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
-
乾坤正道冰火《周易》是中华文化的元典,其内容既广大悉备,又博大精深。《乾坤正道》立足于《周易》中的乾卦和坤卦,从文献、义理、象、辞、文本、阐释等方面精耕深挖,力求以浅显的语言阐发深奥的乾坤之理,以系统的思维彰显穷神知化的乾坤之道,以乾坤之道昭示自强不息、刚柔相济的人生正道,从而凸显了《周易》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
儒藏 精华编41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暂缺作者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王文锦、陈玉霞整理本,以楚学社刻本为工作本,以乙巳铅印本为校勘底本,全书施以新式标点,附有简要校记,受到学术界、读书界的普遍欢迎。由于当年工作条件有限,除了校点不免有诸多问题外,用乙巳铅印本的校对工作也有不够全面的遗憾。本书以中华书局校点本为工作底本,重新用乙巳铅印本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校对,除了对中华书局本的校点进行了部分修正,还吸收补充了新的校点考证成果。
-
精编说文解字(汉)许慎《说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也是我国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从不同角度阐释字义,是研究古代汉语、古文文学,了解秦汉文化、政治、经济必不可少的书籍。《精编说文解字(无障碍阅读)/典藏》精选了现代生活中较常用到的汉字,并进行详细解说,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汉字的意义。
-
儒藏 精华编103 经部群经总义类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儒藏 精华编39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儒藏 精华编40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暂缺作者"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尚书集注音疏》,清著名经学家江声撰。该书是注释《尚书》全文之作,初以篆文写成,后收入《清经解》本,改用楷体重刻,后于咸丰年间重校补刻。《儒藏》整理本以《清经解》庚申补刊本为底本,以近市居刻本为校本。由曲文、徐阳校点。是该书首次整理出版。
-
徽州诗经学史朱宏胜诗经学是关于《诗经》的学术研究。徽州诗经学是指徽州籍贯的学者对《诗经》的研究。徽州诗经学是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徽州出现了朱熹、程大昌、方岳、程元凤、程时登、程羽文、钱时、江恺、汪大发、朱承甫等研究《诗经》的学者,其中朱熹是徽州诗经学的开山始祖,是徽州诗经学杰出的代表,其《诗集传》是徽州乃至全国的一座高峰。《徽州诗经学史/徽文化撷英丛书》对徽州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诗经学进行研讨,总结了诗经学在徽州地域的学术成果,探讨了其辉煌的特点和成因。共十篇,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为徽州诗经学史研究,下编为个案研究。
-
易经之三元解读与三维英译王晓农《之三元解读与三维英译/学研论丛》是一部《易经》研究论著,其学理建基于二十世纪以来的《易经》原生态研究成果。作者对《易经》文本的诠释,由文史哲解读人,由信达雅今译、英译出,真善美的内涵则贯通其中,由此构成《之三元解读与三维英译/学研论丛》独特的人文主义学术品格,与现有同类论著殊为不同,故称另一种读法和译法。《之三元解读与三维英译/学研论丛》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阐明了《易经》诠释的学术基础,将经文分析为古史、哲理和古歌三类文字,并论述了《易经》经文翻译原则及方法。下编以具有新内涵的信达雅为原则,分别侧重于历史之真、哲理之善和古歌之美,对每卦经文的三类文字进行了今译和英译。《之三元解读与三维英译/学研论丛》是作者《易经》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
-
论语 描红练习簿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 著,王景宜 编《描红练习簿》全三册(上中下),是一套学习《论语》的辅助用书。目前市面上的描红本,大多节选,即使是全本,也没有经过严格校勘,字音常常有错漏。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这套《描红练习簿》全三册(上中下),不仅是全本注音,每一字每一音,更经过著名学者鲍鹏山教授带领的博士团队和专家的严格校勘,因此,音准字正,一本在手,可以边写、边认、边正音、边练字,可谓四全其美。田字格双色印刷,优质纸张。
-
诗经缪天绶 选注 张喆 校订《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不必言说。本书是民国学者缪天绶专为初学者而做的选注本,共选诗67篇,选篇精当,体现了《诗经》的特点和艺术价值,其中22篇配有名物类插图,插图共计44幅。本书编排时打破了传统的“风”“雅”“颂”分类,而是按诗歌性质分为抒情诗、描写诗、陈说诗三类;注解时打破了“赋”“比”“兴”和“篇篇有美刺”的传统注法,而是“诵诗论世”,回归到时代、社会和诗歌所传达的情感本身上来。新编本改用简体横排形式,内容上基本保留了原书面貌,对部分注文进行了调整,对地名进行了核查修改,删除了原书的“古读”,并将直音注音改作了汉语拼音。又在书前增“新编导言”一篇,介绍阅读方法,以助力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