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部
-
中华养生宝典何亚辉 主编采撷中华五千年养生保健精髓 专为现代人的生活健康量身打造 数十位当代中医养生专家悉心编写而成 近百万字的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 两千余幅的精美插图 以自然之法养自然之身,以自然之物固自然之本
-
术数入门王居恭 著术数学不是科学,但有着科学内涵,并超越了科学,是中国文明史中特有的文化现象。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除了以儒、佛、道三教为主的宗教信仰外,历史文化的主流,便以术数之学为主。春秋战国以来,由于术数的充分发展,这种神秘之学逐渐演变为各式各样的寻求先知的方法,以便推寻个人的、家庭的、国家的、宇宙的、生命的究竟,变化多端,神秘莫测。
-
永乐大典(明)解缙 等编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后,明成祖赐名《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篡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三亿七千万字。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两处。全书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
-
钦定协纪辨方书谢路军 主编;郑同 点校《钦定协纪辨方书》系中国古代择吉典籍中集大成之著作。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由允禄、何国宗、梅瑴成等人奉敕编撰,乾隆亲制序文。此书从阴刚五行、风水、星相、命理等诸方面出发,详细研究并归纳整理出一套选择日辰的办法,作为古人择占的规范。古人选择黄道吉日,决定哪天可以祭祀天地、临政亲民、选将拜帅、安抚边境、出师远征;或哪天可以上册进表章、婚丧嫁娶、开山破土、立券交易;甚至哪天可以竖柱上梁、修衣缝裳、剃头理发,都要遵循此书的原则。此书体大思精,而且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实用性极强,既是民俗学研究最权威的参考资料,亦可作为百姓日常行动的指南。
-
图解三命通会·第二部许颐平 主编《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庞大的一部百科丛书,由清乾隆皇帝钦定纂修,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历时10年才最终编修完成。该丛书共收录图书3503种,总计约10亿字,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四库全书》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各种学科门类的重要典籍,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白话图解》丛书精选《四库全书》中收录的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以适应现代读者阅读需要的编辑方法,经过精心校勘、白话评注、生动图解编撰而成。本丛书既保留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的权威版本,又加注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提要;此外,还辑录了大量古代珍贵图版,并精心绘制了便于读者理解的手绘图、表格、图表等,用现代编辑手法大大增强了古代典籍的可读性,让传统经典生动易懂,同时兼具一定的文献价值、版本价值和收藏价值。《四库全书’子部》收录了许多中国古代的术数经典,明代万民英所著的《三命通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为古代命理学的集大成之作,白明代以来广为流传,《四库全书》将其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自明以来二百余年谈星命者皆以此本为总汇,几于家有其书。”《图解三命通会》便是以《四库全书》文渊阁足本12卷《三命通会》为底本,进行了精心点校和白话评注,补充了大量珍贵的古代插图,并通过600余幅精美现代手绘图及通俗图表的生动图解,使现代读者得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
北京宣南寺庙文化通考李金龙 ,孙兴亚宣南文化是北京历史文化的精华,其重要的特色载体之一就是宣南的寺庙文化。历代修建于宣南地域的寺庙(庵)、道观、清真寺等约有460座之多,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绝大部分已被毁掉。本书稿是宣武图书馆的“北京宣南寺庙文化研究课题”项目。对宣武区从古至今的寺庙、道观、清真寺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梳理、考证、勘查、实地拍摄和绘图等一系列工作,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考证了自西晋以来至1948年12月,宣南地域460处寺庙的整体情况,包括每一座寺庙的始建年代、建造位置、规模形制、内部结构、造像、住持、诗词楹联等。本书所辑录的内容主要有:寺庙名称、历史名称、始建时间、建设地址、历史变迁、义地、文献资料等。其中文献资料主要包括:碑文拓片、诗词楹联、新老照片、寺庙标注图、寺庙财产记录、文字资料等。
-
儒藏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 编一、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儒藏》为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的丛编。收书时限自先秦至清代结束。二、《儒藏》精华编为《儒藏》的一部分,选收《儒藏》中的精要书籍。三、《儒藏》精华编所收书籍,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传世文献按《四库全书总目》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分类,大类、小类基本参照《中国丛书综录》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于个别处略作调整。凡单书已收入入选的个人丛书或全集者,仅存目录,并注明互见。出土文献单列为一个部类,原件以古文字书写者一律收其释文文本。韩国、日本、越南儒学者用汉文写作的儒学著作,编为海外文献部类。四、所收书籍的篇目卷次,一仍底本原貌,不选编,不改编,保持原书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五、对人选书籍进行简要校勘。以对校为主,确定内容完足、精确率高的版本为底本,精选有校勘价值的版本为校本。出校坚持少而精,以校正误为主,酌校异同。校记力求规范、精炼。六、根据现行标点符号用法,结合古籍标点通例,进行规范化标点。专名号除书名号用角号外,其它一律省略。七、对较长的篇章,根据文字内容,适当划分段落。正文原已分段者,不作改动。千字以内的短文一般不分段。八、各书卷端由整理者撰写《校点说明》,简要介绍作者生平、该书成书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以及整理时所确定的底本、校本《举全称后括注简称》及其它有关情况。重复出现的作者,其生平事迹按出现顺序前详后略。九、本书用繁体汉字竖排,小注一律排为单行。
-
川剧脸谱龚思全搜集整理绘图本书收录了重庆市全川川剧院舞台美术师龚思全先生在搜集的2000余幅川剧脸谱草图基础上整理绘制的传统川剧脸谱1000余幅。书后编制有索引。
-
儒藏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 编一、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儒藏》为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的丛编。收书时限自先秦至清代结束。二、《儒藏》精华编为《儒藏》的一部分,选收《儒藏》中的精要书籍。三、《儒藏》精华编所收书籍,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传世文献按《四库全书总目》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分类,大类、小类基本参照《中国丛书综录》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于个别处略作调整。凡单书已收人入选的个人丛书或全集者,仅存目录,并注明互见。出土文献单列为一个部类,原件以古文字书写者一律收其释文文本。韩国、日本、越南儒学者用汉文写作的儒学著作,编为海外文献部类。四、所收书籍的篇目卷次,一仍底本原貌,不选编,不改编,保持原书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五、对人选书籍进行简要校勘。以对校为主,确定内容完足、精确率高的版本为底本,精选有校勘价值的版本为校本。出校坚持少而精,以校正误为主,酌校异同。校记力求规范、精炼。六、根据现行标点符号用法,结合古籍标点通例,进行规范化标点。专名号除书名号用角号外,其它一律省略。七、对较长的篇章,根据文字内容,适当划分段落。正文原已分段者,不作改动。千字以内的短文一般不分段。八、各书卷端由整理者撰写《校点说明》,简要介绍作者生平、该书成书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以及整理时所确定的底本、校本《举全称后括注简称》及其它有关情况。重复出现的作者,其生平事迹按出现顺序前详后略。九、本书用繁体汉字竖排,小注一律排为单行。
-
儒藏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 编一、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儒藏》为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的丛编。收书时限自先秦至清代结束。二、《儒藏》精华编为《儒藏》的一部分,选收《儒藏》中的精要书籍。三、《儒藏》精华编所收书籍,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传世文献按《四库全书总目》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分类,大类、小类基本参照《中国丛书综录》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于个别处略作调整。凡单书已收入入选的个人丛书或全集者,仅存目录,并注明互见。出土文献单列为一个部类,原件以古文字书写者一律收其释文文本。韩国、日本、越南儒学者用汉文写作的儒学著作,编为海外文献部类。四、所收书籍的篇目卷次,一仍底本原貌,不选编,不改编,保持原书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五、对人选书籍进行简要校勘。以对校为主,确定内容完足、精确率高的版本为底本,精选有校勘价值的版本为校本。出校坚持少而精,以校正误为主,酌校异同。校记力求规范、精炼。六、根据现行标点符号用法,结合古籍标点通例,进行规范化标点。专名号除书名号用角号(《》)外,其它一律省略。七、对较长的篇章,根据文字内容,适当划分段落。正文原已分段者,不作改动。千字以内的短文一般不分段。八、各书卷端由整理者撰写《校点说明》,简要介绍作者生平、该书成书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以及整理时所确定的底本、校本(举全称后括注简称》及其它有关情况。重复出现的作者,其生平事迹按出现顺序前详后略。九、本书用繁体汉字竖排,小注一律排为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