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人生的川流曹凌云作者较为全面、细致地介绍了著名作家渠川的曲折、精彩的一生。他是山西祁县著名商人渠家的后代,青少年时期读书作文,生活如蜜,但是到了高二时,因破产而跌入贫穷的深渊。他靠打工赚学费,靠演出混口饭吃,大学读了二年后,在党的影响下投奔解放区参加了革命。他以笔杆子为枪,参加了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他出生入死,在战火中写出了许多篇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晚年后,又以家族史为基本素材写出了长篇小说《金魔》与《官痛》,先后排成电视连续剧,在央视播放而轰动山西和全国。本书如实地记录了老作家的一生,文字质朴,充满真情,非常感人。
-
神游姜俊 主编本书是国内一批级别较高的当代艺术家以“神游”为主题,将西方的“漫游”“壮游”概念移植到现代东方的背景中,将“精神游历”突出为展览的要义,作品集结后成为的一本展册,由知名策展人姜俊策划。“神游”,可以解释为一种突破肉体和物理界限的精神性游历。它在中国有着深远的传统,山水绘画便是为了“精神游历”而创造的图像装置。本次展览的主题“神游”的英文名为Romantic Wandering(浪漫之旅),它指涉了18世纪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漫游。浪漫主义是一种复魅或怀旧、一种在文艺上对于现代化同一性的反抗,一种打破平庸追求另类和不同的奇思妙想。在自然被人类科技征服的时刻,自然也被美学化了,在自然中游历同时也获得了其精神性,逃离苟且的当下,进入想象的诗和远方。按照哲学家Joachim Ritter的说法,“浪漫之旅”成为一种对于现代化的补偿,一种对于缺失了的根性的回归。在中国的当代艺术中,精神游历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对于激进现代化的精神补偿。它一方面连接山水画传统,另一方面呼应到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漫游,当然它不断地适配着新的媒介和传播载体,创造着一个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诗和远方”。
-
拾意之行中琅艺术馆 编本书是中国油画名家邱瑞敏的同名展览画册,收入邱瑞敏近年的油画写生作品50余幅。邱瑞敏,上海人,当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享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上海美术学院理事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艺术家在退休后仍然尝试更新自己的艺术理念,结合一些现代主义油画的外光写生方式,力图结合进中国传统表现性风景画的道统,摒弃再现性绘画对创作的束缚,走出一条更为自由的绘画道路。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家将自己和现代主义的关系形容为“走近”而非“走进”,可见其对现代主义保持一定的距离和省慎,其对于架上艺术的理解保留了中国式的克制。
-
相-像黄渊青?编著黄渊青是中国抽象艺术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当代文人的姿态,重新阐释了中国“书画同源”这个中国艺术理论中的传统概念。黄渊青意图模糊书法和绘画的边界,将书法的血液融化在当代的语境里。他的作品,由线条引导,同时呈现丰富而沉郁的色彩,从而产生不断叠加的肌理。本书收集了他从80年代末期到目前为止的最新作品。各个不同时期的作品,不同面貌和风格的演变,从中可以看见艺术家风格形成的线索和其间不断的实验和尝试。
-
追寻科学之本周忠和 郑永和 主编本书为《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成工程丛书》的第一册。2023年3月,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实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就目前中小学现状来看,科学教师队伍力量还相当薄弱,很大部分学校没有科学教师,或科学教师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普遍缺乏基本的科学培训。如何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阅读是教育的核心,科学阅读是提升科学素养的基础手段之一,本丛书的编写目的,即是为中小学的教师尤其是科学教师提供最基础的、现成可用的阅读材料,围绕科学教育的需要,选编关于科学、科学教育、科学进展、科技创新、科学史等方面的名家名篇,全面提升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助推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追寻科学之本》是一册以中小学教师为读者对象、帮助他们全面提升科学素养的基础读本。本书立足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的现实需要,针对教师科学素养现状,选取近50篇名家名篇,内容涉及科学是什么、科学素养是什么、科学家正在做什么、科学活动如何实施等方方面面,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能力和科学思维等方面,帮助教师拓宽视野,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助推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实施。丛书后续分册还将分别聚焦科技创新、科学史等内容。
-
公民科学素质高质量发展指数构建与评价任磊,高宏斌,严洁《公民科学素质高质量发展指数构建与评价》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编写。旨在通过构建科学素质高质量发展指数,对全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质量进行全面、专业、客观的分析和研究,为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提供丰富的、值得挖掘的数据资源。中国科普研究所主要研究范围包括科技传播对象、内容、渠道及机制等理论研究,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监测和分析,科普效果评估,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的调查及理论研究,科学教育研究,科技科普教育的理论研究,国外科技传播研究,国内外科普作品和作家研究等。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师生命历程研究教师群像研究课题组本书以2010年至2022年在高校、职教、中小学、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学校涌现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为研究对象,运用生命历程理论,从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视角,通过对“楷模教师”群体的事例进行梳理、提炼和反思,对其生活轨迹进行了深入描述和理论阐释,比较全面、客观地总结了不同“楷模教师”群体的成长轨迹、专业特质,可以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推广的经验和启示,能够增强社会对教育工作的认同感和对教育工作者的尊重度,更好地宣传和弘扬积极的价值观,为各学段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激励广大教师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培养以及教育事业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中国近现代名人家庭教育启示录 科学家卷洪彦龙 著陈建功、苏步青、华罗庚、吴有训、童第周、杨振宁、李四光、竺可桢、王淦昌、钱学森……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犹如星辰闪耀于近代中国的夜空。这些世界级的科学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们又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家国情怀、守正创新、上善若水等精神品质凝聚成优秀的家风与家训。我们讲述科学人之贡献,让更多的人去了解;领悟科学人之精神,让更多的人去传承;理解科学人之家庭教育,让更多的人去实践。
-
产业变动、组织变革与资源集聚张振林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江学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积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随着转型深入,要求专业对接产业,专业集群发展,形成专业链,以对接区域产业链和创新链。在此过程中,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原有专业,如何按照“专业对接产业”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支撑条件等方面进行重构,行动者是谁?组织变革过程如何?不同专业重构模式的差异及其根源何在?本书以原产业转移(退出)、新产业进入、产业转型升级三种典型产业变动情况为主线,选择中西部地区3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3个专业,进行案例研究。以资源依赖理论和“三螺旋”理论为基础,构建“环境变化—组织变革—资源聚集”的专业重构分析框架并划分了专业重构的高校驱动、政府驱动和企业驱动三种模式。通过再现三种专业重构的“故事”,深度分析了生性依赖是专业重构发生的根本逻辑,组织变革是专业重构的行动策略,具有跨界能力的学术骨干是专业重构的重要行动者,产业基础和学校学科基础是专业重构驱动模式差异的根源。由此,地方应用型高校面对不同的具体环境,要采取不同的组织战略,如差异化竞争、产业聚集地办学、“引企入教”、建立产业学院或行业学院战略等,通过专业重构,对接产业和产业链,发挥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
中国近现代名人家庭教育启示录 国学家卷张佳昊 杨敏 著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本书选取了十五位国学名人名家的家庭教育实景,回望近现代中国国学家的家庭教育思想与实践,以社会学视角下家庭教育的三个维度——时代维度、社会维度和人生维度为逻辑框架,将近现代家庭教育的巨变置于整个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坐标图中,探索这一阶段的社会变革与家庭教育变迁,勾画出家庭教育朝着民主、平等、科学方向发展的时代镜像,同时也为当下社会转型期的家庭教育提供借借鉴与指导,以爱践行初心,以文化润泽心灵,赓续“诗书传家远,耕读继世长”的家风家训,烛照中国家庭教育的嬗变与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