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
千年文脉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考古博物馆本书是湖北考古博物馆配合“千年文脉——长江文明考古展湖北”展览编写的展览图录。分为“人类起源”“文明之路”“夏商南土”“周之南国”“江汉入秦”五个部分,时间线自距今200万年左右的湖北建始人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止,通过选取典型遗存出土的具有明确时代特征的成组陶器、铜器、石器、玉器等展品1000余件,揭示了“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历程,呈现了源远流长的长江文明汇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在传承中弘扬荆楚文化,唐续千年文脉。
-
模式口历史文化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模式口历史文化》运用大量历史档案、碑刻资料以及报刊资料、口述资料,从商贸流通、物产供给、居民民俗等方面梳理了模式口地区崛起、发展、鼎盛的主要脉络和主要文脉特征,尤其从“都”与“城”的关系角度阐释了模式口在北京城市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对进一步深化北京史研究、挖掘古都文脉,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利用研究均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对于当代京西地区的文化内涵挖掘、文化产业发展、文旅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
云南少数民族非纸质典籍聚珍 竹木简牍类三王珺,和六花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真实见证。刻写于竹木之上的竹木简牍类古籍是少数民族古籍的重要类别,《云南少数民族非纸质典籍聚珍·竹木简牍》收录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少数民族原始木刻和摩梭达巴法棍,散藏于民间的傈僳族音节文字木牌及傈僳族音节文字识字歌雕版等计109件,汇聚哈尼族、僾尼人、拉祜族、傈僳族、佤族、怒族、傣族、独龙族、基诺族、彝族、景颇族等民族的木刻遗存和铭刻类文献,彰显了多民族文化和谐同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客观印证了各民族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历程。多数文物古籍属首次公之于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本书为第三册。
-
云南少数民族非纸质典籍聚珍 丝帛素书类二和六花 编著云南少数民族非纸质典籍以种类多、历史久、载体多样而 优势,是云南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一宗重要文化资源和遗产。有记载官方会盟、功绩、德行、祭祀、颁赏、封诰的金石铭刻,有用铁笔镌刻在贝多罗树叶上的贝叶经,有绘制在木牌、布匹上的民族画卷、典籍,有雕琢在岩壁上描绘先人生产生活景致的岩画以及雕刻在兽骨、经书器物上的记事文字等等。它们是云南各少数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维系民族精神的根脉,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该项目将按按载体分类,整理、编译出版 代表性的云南少数民族非纸质典籍近百卷,把云南少数民族非纸质典籍珍本集成公之于世,是抢救保护云南民族文化遗产古籍的一个重大举措,将极大地丰富和繁荣云南各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内容,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本书为《丝帛素书类》,内容包括普米塔朗图、纳西东巴神路图、傣族布幡。
-
中华君子文化何善蒙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概念,也是中国人独特的理想人格。第七届君子文化论坛共收相关学者论文,本书稿包括“美好生活与君子文化”“君子文化的历史内涵”“君子教育的当代价值”等部分。“美好生活与君子文化”,主要叙述君子人格到君子文化的演变,君子的生活观情怀和生活样态等,阐释中华 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对生活的理解、追求、精神品味和境界,揭示君子文化与现代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君子文化的历史内涵”,着重从儒家经典文献《 》和孟子、荀子等儒家的视角阐释君子文化的历史内涵,同时,对君子在不同时代的演变、君子的身份、君子形象作细致研究。“君子教育的当代价值”,主要阐释君子文化、君子人格的现代价值与当代意义,在推进君子养成教育,培养新时代少年君子方面进行了探索。
-
品味宋韵浙江省钱塘江文化研究会本书主题是关于宋韵文化的挖掘、保护、提升、研究、传承等,是钱塘江文化研究会扎根本土、研究并传承宋韵文化的又一成果。围绕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丰富多样性、传承与实践的可能性等多个方面展开,为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品质、推动宋韵文化蓬勃发展、增强宋韵文化的外在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出谋划策,高水平推进宋韵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
中国概览鲁广锦,陈坚本书以历史为经,以中国各领域基本情况为纬,高度概括地介绍中国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近代以来中国的抗争和发展之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历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和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当今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通过发展自己对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等等。
-
非洲国家语言状况与语言政策研究李洪峰 等本项目将研究非洲 20 多个 的语言状况和语言政策,布局上将兼顾东、南、西、北、中各大区域,覆盖具有官方语言地位的语言,包括英语、法语、阿语、葡语这四大通用语种和斯瓦希里语、豪萨语、祖鲁语、阿姆哈拉语、马达加斯加语、索马里语、卢旺达语、索马里语等非洲重要本土语种。
-
近20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理论及综合范伟,崔维真,曾丽娟近20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框架下的汉语二语习得在理论及综合性研究方面深入发展,成果丰硕。本书对汉语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偏误分析、中介语理论、习得顺序等理论研究,普遍语法等不同视角的汉语二语习得研究,汉语二语习得方法研究,汉语二语习得外部影响因素及内部影响因素研究等成果进行了述评。另外,本书还对近20年汉语语法项目习得研究的概况及相关教材著作进行了简介和评价,并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中国通史陈文龙,林凡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京大学,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书院。在北大讲授四年,前来旁听的学生众多,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满,盛况 。在西南联大讲授时,听课场面颇为壮观,乃至钱先生要上讲坛都无路可走,需踏着学生的课桌才能通过。尔后,钱穆先生辗转于香港,复讲“中国通史”课程。本书便是以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第三度讲授课堂记录稿为底本,可视为“《国史大纲》课堂版”。尘封多年的讲义, 精粹的讲述。这本书以传奇的方式整理面世,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当时,一部《国史大纲》从传统文化的演进中汲取民族复兴和 变革的精神力量,使无数国人深受激励和鼓舞,进而寻求抗战救亡之道;而今,这部《中国通史》以其历史格局和文化情怀的双重担当,将给当下读者以新的启迪,为我们再次提供回望历史、面对未来、重塑个人知识格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