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部
-
宋重雕足本鉴诫录俊蜀何光远 撰《宋重雕足本鑒誡錄》十卷,五代俊蜀何光远撰。何光远,字辉夫,东海人,孟蜀廣政初官普州军事判官。晁氏《郡齋读书志》卷十三著绿为{《鑑试绿》十卷},并谓此书为《黄政中纂辑唐以来君臣事迹可为世鉴者》。然此书多载唐及五代间事,實为小说家言,故晁氏将其歸類于〔小说家类〕。此本为南宋中斯浙刻本,巾箱本,二册,半页十五行,行二十四字,白口,四周双邊,蝴蝶裝。每卷卷端书名大字战双行,卷中標题居中另起一行,上加鱼尾。此书为明代项元汴天籟阁舊藏,书中有明万曆元年(1573)重裝题记:〔时明万曆元年秋七月既望重裝于天籟阁。〕
-
水浒传(明)施耐庵等著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都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长期以来广为流传,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更为少年儿童所喜爱。为使孩子能较早接触这些优秀的文学瑰宝,我们在忠于原著、保持其原有精神风貌的前提下,编成这套《少年阅读经典》丛书。丛书既保留了原著的精彩故事情节,又删除了其中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既大大缩小了篇幅,减轻了阅读负担,又增强了可读性。从小接受这些名著的熏陶,尽早步入优秀文学殿堂,对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启发他们的创造性,都大有好处。
-
西厢记(元)王实甫著、王寿之注释《西厢记》是我国古代爱情剧中久享盛誉的作品。作者王实甫,名信德,大都(今北京)人,生平不详,约是由金入元时期的杰出戏曲大家。所著杂怖十三种,大多散佚,除《西厢记》外,尚存有《丽堂春》一种及《芙蓉亭》《贩茶船》各一折。《西厢记》故事最早见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但它实际上是蓝本是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剧写书生张珙宇君瑞赴京应试,在河东普救寺邂逅相国小组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彼此爱慕。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他们克服自身性格上的弱点,终于冲破了崔夫人的重重阻绕,结为夫妇。作吕批判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热情讴歌张生和萑莺莺追求爱情自由,向往幸福的叛逆精神,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居眷属”的美好理想。全剧五本二十一折,休制宏伟,大早期元杂剧中仅见。情节曲折,跌宕多姿,引人入胜。作者善于通过富有戏剧性的喜剧冲突,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个性鲜明,形象栩栩如生。曲词华赡优美,无论是描摹环境,还是渲渲气氛,都呈现出诗情画意,具有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
-
孽海花(清)曾朴 著,祝鼎民 校注在今见的五百多部晚清小说中,江苏人曾朴的《孽海花》以其高出群伦的立意、大胆进步的思想、对达官名士生动的刻画和巨大的影响,成为晚清小说中当之无愧的巨擘。《孽海花》共三十五回,但其精华部分只是1905年出版的前二十回。作者通过上流社会中的达官名士的活动和言论,反映了中国自同治初年到甲午战败这三十年间,知识分子从蒙昧闭塞、自我陶醉到睁眼看世界、并进而探索强国富民之路的心路历程。这正是《孽海花》小说最值得珍视的价值。小说规模宏阔,人物众多,且大多都有原型。它以状元洪钧、妓女赛金花为主人公,涉及数百位达官名士,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孽海花》在艺术上远远高出其他晚清小说。人物有生活,有性格,笔笔有来历。小说结构工巧,文采斐然,笔触老到,显示出曾朴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底。《孽海花》一经推出,立刻引起轰动,连印十五版,仍供不应求。文学大家林琴南甚至发出于“吾于《孽海花》叹观止矣”的赞叹。
-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本书的成书过程有着与《水浒传》大体类似的情况。它源于话本的“讲史”类,演述后汉时期魏、蜀、吴三国分立,最后统一于晋的历史故事;然而与正史之间确有着较大的史实差距。创作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历史进行部分改造,抑魏扬蜀,善恶归类。然而人类仍然饶有兴味地阅读它,信赖小说的真实,这不是不归功于创作者的巨大艺术才力:巧妙的组织剪裁,环环紧扣而又张弛相间、盘花纽式的结构,语言文字与内容的相适应性,长幅的历史画卷,是其优长所在。
-
水浒后传(清)陈忱著;李忠良点校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名著续书中,最有价值、最富特色的当属《水浒》续书,其中成就最高的当推陈忱的《水浒后传》,陈忱是个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明朝遗民。《水浒后传》是他在晚年“穷愁潦倒、满眼牢骚、胸中块磊、无酒可浇,故借此残局著成之”的抒发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的“泄濆之书”。小说接续百回本《水浒传》,继承的《水浒传》“忠君爱国”的思想倾向和“奸臣误国”的观点,把国家振兴的希望寄托在这些草莽英雄身上,表现了强国烈的反清复明的斗争精神。小说文笔简炼,擅长造景构境,体现出陈忱较高的创造功力。
-
豫章丛书江西省高校古籍整理领导小组中国古代文献浩如烟海,而能流传至今,历代学人编纂的丛书起了重要的作用。前代学者搜求羣书,汇为一编,而成丛书,刊刻面世,既便于学人查阅使用,又利于保存流传,功德匪浅。宋代左圭辑刊的百川学海、元代陶宗仪辑的说郛、明代毛晋编辑出版的十三经、十七史等经史丛书及一批文学类丛书、清代鲍廷博编刊的知不足斋丛书、黄丕烈辑刊的士礼居丛书、卢文招辑刊的抱经堂丛书、张海鹏辑刊的学津讨原,都是丛书中的杰出代表。丛书有各种编法。其中专收集地区人士的著述及有关这一地区的文献的是地方文献丛书,也称郡邑文献丛书或乡邦文献丛书。地方文献丛书是丛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朗隋两代,尤其是清代,乡邦文献丛书纷纷问世即是明证。地方文献丛书对于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有着其它文献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它又是综合性的文献丛书,反映了中华历史丈比约诸多方面。
-
历代名人咏昆山鲁德俊 主编昆山地处江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早在五千年前,昆山先祖在这里创造了古代文明。《历代名人咏昆山》一书既记录昆山,又赞美昆山,它的出版是一个非常值得庆祝的文化盛事。近年来,昆山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体现出昆山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改革开放的活力。追本溯源,《历代名人咏昆山》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注脚,像王安石、陆游、高启等文豪大家都不是昆山人,但他们留下了歌吟昆山的诗篇,昆山的的风土人情和名胜物产一一展示在他们的笔下。寻根问祖,昆山早在几千年前就具备了吸纳外来文化的本领和素质,不难看出今日的昆山是何等的富于底蕴和充满朝气。本书介绍了历代名人对昆山的抒怀与纪念,它以独特的视角将散落的遗珠串成了项链,从诗词的脉络中寻找先人的智慧和情韵。
-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暂缺简介...
-
中国家庭基本藏书魏晓虹 解评本书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中的一本,本书选择了王安石的诗歌83首、词5首、散文35篇,选注时着重选取那些与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思想、言论及主张有关的诗文,同时兼顾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多样性。诗文编序大致以时间为经,以内容为纬,综合排次。为方便读者使用本书,末附“王安石年谱简编”、“王安石研究主要文献”及“《王安石集》名言警句”。是为普通读者所编的一个选本。该选集包括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等21位著名文学家的个人选集。它以唐、宋文学家为中心,代表着中华抒情文学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