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那时花开新浪网博客频道泰戈尔说,只有经历地狱的磨练,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我们说,只有经历生活的磨练,才懂得守护自己生命中的花朵;只有历经风雨的吹打,才能绽放出倾城的绝美。本书选摘了诸多名人网络日志中最富于质感的文字——讲述情感故事,解读成长历程,品味尘世五味。让我们在这些关于人生镜像的字里行间,听图片轻歌,随文字曼舞,让心情如夏花般灿烂,如秋叶般静美;让我们携手各路名人,在他们的心情记录与生命感悟中重拾梦想,点亮心灯,以梦为马,捕捉那抹散落在空气中的芬芳……花落有痕,需要我们用心灵去发现;花开有声,需要我们用心灵去倾听。那时花开,洒落一室书香。
-
种在瓶子里的幸福红袖添香本书是我国著名原创文学网站红袖添香建立8年以来的精选,从8年间发表在网站的各类文章进行挑选,分为四册出版,本册为散文卷。本书是《绽放——红袖8年精选集》的一种,共收散文17篇。本书所收17篇作品的主题主要以情为主,包含爱情,如《开过诗经的老式火车》等;亲情,如《妈妈》《舅舅》等;其他的感情,如《嘎子不是一条狗》等。同时还有游记,如《西溪上的春愁》《山中淡漠几笔》;还有关于人生的感悟,如《我一生的第一百件事》。本册所选17篇作品,深切地表达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感情,比如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对于亲戚朋友的深厚情谊,对于爱人的眷恋,对于万事万物的感悟,等等。这17篇作品,均出自不同的作者之手,有的文字饱含深情,催人泪下;有的文字轻松幽默,充满机智;还有的文字旁征博引,内容丰富,各有特色。
-
超级阅读分层阅读周计划罗小军、黄琼、严敬群分层阅读是一种高效实用的阅读方法,能有机地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把轻松阅读和升学考试结合起来,把读书和做人结合起来,有利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习惯基础。所谓分层阅读,就是把阅读过程分为三个环节:热读、点读、精读。第一个环节首先给读者呈现一篇美文,热读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己作批注,随后“读后随想”,供学生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二个环节为“点读篇”,篇前设置的“读点”,即从本文中你可以读到的最精彩的“点”是什么。让学生产生一种阅读期待;篇末的“点读”,即对本文精略点评和分析,与篇前的“读点”角度不同,形成首尾呼应,使阅读形成一个从开到合的过程。第三个环节是真正的经典赏析,为“精读篇”,对文章进行全方位解读,系统地辅导学生如何品味文章。每个精彩点都没详细的批注和分析,文末再给出全文赏析。同时全书分为20周,每周一个主题,后面均附有“阅读反思”、“阅读感悟”、“读写话题链接”,供学生去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实现阅读和写作的结合。另外,“趣味古诗文”,供学生陶冶情操。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做人,在阅读中健康成长,是本书承载的光荣使命。
-
为什么读经典(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的第一版由埃斯特尔·卡尔维诺编辑,在蒙达多里出版社的“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书”丛书中出版。除了给予这本书以书名的那篇文章,这个在作者死后出版的文集包括了三十五篇绝大多数是上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的文章(只有四篇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两篇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谈论了那些在不同程度上并由于各种不同原因而对卡尔维诺有重要意义,或是激起他的钦佩的作家—从荷马到格诺。. 这一版的《为什么读经典》完全重印了该书的第一版,包括由埃斯特尔 ·卡尔维诺签名的卷首语。我们转摘了卡尔维诺在1959年春天为回答《新论点》杂志向当时主要的意大利作家提出的“九个问题”(第38—39期,1959 年5月—8月,第11—12页)而专门写的答案,作为作者的前言。将卡尔维诺在1959年的喜好—这些喜好仅仅用一句短语(“我爱……因为……”)来说明—与他相同和随后年代的文章里那些经过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喜好(特别是关于相同的那些作者)加以对照,作者觉得这是件有趣的事。...
-
文学散步龚鹏程作者摆脱了一般文学概论从理论到理论的套路,从读者关心又有兴趣的一个具问题入手,一步步深入梳理文学的知识系统。该书的理论阐述系统不但简明清晰,而且深入浅出,对一般读者来说这“很够用”,也很容易进入状态。作者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探寻文学内在的知识规律和方法基础问题。既有对西方文论的广泛涉猎和理论借力,又有深厚的中国古典论素养及其水乳交融的化用,痛诟坊间各种文学论调,对文学论调,对文学的种种问题做了淋漓尽致、极尽透彻的解剖。《文学散步(第4版)》是享誉多年的文学入门经典,至今风行海外。是文学概述、文学理论导论,也是文学研究的必备用书。
-
柏杨品三国柏杨 著由中信出版社推出的《柏杨品三国》,全面解读了三国历史政治运作与权力游戏。全书配以75幅三国历史事件地图,几乎概括了三国期间大部分的重大历史事件,让读者立体解读三国史。全书以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为蓝本,全部用白话文重写历史,解除现代人了解历史的阅读障碍。让最普通的大众能够无障碍阅读、了解中国历史,也是柏杨先生一生的心愿。该书选取了《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中三国时代的《第一个宦官时代》、《三国周郎赤壁》、《诸葛亮北伐挫败》等三部,加上《中国人史纲》、《柏杨曰》中的部分章节,辑选为《柏杨品三国》。三国虽然各自独立,但消灭对方,追求统一的观念和军事行动,并没有停止。他们都希望由自己统一中国,但谁都没有这种力量。曹魏帝国开国皇帝曹丕,跟他的父亲曹操一样,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但他缺少他父亲的政治军事才能,只能维持父亲遗留下来的局面,不能再开创新局。他曾数次进攻东吴帝国,但他无法渡过长江,以致使他竟讲出既没有知识,又没有出息的话:“天老爷开辟长江,就是为了要分割南北。”他死了后,儿子曹睿继位,这个瓶颈人物,比他父亲还不如,好像他的帝国已经统一了世界,而且固若金汤,他每天所关心的只是建筑宫殿。他死了后,侄儿曹芳在一场政变中,让政权落到大将司马懿之手。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当政,曹魏帝国遂走到末路。蜀汉帝国开国皇帝刘备,因他最亲信的大将关羽被东吴帝国杀掉,以及荆州(湖北及湖南)被东吴帝国占领,于是向东吴帝国宣战。但在猇亭(湖北枝江西北猇亭镇)会战中,被东吴帝国新起的年轻将领陆逊击败,一气而死,他的儿子刘禅继位。刘禅乳名“阿斗”,是一个老实人,任用诸葛亮当宰相,把国家整个交给他。蜀汉帝国是三国中最小最弱的一国,它的南方四郡——越嶲郡(四川西昌)、永昌郡(云南保山)、益州郡(云南晋宁)、牂牁郡(贵州福泉),占蜀汉帝国面积的一半,于刘备逝世后,所有蛮族联合叛变,归降东吴帝国。诸葛亮首先讨伐四郡,他抛弃高压,完全采取心战,把蛮族领袖孟获生擒了六次,而六次都放他回去再战。当第七次又把他俘掳,又要作第七次释放时,孟获深受感动,发出重誓:“从今世世,永不背叛中国。”他果然遵守他的誓言,在诸葛亮进攻曹魏帝国时,四郡不但安定如常,还贡献大量人力和财物。诸葛亮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形下,对曹魏帝国先后发动了五次进攻。可是五次军事行动中,却有四次失败。第一次二二七年出发,于二二八年在街亭(甘肃庄浪)会战中大溃。就在这次战役中,大将魏延曾经建议:由子午谷(秦岭峡谷之一)奇袭长安。可是这种冒险的军事行动,超出了诸葛亮谨慎稳健的性格,他不会不知道军事行动有时是必须冒险的,但他不敢尝试。之后曹魏帝国有了戒备,也就永远失去这个机会。第二次仍是二二八年,诸葛亮在街亭失败后,集结兵力,进攻陈仓(陕西宝鸡),不能攻克,而粮食已尽,只好撤退。第三次二二九年,唯一的一次,把曹魏帝国所属武都(甘肃成县)、阴平(甘肃文县)两郡人民,全部迁入蜀汉帝国屯垦,这对人口稀少的蜀汉国力,是一大帮助。第四次二三一年,进攻上土邦(甘肃天水),而粮食又尽,败还。诸葛亮最大的困难是万山丛中,粮运不继,所以他决定改用屯垦政策。于是在第五次二三四年攻击时,进到鄙县(陕西眉县),沿渭水南岸,开垦耕种,作长期打算。然而就在鄙县近郊五丈原,诸葛亮逝世。这对人才缺乏的蜀汉帝国是一个致命的损失,他的军事职务由大将姜维接充,但宦官黄皓在刘禅身旁掌握大权,姜维的能力又远逊诸葛亮,维持残局已很吃力,不能再有超过诸葛亮的发展,蜀汉帝国也走到末路。东吴帝国开国皇帝孙权,当权时间最长,死的那一年(二五二)已七十一岁,距他接替哥哥孙策的位置,有五十二年之久。五十二年是一个漫长的日子,使他由英明而转入昏庸,所以东吴帝国内部一直乱得像一堆麦秸。经过多次政变,最后一任皇帝孙皓,又是一位标准型的亡国之君。他最快乐的事是活剥人的面皮,而用铁刷刷人的脸。他的一位大臣中风,不能言语,他认为他是假装的,用火放到头上烧他,一直把病人烧死。他曾经在冬天出游,愤怒的护驾士兵大声喧嚷:敌人一来,我们就叛变。他跟刘禅是一个对比,刘禅太无能,孙皓则太无人性。P4-5
-
我的表情朱辉 著孔阳在某文化单位工作,大学期间曾和辛夷有过一段刻骨的初恋。后来他结婚生子,却把当年的情书保存了八年,就在他听说辛夷已在国外离婚,并把情书找出重温的那一天,辛夷恰好回国,重新走入了他的生活。这时的辛夷已不再单纯,她已变成一个通达而又狡黠的狐媚女子。他们开始了隐秘而又疯狂的身心旅程,把他的妻子完全蒙在鼓里。就在这段时间,孔阳的妻妹柔桑突然身患肝癌,一个鲜花般的姑娘却在痛苦中枯萎凋零。因为亲情和爱,全家人虽无力回天,却企图为柔桑制造一个完满的人生结局,他们共同对柔桑的恋人隐瞒了病情。这种血缘之爱,极度伤害了那个纯真小伙的情感和自尊……孔阳在欲海劫波中浮沉,在死亡和别离中体验着尖锐的爱与伤痛。
-
正品三国天行健勘正《演义》百处谬误 还原三国历史本相《三国演义》的倾向是[尊刘抑曹贬孙],因此影响了作者构架情节的比例。书中大事张扬蜀汉的事迹,拔高蜀汉人物,其虚构不可不谓之精妙,但事实上,在正史《三国志》中,《蜀书》的份量却是最少。《正品三国》就是以史证百题提醒读者:演义毕竟是演义,历史终归是历史,不可简单混淆。对于历史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演义的水平,而是要以客观求实的态度,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
-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冯骥才、陈建功时光倒退30年——1976年7月28日,一场大地震。瞬间将百万人口的唐山夷为平地。椐统计:在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中,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4200多名16岁以下的儿童落难成孤儿。这张抓拍的黑白照片,定格了其中同遭不幸的转移去石家庄育红学校的9个孤儿,记录了一个心酸而感人的瞬间。灾难无情,人有情。震后,唐山受到了全国各地的无私援助。这些孤儿被送往各地的育红学校抚养长大。如今,这9名孤儿已经陆续回到唐山,建立了幸福的家庭,成了新唐山的建设者。本书是60位亲历者讲述的发生在大地震中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唐山大地震亲历记》就是震灾亲身经历者对这次地震的述说。全书分五大部分,共刊载了60多篇文章,文章的作者都是这一人类巨灾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可以说,《唐山大地震亲历记》是一本灾难亲历者的沉痛回忆录。我发现很多作者是文学家,是地震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使他们成了文学家。所以说,《唐山大地震亲历记》是一本翔实感人的报告文学,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真诚的创作激情和厚重的文学底蕴,但我更愿意说它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第一手的地震灾害评估科学报告和减灾防灾的预警书,因为无穷的痛苦回忆和不尽的美好企望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如何科学地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像唐山大地震一样的地震灾难。
-
解密北京大案丁一鹤丁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名声越来越大。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他关于某演艺圈名人案件的报导,引起湖北与广东两家大刊编辑的争抢,以致他不得不承诺为放弃的一家另写两篇稿子才算平息。从《名幻杂志》为一鹤同志做责编大概有十个年头了罢。这其间,文坛中太多起承转合,波诡云橘了。而一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一个青涩的山东汉子,成长为深具洞察力的法坛卫士。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有其独特的理想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