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
-
新编中学生一定要知道的《四书五经》100个名句邵勋潜,张丹琴 著“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左传》。它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宝。数千年来,它启迪炎黄子孙对宇宙自然的体悟,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对人伦天理的创造阐释,并给予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经验。
《四书五经》是两千多年前的先贤用彼时的语言文字写成的,春秋以后,语言文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今天的读者,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四书五经》中的名句,更是古人思维的结晶,饱含哲理,精辟生动,千百年来广为传颂。诵读、学习、品味名句的过程,也是知识积累、运用的过程。或引用名句以说辩,或摘录佳句以写作,即使是考试,也因平时的积攒而变得容易。《中华经典名句系列丛书:新编中学生一定要知道的<四书五经>100个名句》采取把深奥的名句放到故事中去解读的方式,让中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深刻地理解名句的内涵和寓意,真正做到经典名句浓缩名著精华,历史故事诠释名著涵义。四书五经> -
易经大全付易昌 著《易经大全:30天学会<易经>》共分上下两篇,上篇《〈易经〉统论》阐释了《易经》的内涵和外延,让读者真正明白《易经》所来、所述、所含,影响范围之广之深;下篇《〈易经〉六十四卦断易天机》为六十四卦的详细解析和占断,让艰涩的古文瞬间变得清晰可读,其中所涉及的占断之事也关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读者收获理想人生。附录是《易经》原文,方便有需要的读者查阅。为了让读者更方便地习得《易经》的精髓,《易经大全:30天学会<易经>》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近六百个易学问题,帮助读者成为易学高手。总之,《易经大全:30天学会<易经>》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易学普及读物,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让读者能真正读懂并学会运用《易经》,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易经>易经>易经>
-
左传王长印,余芬兰暂缺简介...
-
尔雅翼[宋] 罗願 著;石云孙 校《尔雅翼》为四库全书之一,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入图书三千四百五十七种,凡七万九千零七十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六千七百五十二函。
-
温文尔雅的文明礼节格林教育发展中心 编本书内容包括:接电话的文明;与父母和谐相处;与爷爷奶奶和谐相处;尊重、关爱老年人;微笑面对他人;维护环境讲文明等内容.
-
大戴礼记补注·十三经清人注疏(清)孔广森 撰,王丰先 点校《大戴礼记》,西汉礼学名家、有“大戴”之称的戴德所编,原85篇,现存39篇。北周卢辩最早为之作注,今存39篇中有24篇保存了卢辩旧注。卢注存在词旨简略、大义虽举而微言仍隐的不足,故清代朴学大师孔广森以补卢注未备为职志,撰成《大戴礼记补注》一书。《补注》博稽群书,参会众说,校补经文、注文,疏通文义,极大推进了对《大戴礼记》的研究,是研究《大戴礼记》的权威读本。《校正孔氏大戴礼记补注》的作者是清代学者王树枏。王氏广泛吸收张尔岐、顾炎武、戴震、钱大昕、王念孙、王引之、阮元等四十余位学术大师的校勘成果,对孔氏《大戴礼记补注》详加勘定,查漏补缺,订正讹误,个别地方附带疏解经义。此次整理,《大戴礼记补注》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嘉庆二十二年《顨轩孔氏所著书》所收本为底本,以咸丰十年《学海堂经解》本及《畿辅丛书》本为校本;《校正孔氏大戴礼记补注》以光绪九年《陶庐丛刻》本为底本,以《丛书集成初编》本为校本。
-
尚书译注樊东 译注《尚书》是我国流传下来的第一部记言历史,记载了从尧、舜、禹至秦穆公上千年的历史,主要摘取的是各圣王贤臣的语录,对了解我国上古文明、史实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儒家经典之一。原书文意古奥难解,句子佶屈聱牙,又有今古文尚书之别,本书只选取《今文尚书》中的二十八篇加以译注。
-
说文易检史恩绵 编《说文易检》是根据1917年涵芬楼本影印而成的,是清南陵史恩绵所作。史恩绵习篆籀三十余载,集成是书,当年涵芬楼所据已是史先生第三抄。《说文易检》书虽薄,因属“缩印”手稿,容量却不小。
-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王承略,刘心明 编《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第17卷)》收录二十五史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及其在宋代至民国间的考证,注释与补遗之作,收录清代至民国间补撰的各朝 文志或经籍志,收录宋、明,清三朝的国史艺文志或经籍志,共计83种,每一种都作了标点,校勘,大致根据时代和篇幅分为27卷30册。这是史志目录首次大规模的汇辑和整理,显示了各代藏书与著述之盛,在一定程度上摸清了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家底,反映了各个时代各种学术的兴起、发展与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的繁荣,为贯通考察典籍的成书、著者、卷帙、真伪,流传等情况,提供了最基本、最可信的依据。
-
太炎先生尚书说章太炎 著,诸祖 整理太炎先生耽酝《尚书》,老而弥笃。自言已通百之八九十。胜於清儒。晚以全书亲授及门诸子。余参末座,备闻其详,有闻必录,积累成册。凡先生所说《尚书》,具於是矣。《太炎先生尚书说》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