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无“薇”不至闾丘露闾丘露薇是凤凰卫视著名的战地女记者,2005年在我社曾出版自述文学《行走中的玫瑰》,大受读者欢迎。而本书是闾丘露薇近年来为国内报刊媒体、网络媒体所写的专栏文章的结集。这些文章是闾丘露薇对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近距离、即时性、个人化的观感,十分感性和直接,毫不避讳,毫不掩饰,可以看到很多新鲜的内容。这些文字的当下感很强,表现了阊丘作为一个记者,对于快速变换的时代和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敏感、锐利,以及在第一时间内老到而客观的反应,通过这些文字可以看到闾丘的从容不迫和举重若轻。书中收入闾丘近照若干,还配有精美时尚插图20余幅,弥足珍贵,值得收藏。
-
大江北去梅洁《大江北去》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西线和中线,中线有别于其他两线,调的是供北方人饮用的水,是生命之水(东线,西线调的主要是供北方工业和农业灌溉用水),这些,许多人不知道;中线调的是堪称中国的多瑙河,现今唯一未被污染的汉江水,而不是长江水,这个,许多人也不知道;中线是一个长达50年的工程,先后70多万人民失去了家园,百万亩良田及郧阳、均州、浙川三座千年古城已沉没江底,这个,更多的人不知道。于是,我写这部书就隐含了一个卑微的心愿,那就是…… 我真切地希望,2010年,当清澈的汉水给干渴的中原,华北和京津大地带来一片滋润时,当人们欣喜地端起从遥远的鄂西北流来的一杯幽蓝时,不要忘记为此而两度奉献了家园和土地的库区人民,不要忘记他们几代人在半个世纪里经受的磨难和牺牲。一一梅洁
-
教你看懂世说新语高谈文化 编著《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描写了魏晋名士的道德修养、才能禀赋,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情感特性、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因为这本书,我们了解到魏晋时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面貌,在许多故事的背后,展现的是魏晋时代所有政治、社会与人文的整体缩影;它没有史书的长篇大论,而是以最清丽、简约与潇洒的短文形式作画龙点睛式的描绘,在简约的文字背后,有着余味无穷的意蕴。
-
双开行动刘学文报业竞争中的惊心与动魄,新闻从业者的情感与追求。一场车祸让一个阴谋从容启动;一团迷局,让一个计划悄然实施。总编辑被“双轨”,财务处长神秘失踪,一个大人物跳楼自杀,副总编辑被“双开”,历史还总编辑以清白之时,两个深爱着他的女人却离他而去……
-
驴车上的龟兹刘亮程一切都像一场梦一样飘忽,一阵风一样没有着落。也许为弥补那次行旅的急促,梦中我又沿那条长路走过无数次。刘亮程以一个乡村哲人的眼光,带你步入古朴宁静的历史上的名城龟兹。让你亲历般感受着他把所见所闻所感信手拈来,编织着一个又一个故事,这里有热闹得如节日般的“逛巴扎”,有让人吃惊的千佛洞和古城遗址,有昏黄的暮色中沉静的老街巷,有祖传十三代还最后坚守着的铁匠,还有传嫁古代与现代的古董商人……他们过得生活像驴车一样缓慢悠长,这里没有现代城市的喧噪,“在这片田野里,一棵草可以放放心心地长到老而不必担心被人铲除。一棵树也无须担忧自己长错位置,只要长出来,就会生长下去。它依然按着自己的节律,享受着天赐地赏。刘亮程的不凡之处,也就在于他没有替这座老城发表见解,正如他说的“我希望听到这座城市自己的声音。那些沉默的嘴,迟早会说话……我宁愿做一个虔诚的倾听者,而不是代言人。”
-
天下三国李国文《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的“说话”艺人,已有专门说三国故事的,当时称为“说三分”。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实际上是从说书人使用的本子,虽较简略粗糙,但已初肯《三国演义》的规模。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在了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一本奇书,是一部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称得上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一部历史小说。历来有无数文人作家、知识分子对其进行评点评论,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以当代人的视角对全书进行评点,每章章前有引语、章后有总结,对全章进行提纲挈领地评述,随文有点评,就字句文进行解析。因此,本书不仅有文学艺术视角,有对历史的考证,更有对思想、社会、人生、现实诸多方面的品评,读来不仅能重温古典名著中的艺术精华,亦可从兴衰成败中得到历史的借鉴与启示。
-
西游真相邓曙光 著只是一味计较自己已经失去的,不仅找不回失去的,还会失去自己可能拥有的。一样的付出不一样的回报是不公平,不一样的付出却有同样的回报同样是不公平。也许众生都愿意相信,这世界一定会有大同的那一天,可在那美好的一天到来之前,大家也只能先面对这残酷无情的世界,让自己坚强地生存下去。《西游真相》由每篇相对独立的小故事融合为一个大故事,大结构。用最简单的方式讲复杂的故事,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最深刻的哲理,试图找出孙悟空及其同伴的行为和动机,最终完全颠覆了原《西游记》的结局。如果说《西游记》是殊途同归,而《西游真相》则是同途殊归,不同的性格和经历决定了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又决定了不同的命运和结局。
-
无目的美好生活洪晃 著“你有目的的投入过吗?”可能是看过太多的投入与回报,看过太多的有目的追求,所以洪晃表现出更多对无目的生活状态的追求。“我是一个喜欢发现并享受生活中的‘好玩’的人;一个喜欢找乐的人。找乐既是生活态度,又是生存状态。”本书是洪晃继《我的非正常生活》之后的另一本散文作品。她在书中宣扬了一种“生活的乐趣都在过程里面,而目的只是在长长的过程之后一秒种的高潮”的想法。该书虽然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才能过上美好日子的生活指南,因为美好的生活有千万种形式,而达至美好生活的路径也有万千条,但是它却是一本读着乐,写着也乐的书。该书收录她写的各类短文71篇,分5个主题:“生活态度”、“家长里短”、“你问我答”、“博里博外”、“他们我们”。 洪晃的文笔,一如既往地犀利,锋芒毕露,直言不讳。她从身边的琐事下笔,从那些细节枝节、细微之处下笔。许多能和艺术、理想、社会责任等大命题搭得上边的话题,到了她笔下,也成了一碟酸辣适度、可口开胃的“小菜”,但是回味无穷。——文摘报
-
红色惊悸梁晓声 著这是一部情节沾染着些许黑色幽默的长篇小说:1967年的11月,四个红卫兵在重温红军长征路的途中,被冰冻在岷山的冰天雪地中,三十四年后,他们被登山训练队发现,并在科学家精心布置的环境中醒来时空隧道把四个思想意识依然停滞于“文革”时代的红卫兵带到了我们生活的日寸代。于是,他们震惊、反抗、逃避、挣扎、困惑、茫然……梁晓声巧妙地把两个时代的历史画卷融合在一起。在他笔下,红卫兵们开始活灵活现地穿行于新世纪的今天。由此梁晓声把几十年来社会形态的裂变表现得鲜明而深刻,细致而生动。
-
否定群雄解红楼崔耀华《否定群雄解红楼》作者首次提出“《红楼梦》不是爱情小说,不是自传,不是人情小说,不是世俗小说,而是一部用老庄思想阐释社会的经书,是继《道德经》、《南华经》之后的一部《石头经》”。对当代“红学”名家周汝昌、李希凡、蔡义江、胡文彬、冯其庸、王蒙、刘心武等人对《红楼梦》的思想主题、人物定性、诗词解析等的观点,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作者以融贯文理,通晓古今的学识和宽广深邃的批评视野,构建起全新的“红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