“做评论可以是为导演定位,但反过来也是为了明了自身。 问为什么是王家卫,也等于问:从阅读、挪用王家卫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什么? 于是,出现于本书的文章,也就是一趟各自演述看戏的观点、关注、视野与兴趣。” 看王家卫电影,谈论王家卫电影和研究王家卫电影,可谓是我们这一代文化人的集体兴趣和义务。从《旺角卡门》的惊艳、《阿飞正传》的经典、《重庆森林》的轻盈、《东邪西毒》的沈溺、《堕落天使》的跃动、《春光乍泄》的绚璨到《花样年华》的秀丽,每一部王家卫电影,都标志着一个心情的烙印,也都是一次观影的期待。 《王家卫的映画世界》欠的是王家卫自己的现身说法,但正如潘迪华在访问中形容王家卫是一个害羞的人,他的性格成功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神秘的形象,也延伸至他的作品里。事实上,王家卫不神秘,那便不是王家卫。书中因为没有了他而产生了一种不圆满的遗憾,但遗憾又正是王家卫电影的共通主题。
-
韩国小姐金娜娜(韩)金娜娜著;薛舟,徐丽红译书中讲述的是一个走进哈佛的美少女的真实故事,娜娜是小熊:高三时,她被庆北大学医学免试录取。那段时间,娜娜得上了暴饮暴食症,于是她开始了为期100天的减肥计划,她狂吃艾蒿和大蒜,就像一头笨笨熊,百日后,她成功减肥10公斤,光荣当选为“2002韩国小姐冠军”。娜娜是青蛙:她去参加“2003环球小姐大赛”,回来时抱回了挑战哈佛的目标。她断然放弃正在攻读的医科大学,经过长达5个月全力以赴,最后被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录取。娜娜是野草:提起韩国小姐,谁都会首先联想到华丽的玫瑰,然而娜娜不是玫瑰,而是野花。她从小就代替身为学校老师的爸爸和妈妈做饭,照顾弟弟,家务劳动也不含糊。娜娜是能量:爸爸是体育老师,他赋予娜娜以强健的体魄,以及比身体更强的精神力量,所以她敢于朝着蓝天尽情释放自己,勇敢前进,哪怕摔倒也无所谓。娜娜是阿尔发:无论实现什么目标,无论到达走到哪一步,她总在期待新的挑战。我们不知道她的人生究竟会是怎样一幅画卷,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对她来说,生命永无止境。
-
我和我的阎肃爸爸雨哥著有一次,到大院看爸爸妈妈,出来时,在院门口,碰上了一个乐队的女孩儿。我知道她住在姐姐那套房子的隔壁,就招呼她上了车,顺路捎了她一段,在车上,她问我:“来空政院里干吗?”我说看人。她问:“看谁呀?”我说阎肃。“噢,阎肃老师呀,你找他有什么事呀?”我说:“他是我你。”她惊讶地张大了嘴说:“啊?阎肃老师还有个儿子呀?”这两年常回想起小时候的情形,想起那时的爸爸,也就想把我和阎肃同志这一生的父子情缘记灵下来。后来和中国妇女出版社的两位大姐聊起来,她们都鼓励我干脆写本书吧。我听了诚惶诚恐,想着我哪会写书啊,现在社会上的书那么多,而且人家专业作家都自谦自己为卖字儿的了,但还是大着胆子背着爸爸试着写了写,现在就希望老爸看过后,脸上的表情严肃得不要太多就好了。爸爸是很勤奋的人,非常用功,干什么都力争干到最好。调入空政文工团后,他就开始慢慢往文学创作方面发展。在我看来,爸爸一生好像没过过星期天,有时就算周六会玩会儿,周日又会回到工作状态,在他年轻时更是这样。他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阅读戏剧作品、文学作品及看戏。他对各种形式的戏剧、曲艺都认真学习,广泛涉猎。像川剧、清音、单双簧、四川评书、越剧、梆子,什么都看,都学,哪个剧种有什么绝活、精彩的段落他都清楚。在团里,爸爸还经常教一些小学员学古诗词、古文,当然有时他也会编些故事瞎说一气的,谁让他本就不是个严肃的人呢。说到爸爸的不严肃,还要再提一下他改名字的原因。那是在西南文工团时,因为爸爸总是爱开玩笑,讲故事,爱说爱闹的,就有人给爸爸提意见,说他不太严肃。爸爸听后一想,你们不是说我不严肃吗,那我干脆把名字阎志扬改为阎肃,看你们还能不能说我不严肃。就这样,名字真改成了阎肃,可就算改了名,爸爸仍然严肃不到哪儿去。在那段时期,每逢周末,团里有时会安排一些乐队、伴唱及舞蹈演员去中南海演出,和共和国领导人搞小型联欢舞会。那时候首长们与民同乐非常普遍。爸爸也去过几回,他说第一次去的是中南海春藕斋,参加一个小晚会,看见了几位国家领导人,当时挺激动,临走时还悄悄地从门口的一盆万年青上摘下一片叶子带回家,以此留念。后来去得多了,觉得不能再摘了,要是每次都摘,那盆万年青就得成秃子了。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最令爸爸头痛的事,莫过于要陪妈妈逛街。大凡年轻女人都喜欢逛街,稍有姿色的就更甭提了。妈妈当然也不例外。那时候,妈妈经常能从王府井的南端,一家店、一家店地逛到北端,然后过马路到街的另一侧,再一家店、一家店地逛回到南端。爸爸也只好无奈地跟在后边,那叫一个生气啊!像爸爸这么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工作的人,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些女人在街上到底想要干什么?!可是生气也没辙啊,还是得在后面跟着,走到最后,经常就变成了妈妈仍在某家店铺意犹未尽地观赏或挑选着,爸爸却是在马路的另一侧,气鼓鼓地斜视着她。这成了那个时期他们之间最大的矛盾。在我满月后不久的一天,妈妈因好久没上街了,身体复元后,又想上街转转。当时我们家就住在灯市口,是市中心,很方便。于是照例,妈妈在前面浏览,爸爸抱着我在后面跟着,一前一后进了百货大楼。妈妈在钟表柜台前停了下来,想选一只手表,仔细地挑着,爸爸在后面抱着我等着。可能是时间等长了;可能是爸爸抱着不舒服;也可能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当然也可能是被爸爸把此事“演义”了。总之,襁褓中的我突然离开了爸爸的手,飞出了一米多远,“咣当”一声!砸在了玻璃柜台上。“啊!”周围所有的人都被吓了一跳,柜台的玻璃被砸得裂开个口子,我立即大哭起来,妈妈赶紧上前抱起我,焦急地寻找我身上有没有伤口,左看看,右看看,发现我没什么事。爸爸也赶紧凑过来,妈妈狠狠地瞪着他,爸爸很冤枉地说:“我什么都没动,他自己像颗炮弹飞出去的。”“胡说,他自己会飞啊。”妈妈不信地白了他一眼。“是真的,我怎么也不可能把自己儿子扔了啊!真是他自己飞过去的。”周围的人都笑了。笑归笑,把柜台砸坏了可还得赔,爸爸掏了钱。可直到现在他也闹不明白:明明抱得好好的,怎么能像炮弹一样飞出去呢?还那么远?我也不明白,真的。……
-
中国电影幕后故事刘澍编著A01#内容提要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一是歌词朴实,旋律优美;二是朗朗上口,易于传唱; 最重要的第三点恐怕是歌曲唱出了许多听众的心声,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作为人们生活当中喜闻乐见的电影,也正是如此。而那些在广大观众脑海里根深蒂固的经典老电影,更是如此。 为隆重纪念世界电影诞辰110周年、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顺应海内外忠实影迷、广大观众和文化市场的迫切需求,本书以《中国电影幕后故事》为题,作为中国影坛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片当中首批介绍的文章,作者选取其中一部分在民间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优秀影片,以各自不同的视角进行了一系列的史海沟沉,通过专题记实文学的体裁,融故事性、文学性和史料性于一体,向广大影迷朋友讲述那些影片背后不为人知的往事。于是,在洋洋洒洒的本书中,便有了以大家所喜爱的老电影海报作为开篇,来简明扼要地回顾中国百年来电影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接着时空跳跃般地一步步、一部部地向读者讲述起新中国影坛上许多著名影片与时代氛围相互的连带,深远的渊源,以及紧密的传承,作者特意选取了几部典型的南国电影的代表作品。譬如影片《羊城暗哨》的背后,就是依据当时被喻为"广州第一大案"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还有《南海潮》在没有公开颁奖的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中获奖后的不幸遭遇;颇有特色的几部"南国片"的出现和在民间的广泛影响;珠影厂的《逆风千里》和《大浪淘沙》极不平静的诞生过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它密不可分的"三部曲"; 此外,还有介绍建国十周年大庆献礼片的情形、广有影响力的新中国"二十二大明星"、两个特殊时期的谢晋年谱、荒诞岁月里的七部重拍片、"八个样板戏"后的"六京两舞";以及闻名于世的《白毛女》、《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从萌芽到形成;戏曲影片《园丁之歌》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霓虹灯下的哨兵》主要演员各自不同的人生命运;明星没有完成影片的终身遗憾;鲁迅小说在银幕上的艺术再现;最有亲和力的银幕人物"李向阳"和重拍片《平原游击队》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作者还把笔锋点瞄到广大观众和忠实影迷所难以忘怀的反特电影中,那些各具特色、千姿百态女特务的形象,我们中国译制片一道极有特色的风景线,也在这里得以铺展…… 角度不同,详略得当,林林总总,好似涓涓溪流汇入长河百川。时光像一把金鞭,记忆像一条绳索,而那些永久留存在广大观众心间的老电影,就像连接我们电影人与忠实影迷之间真挚情感的纽带,这永远也扯不断的红丝线啊,她把我们的心相连,爱相连。相聚是缘,真情不变!作者简介刘澍 大众电影杂志社专栏撰稿人。
-
等待是一生最初苍老顾小白著在我的经历中,电影评论是很学术的领域。想到我们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那会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电影在中国新文化复兴运动(不知道能不能用这样的词来形容那个时期的文化现象)中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新电影语言”、“新浪潮”、“结构主义”等等名词如雷灌耳,而且话语权威都是一派学者气质,很有学术性、高尚感这样的气氛把我们烘托得很了不起,真有艺术殿堂的感受。后来,大概到了九十年代中期,1995、1996年前后,这帮大师突然不玩儿了,很快从这个圈子里消失掉,无影无踪了在他们抛弃我们之后的寂寞的日子里,我们感觉到一阵孤独。文艺批评——向左右着各类艺术的历史进程,这样的空白真的令人心慌。我想他们不玩儿了的很大原因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有关、消费慨念一统天下,文化也可以成为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当它们成为超级市场货架上供人选择的,和选择一件衣服一样自由、一样随意的商品的时候,艺术过去神圣的地位、仪式化风范及上层领域的优越感全然被打碎了。这十来年,随着这样的变迁,其实谁也没消停,大师放弃的阵地自有后来人。由于商品化的普及、便利和自由,还有文化艺术产品本身的巨大魅力,孕育出了一代从fans走入电影行业的专业人员。这些从消费群体中走出来的人可能是批评家,可能是导演,也可能是编剧。我想他们的出身就能把前辈的鼻子给气歪。美国前卫导演昆廷·塔伦蒂诺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他“卑贱”的出身让他在入行时饱受了一番屈辱,直到1993年他的《落水狗》一举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才得以扬眉吐气,也标志着一个新的电影时代的到来。法国人是多么地傲慢,从来都以文化大国国民自居,一副霸权的样子,一直把持着艺术殿堂的金钥匙。所以昆廷的获奖,连他自己都倍感意外、欣喜若狂,直到今年在戛纳当评委主席还念念不忘那一幕。如果不是世道变了,这事无论如何解释不通。很多事情不再是梦想。DV从家庭走向专业,电视从标清发展到高清,高清播出时代即将到来,电信号的色彩还原和胶片越来越接近,还有什么不可能实现?大概有一个现象我原来没有足够重视,当我知道后,很吃惊。原来各电影厂有自己的刊物、画报,不知何时被外面的人承包下来,变了味道,和过去大不相同了。开始我很嗤鼻,觉得不够专业化,比如《看电影》、《电影世界》、《新电影》啊什么的,我很长时间把它们等同于文化商品的延伸纸版读物,比如盗版光碟指南什么的。到了有一天在三联书店看到一本近似工具书的《电影2002》,还有《为希区柯克尖叫》和《后窗看电影》,我发觉这已经不是我原来概念中的电影产品指南了。其资料的价值性和全面性,以及专业化水准都令我对他们的存在不可小视。网络上颇负盛名的“后窗看电影”等阵地亦成为新一代的影评代言人。就在这个时候,早已在新锐影评人中赫赫有名的小白把他的书稿拿给我看,极没有架子,以很自我的口吻,甚至是一个影迷的角色来谈电影。像日记,像观后感,也像夜话。我在他曾任版主的论坛“后窗看电影”及其精选书籍里也能感觉到同样态度。小白的尖刻和敏锐也是很散漫的,像他的生活状态,完全没有权威姿态。这让我对小白刮目相看。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当时在和我合作一个剧本。我很喜欢他写在剧本中的那些人物的状态,很典型的“后工业”人类,而且是典型的中国都市小资类。接触多了,我对小白的身份恍惚起来。我连问了他好多问题——你到底干什么专业?他回答说,在一家数字化公司,好像还是国有单位。就我对社会了解的知识结构,这就够错位的。——那你怎么又开始写剧本了呢?怎么又写评论了呢?他答,网上开始的,偶然的,喜爱的,咳……我完全听不懂,也不想再细问了。可这又有什么关系?通过小白,让我对很多事情了解更具体了。电影在他们眼中的样子和我们有很大不同,他们首先是在用精神消费它。不论欣赏、崇拜还是品尝、指点,完全像对待一种物质——某种拜物主义倾向,而我们却当做理想来追求。脱离了人文环境的我们完全失去了价值判断,这两者的对话该有多么大的差距啊。可以说,小白成为了我的“后窗”,通过他,我看到了新一代的成长和他们的精神。——李少红(序)
-
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剧方文山著为什么要把青春耗在电视机前观看别人的人生,然后财一 味地抱怨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味、乏善可陈?何不换个角度和心情,将摄像镜头对准自己,好好地演一出属于你自己现实人生的偶像剧?华语流行音乐界的鬼才方文山,彻底颠覆了华语歌词中传统的爱情写作场景,开拓引领了全新的填词空间。其天马行空、充满画面感的歌词,宛如电影场景般的文字剪辑,已成为他歌词作品的最大特色。本书为方文山与最佳拍档周杰伦联袂巨南起人气图文书《半岛铁盒》之后,推出一本激励人心的励志小品文。在本书中,方文山以自己从最底层拼搏到如今地位的经验和体会,告诉青年朋友:每个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喜欢自己、享受快乐、珍惜幸福、抓住机会、完善性格、保持单纯。
-
路程刘晓庆著片断:永葆青春在我看来,青春并不是人生当中的一段时期,而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你可以随着希望而年轻,随着绝望而衰老;你可以随着自信而年轻,随着怀疑、恐惧而衰老;你可以随着超前的现代意识、活跃的思维而年轻,随着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僵化的头脑而衰老。所以,人是可以延缓衰老、永葆青春的。人生一百年,前十几二十年都处在混沌时期,真正开始苏醒并懂得珍惜青春的岁月本来就不多,于是如何延缓衰老、保持青春就成了人们永恒的追求。其实,人外在的年轻固然重要,但远远没有心理状态的年轻重要。如果光是照镜子,斤斤计较脸上的某一条皱纹、某一个眼袋,头上的某一根白发,成天涂脂抹粉而不注意心理及性情的陶冶,那么我来告诉你,你不会仅仅因此而年轻。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脸上皮肤很光滑,没有什么皱纹,可是你仍然觉得他(或她)不年轻。我有过一位朋友,当与他交谈时常使我感到他一直生活在五十年代,不用问我已经知道了他的年龄。他给我的感觉像一个活的化石,尽管他看上去还雄伟并且强健有力。比方说我妹妹,由于从小就有一个我这样惹是生非的姐姐,长期对自己的容貌处在一种自卑之中,我告诉她脸不重要、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态、感觉、知识、气质,她听了我的话,去了法国。在法国居住的五年当中,她逐渐变得活泼、开朗、健康、喜欢运动、朝气蓬勃。在我去法国度假期间,许多场合里她比我成功。人的年轻是一种感觉,是一个组合。中国人普遍只注意脸而不注意身材,只注意脸上皮肤的保养而不注意最容易泄露年龄的脖子,穿得花枝招展却拥有一个痛苦的、怨天尤人的灵魂。我一直被人批评为不深沉、不含蓄、不内向,从而断定我没文化、没水平,指责我疯疯颠颠,可是我从来感觉自己仿佛像一片阳光。因为我总是觉得天空是蓝的、太阳是灿烂的,而生命于我是偶然的。我甚至怀着一种感恩戴德的心情来对待一切:生命、身体、思维、大地、小草……我惊讶造物主的神奇:居然创造出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来!人的身体构造是这样的妙不可言!为了让你生存,造物主赋与你食欲;为了让你繁衍后代,造物主赋与你性欲;而且我们人还会思考、还会去月球、还会造飞机、造火箭、还会拍电影、还会想出什么“新浪潮”、“新一代”、“意识流”这些理论来,并且为它们终生争论不休;自然界还有那么多的动物与我们同在:狮子啊、大象啊、小狗啊……并且都还有自己的天敌!当某一种物质泛滥成灾时就一定会有另一种物质来克制它而维持地球的平衡。这个世界是那么地秩序井然却又热闹非凡!还会有那么多的困难来锻炼你,让你得到任何东西都不是那么容易从而可以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假使你得到的太容易又让你失去得容易,告诉你下一次要当心;尽管天空时不时会出现黑云甚至雷电交加,但一切过后又是雨过天晴,还会出现彩虹来愉悦你;而蓝天白云是绝对的,阴雨连绵等等只是相对的,它们只是为了衬托美丽丰富的大自然交响乐而故意制造出来的另一种风格不同的乐章!所以,我热爱生活。因为热爱生活,我心里一片光明。我知道困难、挫折只是暂时的事,没有不能逾越的困难。假使一条路走不通,就换另一条路走,没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年轻。人生像一个舞台,我们大家都是穿梭其间的演员。有的演主角、有的演配角,不可能永久当主角,也不可能总是你在演。演累了,或是演了一段时间不妨走到后台去歇歇脚、喝杯茶,看看人家演戏,或是检讨一下自己的演出,到该出场的时候再回到台上。一个舞台,大家都在演,千奇百怪,五彩缤纷,这场戏才热闹、才精彩、才好看、才不枉我们到世界上来逛一回。切记:永远不要认为自己老,因为你比将来年轻。一旦开始认为自己老了,就已经老了。只要精神年轻,身体一定会跟着年轻,所有的病都是心病。让过去的事情过去。抓紧今天,争取明天,不要想那些以前的事来后悔。不做能力达不到的事,不抱达不到的奢想。乐观地去拥抱生活,享受人生无穷的快乐。以科学的方法去安排生活,以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笑着活下去。心里要充满爱。爱人、爱己、爱动物、爱生命、爱大自然,爱心可以使你舒展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随缘。万事随缘皆有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你尽到了努力就已足够。享受今天,拥抱明天,陶冶性情,锻炼及保持心理健康,你一定能延缓衰老,永葆青春。
-
梁朝伟画传苏静,延蓉著在无声中言语于淡泊处激昂。王家卫曾说:“梁朝伟是可以不要嘴巴的,单靠他的眼睛就可以演戏。”写在梁朝伟眼神中的忧郁,仿佛轻描淡写地掩藏了一些属于他的故事,以一种表演的姿态释放在他的影片中,令人爱不释手,又迷失其中。那些蔓延的沉默和隐忍的伤痛,经年累月沉积在他生命的画面中。他沉默,便有万千言语从沉静眼神中暗涌潜升。他的无奈,他的不舍,他的风流,他的落拓,一点一滴,一丝一扣,弥漫于视野中,每一分一寸光影错落。——再现梁朝伟漫长的星路生涯,解读影帝光华背后真实的情感世界2005年3月27日晚,梁朝伟再次捧得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的奖杯,五次称帝使得这个与花瓣共浴的深沉男子,再一次成功地诠释了自己精湛的演艺。梁朝伟是香港电影的一座丰碑。他对艺术的演绎,无需任何言语,只一个眼神,所有的含义便尽收眼底。梁朝伟的眼睛,成为他生命中最有魅力之所在,也就成了最有杀伤力的武器。他超然物外地看海看云看世界,将过眼的浮华置身物外。他是迄今为止香港惟一夺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的影星,也是继葛优获得戛纳电视节最佳男主角之后的第二位华人戛纳影帝。成功的路上,他愈曲愈进。他天生孤独,并且享受这种孤独的感觉。孤独中,他也在自我完善,成为演绎舞台上无与伦比的风景。他淡定内敛,又充满激情;他豪情万丈,又悲观自省;他风流多情,又无比专情。他用生命承载无法解读的风情。《梁朝伟画传》图文并茂的解读了梁朝伟漫长的星路生涯和曲折跌宕的感情之路。从“无线五虎”到戛纳称帝,从《鹿鼎记》到《阿飞正传》,从《悲情城市》到《春光乍泄》,然后再从《花样年华》到《2046》,直到《韩城攻略》,梁朝伟用自己演绎着人生,用人生演绎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