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
-
孟子薛乾,陈宇 编,慕白 绘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著名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必读经典之一。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世人尊之为“亚圣”,与孔予合称为“孔孟”,后人把儒家学说称为“孔孟之道”。
-
诗经里的中国关鹏飞 著周朝的建立是国家疆域意义上的中国成立的标志,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诗经》,则凝结着一个文学、文化意义上的活生生的中国。在这个中国里,先民们充满忧患而又浪漫的生活,都生动地保存在《诗经》古老而美丽的字里行间。《诗经里的中国》便以诗史互证的传统手法,通过周朝历史来深度解读、研究从周天子到采桑女、从宗周到国邦的各色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来欣赏他们心底里流淌出来的美妙诗篇,深入浅出,跟读者一起分享《诗经》里的中国故事,一起探索礼乐中国如何演变成文化中国。
-
论语肖卫 著《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
-
孟子陈虎 编,房伟 译《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定,儒家原始经典之一,是了解孟子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及其学说的重要资料。《孟子》现存七篇,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分为上下两部分,共十四卷。《孟子/国学经典藏书》分为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题解部分概括了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及中心思想。注释部分针对生僻字词、多音多义字注音,对人名、地名、典故、官职、制度等进行解释,简明精准。译文部分力求平实晓畅,通俗易懂。本版《孟子》不仅可为一般读者提供学习、阅读上的便利,亦可为专业研究者提供一些思索和参考,是一部雅俗共赏的注本。
-
写给孩子的美丽诗经林画 著写给孩子的美丽诗经:让孩子学《诗经》,不仅仅要把它当成诗歌来吟诵,更要回到中华文化的源头,去体会我们古老的历史,寻找远古的足迹。
-
孝经郑注疏 孝经讲义[清] 皮锡瑞,宋育仁 著,李铁映,王伟光 编,常达 校《孝经郑注疏》为清代皮锡瑞著,中华书局2016年出版,吴仰湘校。郑玄是东汉经学大师,但《孝经》是否为孔子所著,郑玄有没有对《孝经》作过注释,历代都存有争议,作者皮锡瑞的态度是肯定的。他在严可均辑佚《孝经》郑注的基础上,补辑考校,征引群籍及郑玄他经之注,对郑注疏通发明,在还原郑注文本的同时,也抉发了郑注精义和古制古义,同时对《孝经》作了翔实的注释。并且爬梳汉以前征引《孝经》的文献,附于每条注疏之后,以证明《孝经》并非汉儒伪作。详于考证典章制度,举凡社稷、宗庙、丧服、祭享、朝聘、巡守、郊祀、明堂、辟雍、五等、五服、五孝、五刑,无不原原本本,是清代注释《孝经》的代表之作。
-
孝经郑氏注笺释曹元弼 著,李铁映,王伟光 编本书为曹元弼1935年写成,是曹氏孝经学的代表作。曹氏搜集郑玄《孝经》逸注,书中先列经文,其后考注,再为笺释。本书重构了《孝经》与六经的关系,并且以《孝经》学的“爱敬”之理贯穿统摄六经,建构了一个新的经学体系。今据民国二十四年刊本整理。
-
宋元孝经学五种李铁映,王伟光 编,曾海军 校宋代《孝经》学在朱子之前,有北宋司马光和范祖禹皆据《古文孝经》而为之注,后人将之合为一书,名《古文孝经指解》。朱子作《孝经刊误》,将古文前七章视为孔子、曾子应答之言,是“经”,其后是“传”,为齐鲁间陋儒所作,《孝经》之学随之一变。后世治《孝经》者,多受朱子之影响,而继承朱子之事业,为《刊误》重施注解,发明其义。其中影响较大者,有元董鼎之《孝经大义》、元吴澄之《孝经定本》、元朱申之《晦庵先生所定古文孝经句解》等。《宋元孝经学五种(经部孝经类)/中外哲学典籍大全》一并录之。
-
春秋师说[元] 黄泽 著,[元] 赵汸,李铁映,王伟光 编,张立恩 校《春秋师说》三卷,黄泽撰,赵汸辑。是书为赵汸辑录其师黄泽说《春秋》之文而成,文后附有吴澄、金居敬序跋及汸所撰《黄楚望先生行状》。是书主要阐述黄泽《春秋》学的基本观点,如在《春秋》观上,其主张孔子亲览国史以作《春秋》,故“经所书者,皆是史,先有其文,非是夫子创书,”但又反对经文实录说,而认为经文有正例、变例、义例。在诠释方法上,黄氏主张兼综汉宋,认为“《春秋》是事,须先考事实,而后可以求经旨。”但又反对经文实录说,而认为经文有正例、变例、义例。在诠释方法上,黄氏主张兼综汉宋,认为“《春秋》是事,须先考事实,而后可以求经旨。”
-
易经异文释[清] 李富孙 著本书据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年重印《清经解清经解续编》所收《易经异文释》进行整理。李富孙《易经异文释》又称《周易异文释》,完成于清道光元年(1821),在李氏生前没有印行,光绪年问王先谦编《皇清经解续编》始将其收入。《皇清经解续编》于光绪十四年(1888)由南菁书院刻印行世,第二年上海蜚英馆又据南菁书院刻本出版石印缩本。凤凰出版社重印本即据蜚英馆本《皇清经解续编》放大影印。《续修四库全书》《易学丛书续编》《大易类聚初集》等所收《易经异文释》均为南菁书院刻本。原书《周易》经文与解释性文字连排,不分段,今将《周易》原文单列一行作为标目,异文引述另起一行,“案”字之后为李富孙所作解释,亦另起一行,以清眉目。原书夹注用双行小字排,注中又有注,今统一采用括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