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
-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子部《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编纂出版委员会 编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文化交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丝绸之路,传播中国的物质文化;一条是汉籍之路,传播中国的精神文化。 丝绸之路主要是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的道路,这是举世公认的。丝绸之路(silkroad)的概念,是十九世纪后期由德国学者提出的。各国研究者接受了这一概念,并习惯用它来解释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但是,现在看来,这一概念有一定的局限。首先,中外文化交流不仅仅是物质互换,还有精神的沟通。丝绸之路概念的缘起,是对东西方商贸交流的研究,对精神文化的关注稍显薄弱。其次,中外交流不完全是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也包括与东方其它各国的交流。尽管到了今天,丝绸之路的概念经过开拓,形成沙漠丝路、草原丝路、海上丝路三个部分,可是仍然无法包容中国与东亚、东南亚诸国交流的内容。再次,中外文化交流与经济商贸交流的线路,也不完全相同,在历史时间上也有较大的差异。所有这些,便是我们提出汉籍之路(bookroad)的原因。 汉籍是中国精神文化的载体,汉籍之路是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沿着汉籍传播的轨迹,寻找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应该是当代学者和出版人的责任。这些年,有志于此的学者,做了很多工作;有的学者就提出用书籍之路的概念,来研究中日文化交流。但是仔细想来,书籍之路的提法不如汉籍之路明确,探究的范围也不应该局限在两国之间,应该把汉籍之路作为打开古代中外精神文化交流史的钥匙。 汉籍之路的概念发萌于《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丛书的编纂工作。在海外汉籍的版本调查、珍稀文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汉籍文献流传海外的一些特点。一般来说,汉字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结晶,浸润了东亚与东南亚文化圈。在古代,汉籍的传播是主动的、发散性的;传播的途径点面结合。在近代,汉籍的传播是被动的、线性的,珍贵的文献被不平等交易或战争掠夺到海外。毫无疑问,汉籍传播的形式与道路,无法与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重合,而这方面的工作又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这样,突破丝绸之路的传统思路,构建研究中国文化传播与交流新的理论模式,也就成为必然要求。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的道路,汉籍之路是一条文化的道路。区别这两条道路,对于厘清我们概念的误会,拓展研究的视野,将会有一定的意义。当然,这还有待于学术界的研究,有待于学者们的认同,有待于我们更多的共识。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丛书是国家“十一五”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项目,写入《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之中。域外汉籍珍本是指国外图书馆、研究机构和个人收藏的、国内不见或少见的汉文古籍文献,内容有三:其一指我国历史上流失到海外的汉文著述;其二指域外翻刻、整理、注释的汉文著作(如和刻本、高丽刻本、安南刻本等);其三指原采用汉字的国家与地区学人用汉文撰写的、与汉文化有关的著述。这些文献内容丰富,涉及中国经学、史学、佛学、道学、民间宗教、通关档案、传记、文学、政制、杂记等各个方面,弥足珍贵,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核心资料,同时是研究历史上东亚汉语言文化圈的基本资料,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了“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对“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的重要性。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政府与民间有多个斥重金回购流失文物的举措,但是对佚散海外的汉文古籍的回购、复制、整理工作重视并不够。域外汉籍珍本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丛书计划出版一套影印古籍,共计八百本,囊括两千余种珍稀典籍,应该是当代中国最辉煌的出版工程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流失国外珍稀文献的搜寻整理,不是一项简单的文化活动,更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这项活动,妥善保存中华文化遗产,丰富中华文化内涵,熔铸中华文化精神,从而强化中华民族的尊严,提升国家的形象。同时,佚散在海外的汉籍文献,由于各个国家重视程度的不同、保护手段的差异,文献的品相也各有不同,因此,尽快地刊印无法再生的域外汉籍珍本,应该是迫在眉睫的重大出版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与许许多多国家互结友好,以汉字为特质的中华文化也得到世界各国文化学术界的重视,整理域外汉籍不仅是国内学者的呼吁,也是国外学者的倡议。在这种良好的条件下,我们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学界鼎力襄助下,编纂出版《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以留下前人超越时空的智慧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典籍。 毋庸讳言,《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丛书的编纂,也将给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积累丰富的学术资料,给汉籍之路的理论注入更深厚的文化内涵,流失在海外的汉文古籍便是“汉籍之路”闪亮的标识。我国的出版工作者应该弘扬汉籍之路理论,推动汉籍收集出版工作,使中华文化的价值进一步得到世界的认同。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资料搜集与编纂已进行多年,版本调查、编目、复制、出版等各项工作进展有序。作为成果的《文库》将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今年,本丛书第一辑将与学者、读者见面,特应编者与出版者之邀而为序,兹缀数语,以表心志。
-
敬跻堂经解北京古学院 编本书是民国三十年(1941)北京古学院刊本。此丛书收经解著作若干种,包括胡绍勋《四书拾义》五卷、徐璈《诗经广诂》、宋世荦《仪礼古今文疏证》二卷、《周礼故书疏证》六卷。
-
四书五经何亚辉 编著《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它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五部书。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儒家经典,我们又陆续增编了注释、译文部分,谓之《文白对照四书五经》。该书的出版缘于我国从隋朝兴起的科举制度,试卷的命题必出自教科书和指导人们思想行动的上述儒家经典。由于“儒家经典”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因此,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西方学者甚至将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思想、伊斯兰教思想、佛教思想并称为世界四大思想瑰宝。新中国成立后,乃至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仍然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诸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不少专家、学者称它们为人类生毋中的一部活哲学。世界经济管理大师们称“儒家经典”是现代管理的“圣经”。直至今天还发挥着臣大影响,并形成了一个世界闻名的“大中华文化圈”。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们都应该在更新、更广泛的领域里,重新认识该书,积极借鉴其价值,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
-
四书五经杨杰 主编《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淳熙年间,我国著名教育家朱熹将这四种著作用作小学教科书,并为它们作了注解,叫作《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四书》一名由此得以流传。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多从《四书》中出题,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考生的必读书。《五经》包括《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汉武帝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始有“五经”之称。因《四书》和《五经》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同是士子求取功名的必读之书,所以后人将其合刻为《四书五经》。明代已有学者将“四书五经”用于书名,可见《四书五经》合刻本不会晚于明代。
-
《四书》微揽田儒宪 著暂缺简介...
-
明版闽刻十三经注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室 编我国的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当时主要用于印刷佛经等宗教类作品。雕版印刷儒家经典,始于后唐长兴三年。据《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记载,博士儒徒奉敕将开成石经“句度钞写”刻梓,再交“各部随帙印板,广颁天下”。最初的经籍版本,经、注、疏各自单行,有所谓单经本、单注本、单疏本。其后,为省两读,有人将单注本的文字分别附于经文之后,从而出现了所谓的一经注本飞至南宋初,黄唐萃刻经、注、疏,而有两浙东路茶盐司本五经注疏,是为最早的注疏合刻本。南宋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所载建本附释音注疏本,世称“宋十行本”,此本较早实行经文注疏合刻,后世流传最广。
-
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杨树达 著《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是杨树达训诂学、金石学研究的代表著作,体现了杨树达治学上承乾嘉学者段玉裁、二王,近于皖派的特点,是民国时期训诂学的代表著作,为作者在当时和后世学术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1937年商务印书馆曾予出版。
-
尚书孔传参正(清)王先谦 撰,何晋 点校自汉至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经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清代则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清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名物制度等的考证上,超越了以前各代,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对我们利用经书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清代的经学著作,数量极多,体裁各异,研究的方面也不同。其中用疏体写作的书,一般是吸收、总结了前人多方面研究的成果,又是现在文史哲研究者较普遍地需要参考的书,因此我们在十三经清人注疏这个名称下,选择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陆续整理出版。所选的并非全是疏体,这是因为有的书未曾有人作疏,或虽然有人作疏,但不够完善,因此选用其它注本来代替或补充。礼书通故既非疏体又非注体,但它与礼记训纂等配合,可起疏的作用,故也入选。大戴礼记不在十三经之内,但它与礼记《小戴礼记》是同类型的书,因此也收进去。对收入的书,均按统一的体例加以点校。
-
广韵三家校勘记补释范祥雍 补釋本书以所珍藏的前人未见引及的清代著名学者恵栋、段玉裁、顾广圻三家校本原稿为主,以曹寅扬州诗局刻本、古逸丛书复宋本、复元本、四部丛刊景印宋巾箱本参校,并以敦煌《切韵》残卷等旁证,参以周广谟《广韵校勘记》,凡引古籍一百十一种,对《广韵》一书作了较详细鄂补释校勘考证。其《自序》一篇又对《广韵》的流传版本、历代校勘情况、校记的整理方法作了详细说明。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名家集注·周易(东汉)虞翻,(三国魏)王弼,(唐)孔颖达,(宋)朱熹 等注《名家集注周易》一书以三国魏王弼的《周易注》、唐代李鼎祚的的《周易集解》、孔颖达的《周易正义》以及南宋朱熹的《周易本义》为底本,综合各家学说,融合不同学派,采撷精华,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能够全面了解《周易》一书在流传过程中各个名家的注释,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周易》提供方便。为了适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本书还对《周易》的原文进行了注释、翻译和解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融合为古今的平台。同时书中插配了大量的古典书画图片,进一步开阔读者视野,全面了解《周易》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