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孟子集注(战国)孟子 著,(南宋)朱熹 集注,刁子曦 校、诵《孟子》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以及与其他各家思想的论辩,文辞气势磅礴、雄健优美,是以”仁政”“王道”为中心的儒学思想体系的集中表达。宋代哲学家、思想家朱熹极为推崇孟子,认为“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孟子集注•序说》),自此,孟子被称为“亚圣”,孔孟并称。朱熹的《孟子集注》,是诸多《孟子》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其中体现了许多理学思想。本书在影印宋版基础上又加入了释文和诵读音频二维码。
-
《喻林》研究蔡丰 著《喻林》是明代一部收录前历朝历代比喻的大型类书,其出处注明详细,在明代类书之中实属罕见,因而它也是明代私纂类书中比较好的一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专著以《喻林》一书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含徐元太及《喻林》研究,《喻林》类目研究,《喻林》中比喻的类型、特点及其所反映的明代社会思潮,涵盖了《喻林》修辞、校勘、文献方面的研究,以此类书为窗口考察明代的社会政治思想,并对明代类书编纂风潮及相关社会思潮研究有重要启示。
-
魏晋六朝文译注刘凤翥,赵德政 注《魏晋六朝文译注》是一部以“经世致用”思想为宗旨进行编选,集中展现魏晋六朝时期各类代表性古文的选本,是一部集中展示魏晋六朝三百多年古典文学和思想文化的专书。书中注释绵密、不厌其烦、征引广博,并做了全译。《魏晋六朝文译注》还对每篇逐一加注作者小传与题解,《魏晋六朝文译注》译注者根据每篇文章的难易和价值都做了详略不一的题解,既有作者本人的事迹、思想,文章本身的文学和思想价值,也有由人、事而论及历史时代的评语。阐发精当,对文章、作者、时代都有较为深刻的辨析和见解,包含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哀祭、书牍、传记等各类文体,诸体兼备。
-
杜甫诗选张忠纲 著他是一位随着时间流逝而声名与日俱增的诗人。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
镌刻似水流年郭智孚《镌刻似水流年》是一部都市情感类小说,以两位大学生由入学时邂逅相遇,到暗生情愫,到毕业后走进婚姻殿堂的感人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新时代青年男女的婚恋观、事业观和价值追求。其中经历的曲折,诸如复杂的社会生活、异地生活、情感疲劳等,还有收入、住房等具体困难,考验了两位年轻人的感情生活,最终圆满结局。小说所讲述的不仅是一个令人羡慕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家国情怀的励志故事,能够对年轻读者的爱情观、价值观起到一定的正面引领。
-
《大中华文库》书目提要尹飞舟 主编汉英对照《大中华文库》(以下简称《文库》)是国家表彰的重大对外出版工程。历时近30年,以汉英对照方式译介了112种中国古代典籍,是有史以来大规模英译中国古代典籍的丛书。本书在研读《文库》各种图书的基础上,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典籍英译的评论与研究,考察各种典籍的英译历史与影响,以条目形式介绍了《文库》各种图书的基本信息、中英版本、英译传播历史以及学界的评论与研究,展示了《文库》的出版宗旨、学术价值和重大意义。本书涉及许多重要的中国古代典籍的重要译者和译作,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倡导对《文库》客观、科学的认识,推动中国古代典籍英译的学术研究。
-
刚刚好杨文朴《刚刚好》是一本讲述婚姻、剖析重组家庭情感与生活的小说,书中主人公遇到的问题也许也是当下很多人正面临的。女主人公因丈夫出轨与其离婚,后与一位高颜值、高学历的男士几经周折终成眷属。但一个重组家庭面临重重困难,亲生孩子和另一半的孩子都不让人省心,让她吃尽苦头。特别是因为抚养权的问题,前夫心怀不满,让儿子十年未与她谋面。她为了弥补儿子,甚至要牺牲来之不易的二次婚姻。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非血缘的亲子关系中,她越来越疲惫,怎样才是美满的婚姻?怎样做才算合格的母亲?最后她领悟到,世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完美,自己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能够做到60分就好,刚刚好。她已然是一位合格的妻子和母亲。最终他们夫妻二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的方式安享晚年。
-
找日子司卫平该选题是一部描写优良家风的长篇乡土小说,单本,字数30万字左右。对求学上进的广大青少年而言,这是一部认识和了解跨时空与社会变革过程中,将家风及其影响下的知识如何改变生活和命运、具有较强现实主义色彩的励志作品。主人公张奇娃夫妇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在社会变革大潮中得到了生活的认知与肯定。他的希冀使孩子们养成了学习的主动力,也养成了他的好家风。本书稿内容紧扣时代脉搏,书写了社会变化过程中小人物家庭聚落的奋斗悲欢与生生不息,处处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和印记。
-
翻译王克非本书为作者多年关于翻译与文化的思考。分四个部分:一、翻译的文化传通性质,二、翻译的文化史意义,三、翻译对于语言文化的影响,四、翻译在思想沟通上的价值。在第一部分,作者着重从理论上阐释翻译的本质,讨论翻译研究的分类与研究的焦点问题。第二部分,阐述翻译文化史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第三、四部分是从典型案例分析翻译在语言、文化、思想沟通上的影响,特别着力于中日近代翻译文化上的比较。
-
中国大学生文化适应与英语作为外语能力之研究王淑君美国学者舒曼(Schumann) 将二语习得领域内的文化适应定义为“第二语言习得者与目标语团体在社会与心理方面的融合”,主张把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作为衡量文化适应程度的主要参数。他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认为,“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文化适应程度决定了其习得水平与能力”。本书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分析了影响中国大学生对目标外语(英语)文化适应程度的主要因素,探讨了这一群体对目标语的文化适应状况在英语学习中发挥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