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
-
从新农村到美丽乡村卢世主,黄薇,刘天成本书对我国传统村落在“新农村”和“美丽乡村”两个时期的村庄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历程,总结了传统村落在“新农村”建设时期产生的问题,分析了传统村落由“新农村”向“美丽乡村”转型的动因,剖析了村落空间、建筑、景观环境的转变要素。同时,立足于观念、技术的角度,考虑村落建设政策与乡村经济变化对村落设计转型的影响。
-
追求更美好的城市郑德高、孙娟、马璇2012年以来,笔者陆陆续续主持和参与完成了中国一系列城市2049愿景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的工作,这些城市包括武汉、杭州、大连、天津、十堰、上海等城市,这6个城市虽然不多,但也很具有代表性,有长三角的城市,有中三角的城市、有京津冀的城市,有东北的城市。有的城市已经进入知识创新经济主导的时代,有的城市正经历再工业化时期,有的城市还面临的人才与人口的流失,但无一例外,都在面临城市发展转型的挑战。这种转型既涉及到生态文明背景下对城市发展的要求,也涉及到全球化逆潮与新经济崛起所带来的城市经济地理的新一轮重塑。在城市普遍面临转型与经济地理面临重塑的新趋势下,通过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与发展的一场巡礼,来审视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讲述并说明这些城市又有如何的对策,明确当前城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上应该重点做什么。期望对精选的6个城市案例的剖析,认识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核心挑战是是什么,而这些城市又是如何应对的,在追求“更美好的城市”中我们又能学到什么,这是本书的初心和使命。
-
世界一线城市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转型与提升路径研究李胜城市的发展是一个由新而旧,又由旧而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街区的复兴与更新便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书以北京前门街区为例,基于流通软实力和消费者体验的视角,综合采用案例研究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等进行研究。通过世界一线城市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演化路径分析、世界一线城市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世界一线城市历史文化商业街区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和北京坊商家消费者关注点研究,为世界一线城市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转型提升路径选择提供参考。本研究可以丰富当前国内对于世界一线城市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白建国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及新的指导文件的出版,需要根据新的形势进行修订。本教材第四版主要内容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基本概念,给水管道系统的组成、布置和工作机理,给水管道系统的设计用水量、管网定线和管网设计计算;排水管道系统的体制、组成和布置,污水、雨水和合流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雨水径流调节与立交道路排水;给排水管材及附属构筑物;给排水管道系统的养护管理等。配有完备的课件ppt。其特色是:(1)将给水管道工程与排水管道工程分别讲述,便于组织教学且易于学生理解掌握;(2)在内容安排上做到讲练结合,注重学生设计技能及与设计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3)以能正确识读施工图为教学目标组织教材内容,注重学生识读图纸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
生态导向的区域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马彦红 陈曦暂缺简介...
-
沥青路面有限元仿真原理与方法马涛,顾临皓,童巨声沥青路面在服役期内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的重复作用下会发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与疲劳损伤积累,最终表现为车辙、疲劳、开裂等典型病害形式。本书通过有限元仿真,探究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力学行为特性,揭示沥青路面病害发展规律,为沥青路面设计提供指导。本书在以往黏弹性力学的基础上,涵盖了黏弹-黏塑-损伤完整的力学理论知识,更加精准表征材料力学特性;在沥青路面宏观仿真基础上,拓展沥青混合料细观尺度仿真,深入揭示路面病害原理;在编写体例方面,采用包含力学理论、试验手段、仿真技术和分析方法的案例形式,搭建完善知识结构。
-
应对暴雨内涝的城市韧性研究王峤,臧鑫宇,李含嫣,王逸轩本书基于城市韧性理念建立解决暴雨内涝重大问题的空间规划途径。深入探索暴雨内涝与物质空间环境的韧性耦合机理,建立应对暴雨内涝的建成环境韧性理论模型和评价体系。综合GIS平台、人工智能、仿真模拟等技术,跨学科研究划定应对暴雨内涝的建成环境韧性单元。以京津冀典型地区建成环境为实证研究对象,解析建成环境韧性类型谱系并进行韧性区划;开展暴雨内涝扰动影响的仿真模拟,从空间形态控制参数和环境优化设计策略角度归纳应对暴雨内涝的建成环境韧性设计原理和方法体系。
-
碳中和背景下城市空间绩效的测算方法及提升策略杨震,李佳萱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城市空间结构虽与碳排放并不存在直接关系,但可通过中介要素影响城市碳排放。本书在碳中和愿景下开展城市空间绩效测算,分别阐述了空间绩效评价模型及研究数据、城市空间绩效实证测算、城市群及建成区空间绩效影响因素,根据城市空间绩效的影响因素,在实施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提升策略。本书立足点在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紧凑度和均衡度均取得最高值时,城市空间绩效即空间组织效率最高,城市居民为获取商业、医疗、教育、行政等服务的平均出行时间最短,城市交通碳排量最小。
-
城市景观设计原理及应用姜虹、张丹、毛靓、任君华 编《城市景观设计原理及应用》较为全面地概述了当代城市景观中经常应用的设计美学原理,以及在国内当今时代背景下出现的相关设计理论和交叉研究方法;同时,通过结合国家目前实施的部分相关规范、标准,明确了不同类型城市景观的主要规划内容及其设计要点。第1章介绍了形式美法则和三大构成理论,归纳总结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造景基本原则和常用组景方法。第2章介绍了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相关标准、规范和设计要点。第3章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商业区,从基本概念、空间形态、景观构成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其主要景观特点及相应的设计要点。第4章介绍了城市广场和城市公园的发展过程、主要类型以及相应的景观设计要点,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公园的主要设计理念和具体设计方法。第5章针对性地介绍了城市工业类棕地、基础设施类棕地以及矿业类棕地景观再生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结合典型实例解析了基本设计原则和具体设计内容。本教材结合大量实例,语言简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风景园林、园林、环境艺术设计、城乡规划、建筑学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的设计师、工程师、管理人员参考用书。
-
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规律与机制仝德我国乡村地域存在资源环境约束、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失严重等突出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学界有关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系统研究不足,导致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时,难以准确把握乡村演化的客观规律。本书重点研究我国乡村聚落演化的内在规律,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聚落演化分析框架,并以广东省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乡村系统的空间特征、物质空间与社会经济子系统的互馈时空演化机制,以及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路径,为乡村聚落的规划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