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新闻幕后康清建 编财经新闻对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要,但没有一个国家的财经新闻比当前中国的财经新闻更加重要。市场需要可靠的财经资讯,而可靠的财经资讯正是当下的一个需求。没有胺过财经新闻专业培训的记者和编辑,就不会有高质量的财经新闻。《新闻幕后》讲述了中国经营报的记者们采写的系列调查报道及其背后的采访故事。这些报道广泛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共同的特点是这些报道的主题都是与商界利益密切相关的,因而也是国内外商界相当关心的。
-
走近赛珍珠叶兆言《走近赛珍珠》录收了《走近赛珍珠》、《王金发考》、和《故事:关于教授》三部中篇小说。作者以虚实相间的艺术手法,分别描写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在中国的创作和生活、辛亥革命党人王金发的生平与革命经历以及虚构的大学教授苏抑卮的传奇人生故事,平实质朴的伤叙事中浸透着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厚重思考。作者本人的创作感受和生活经历也在其中有所折射。
-
众爱移山志愿者《众爱移山——“5•12”汶川大地震感动世界的那些瞬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闪电出版。该书搭配百余张现场照片,全景式展现大地震后生命救援的悲壮场景。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并无作者署名,书封上仅有一栏“志愿者编著”,原来这部全面反映抗震救灾感人故事的作品是由几名志愿者熬了几个通宵编撰而成。
-
水绘仙侣柏桦《水绘仙侣》是柏桦新近创作的一本书稿,这是一本很难定义的稿子,单从文本结构上来看,全书就是一首诗和对诗的注释,但这些注释所占篇幅和地位明显重于诗本身,每一则注释可以单独看作一篇文化随笔,而这近百篇随笔又完整地统一和围绕于此前的诗歌文本,诗歌是在说故事,随笔也就围绕着冒辟疆与董小宛的故事展开。随笔洋洋洒洒,引文贯穿古今中外,既有理趣,又含着文人的性情和散笔。所以在定位上,倾向于将它定位为一部形式独特的文化随笔集。书稿目前由三部分组成:长诗《水绘仙侣》、对长诗的99个注释、以及一篇近3万字的评论式附录。
-
因为所以我叫女人冯湘儿天地万物之中,人是最复杂的动物,尤其是变幻莫测的尤物——女人。在这个世界上,男人和女人的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对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抒发感想,但对于女人,能说得清,道得名的却寥寥无几。
-
三年我们在一起乐小米记忆这座钟,拨响之后,是青春的回忆。三年了,这里的每一位作者,都曾陪我们走过青春的一段故事。相信你们都深深记得每一个感动的瞬间,相信大家都热切期待更多感动的新的故事于是《花火》为回报大家三年来的风雨兼程,特别为可爱的你们做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因为青春短暂,因为时光匆匆,让“花火”为你们珍藏这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本书收录了沈熹微:《南方》、水阡墨:《小轩窗,正梳妆》、尘世流年:《空心陌路,谁与同行》、语笑嫣然:《半朽》、乐小米:《今天四月十三日(一)》等作品。
-
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朱向前 编著名文艺理论批评家朱向前教授近年来潜心研究毛泽东诗词,先后在北京大学、国防大学第一学术厅中国现代文学馆、清华大学等60余家高校和单位以“毛泽东诗词的一种解读”为题发表演讲,听众达数万人,引起强烈反响。2007年1月,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和平年代·周末开讲”栏目邀请朱向前教授主讲《诗人毛泽东》受到了上自将军下至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朱向前教授融诗入史,化史入诗诗史合一,在向读者展示毛泽东诗词艺术风格的同时,将毛泽东诗词创作与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相结合,探及更深层次的毛泽东的性格、智慧、魅力和作为其渊源的中华文化的奇光异彩。广征博引,阅尽经史子集春色;兼收并蓄,取法三李苏辛精华。毛泽东是如何以豪迈的诗词展示革命领袖的雄浑气魄,又是怎样以诗人的浪漫情怀书写宏大而波澜壮阔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著名文艺理论批评家、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朱向前教授为您一一解读……
-
李国文读史李国文《李国文读史》取材广泛,从秦汉到明清,从正史到野史,从大题材到小人物,从帝王将相到三教九流,都有涉笔。它的作品独树一帜,成就斐然,融文学的才情、历史的厚重、杂文的犀利于一炉,有评论家认为“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李国文,小说家,散文随笔作家,曾任理事,主席团委员,《小说选刊》主编。李国文先生以小说创作蜚声海内外,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首届茅盾文学奖、首届鲁迅文学奖等奖项。书收录著名作家李国文历年创作的历史散文随笔作品50篇,基本网罗了作者历史散文的全部精华。
-
国民党王牌军覆灭记逸人《国民党王牌军覆灭记》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反映了国民党五大主力部队(五大王牌军)从成军到覆灭的历史,特别是如何覆灭的历史情况。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也展示了解放军指战员的谋略和勇气。
-
记忆的红皮书朱大可朱大可的话语,被许多人称作“朱语”,是一种感性和理性交织的隐喻式书写,多年来受到许多青年读者的喜爱和模仿。本书是作者20多年来诗歌、散文、随笔和小说的大部分精华的集成,其中一些篇章堪称现代汉语的杰作。作者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邃见解,被编织在绚丽而坚硬的语体里,形成独特的叙事一阐释风格。书中图片亦是隐喻式书写的延伸,不仅能够满足读图时代的视觉需要,而且暗含耐人寻味的文化密码。在文化垃圾泛滥和阅读焦虑日益严重的时代,本书具有不可忽略的典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