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
-
诗经新译孙尚勤 译注一、本书将《诗经》305首诗全部译注。每首诗前皆有导言式小序。原诗居左,译诗在右,便于对照。诗后有注,多数注后有说明文字,力求多角度、全方位介绍原作。 二、为保持《诗经》的完整结构,对《毛诗》目录中六首有目无辞的“笙诗”表示尊重,本书将其也列于目录。 三、本书原文基本以朱熹《诗集传》为准,也参照了各种原著版本,力求精准反映原著风貌。为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对原著标明标点,并根据个人的理解对部分原著的章句组合有所调整。 四、本书译诗力求明晰流畅、朗朗上口,音韵铿锵,以鲜活的语言形式表现原著的深厚意蕴、歌词形式及韵文特色。对有些诗的人物角色定位、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音乐特征)有简括标示。如标出“引唱”“对唱”“领唱”“合唱”“男唱”“女唱”等点睛短语。这些短语用括号表示与译文的区别。 五、本书注释以词为主,兼有句解、引证及简论。字的注音兼用拼音注和汉字注。原则上使用简化字。
-
论语译注邹憬 译注《论语》是孔子及儒家学派的首要代表著作,原文为语录体,由数百段简练的对话、表述组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包含礼乐、教育、政治、个人修养等内容。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书逐段做了注释,并且译成白话文。
-
郑氏女科六书校注段逸山,任宏丽,全嬿嬿 校注江南乃吴越文化发端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宋明以来,群贤辈出,其中不乏医之佼佼者,就女科而言,宁波宋氏、绍兴钱氏、海宁陈氏和昆山郑氏并称于世。其中“绍兴钱氏”就是现今著名的何氏妇科的师祖。段逸山校注的《郑氏女科六书校注(精)》推介的“昆山郑氏”起源于南宋,其始祖为薛将仕,因无子嗣,传医于女婿钱氏。钱氏复传医术于婿郑公显,郑氏遂世业于医。根据史书记载,其家族谱系中先后出过多位御医、名医,尤以妇科见长,其学术精华以抄本形式绵延流传,迄今已达二十九世,在家族世医中独树一帜。
-
字源李学勤 编《字源(套装上中下册)》以探究字源为宗旨。收录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字头六千余个,按《说文》顺序排列。字头用繁体,行文用简体,行文中涉及繁体则使用繁体。繁体字的规范参照《康熙字典》,简化字以《简化字总表》为准。字下加注古音和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古音标注依据《古韵通晓》。异读词,以普通话审音委员会1985年审定的读音为准,未经审定的,参考新版《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酌定。
-
苍山方言志田家成 等著本书规定有大体统一的编写体例,要求在有限的字数内最大限度地记录方言事实、突出方言特点。在布点上,力求能够照顾到山东东方言各区片的平衡,能够全面反映山东方言的整体面貌。
-
言文对照小学集注(宋)朱熹 著 沈元起 译 (清)高愈 注《小学》是朱熹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所撰,全书六卷,分作内、外两篇。内篇包括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四门,外篇分嘉言、善行二门,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是儒者为学的基础,儒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教材。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及其他多种原因,加之现代人对古文的阅读障碍,该书已被现代人所忽视,其中的优秀思想亦不被现代人所了解。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实践书中的为人处世之道及学习方法,我们重新出版了《文言文对照小学集注》。书中,编者为该书做了通俗、简明、易懂的注释及相应的白话翻译,很容易让读者深入其中,领悟作者深意。
-
大学中庸译注王文锦 译注《四书》是中国儒家的著名经典,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其中《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以前没有独立成编。南宋理学家朱熹首次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在一起,并为其作章句集注,成《四书章句集注》一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学中庸译注》以王文锦先生的《礼记译解》为基础,精选了包括《大学》、《中庸》在内的十四篇文章,重新编排,采用横排简体,使广大读者在《大学》、《中庸》之外,还可以了解一些古代的礼乐制度和儒家的基本思想。
-
中庸赵征 著《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人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南宋大儒朱熹曾如此高度赞誉《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只要按照《中庸》的精义治国、修身,必定能达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的太平和合境界。可见,在古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中庸》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
集传古文韵海校补(宋)杜从古 撰,丁治民 校补暂缺简介...
-
诗经赵征 编《国学经典文库:诗经(图文珍藏版 套装共4册)》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序地受到《国学经典文库:诗经(图文珍藏版 套装共4册)》的影响。《国学经典文库:诗经(图文珍藏版 套装共4册)》曾被译为多国文字,流传非常广泛,作为创作民族新文化的基石,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这一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