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
-
在路上罗德胤 著乡村复兴论坛的沁源峰会,是一次别开生面的乡村大会,也是一次让所有参会代表都收获满满、印象深刻的乡村大会。我们保持了会议内容的高质量和前沿性,实现了会场体验与乡村建设的相互促进,推动了规划建设与后续运营的衔接配合。在会议召开之前,各支团队通力合作,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一年时间之内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终于让会场以及相关建筑改造项目以优美的甚至是让人惊艳的姿态,出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我们相信,通过沁源峰会,作为会议事件的乡村复兴论坛又走出了坚实的一步,而沁源县通过本次会议,也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发展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
跨语际的空间黄林琳,蔡永洁 著,伍江 编《跨语际的空间:当代中国城市广场的语言学视角研究/同济博士论丛》以基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体双面二维多层”逻辑关系分析法为研究架构和向纵深拓展的技术平台,以洪堡的语言世界观理论为正视古今、中西城市外部空间差异的理论支撑,围绕着广场、中国城市广场、中国近现代历史、东西文化交流进行了研究和思考,进一步解读当代中国城市广场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跨语际的空间:当代中国城市广场的语言学视角研究/同济博士论丛》适合高校建筑规划相关专业师生及研究人员阅读。
-
吸水型下沉复合式绿地关键技术研究杨涛 等 著本书以济南市为研究区,在考虑济南市应用下沉式绿地的气候条件和空间条件的情况下,将绿色环保无污染、成本低的高吸水性树脂应用到下沉式绿地中,探讨了下沉式绿地结构中人工复合土壤在不同铺设深度、铺设位置以及不同混合比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的累积入渗量、入渗率以及湿润深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了人工复合土壤的重复利用效率、平均脱水时间规律,揭示了分层复合下沉式绿地产流的临界雨强,探讨了其雨水水质净化效果。
-
低碳城市物质流优化机制与对策研究李虹 著在改革开放40年中,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碳排放量大国,在成为全球经济强国的过程中理应承担相应的碳减排责任。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到着力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彰显了我国发展低碳环保经济、促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绿色中国和实现全球碳减排的决心。《低碳城市物质流优化机制与对策研究》以物质流分析理论为基础,以低碳试点省市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城市系统的物质代谢特征,剖析城市经济系统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机理,明确物质代谢的动力机制及物质流优化的调节机制,针对碳减排的关键环节,寻找出操作性强、适合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对策。
-
在路上罗德胤 著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2月,国务院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乡村工作人员,如何才能有效响应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号召?我们认为,要抓住广大乡村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城镇化带来的乡村空心化进而导致社会整体对乡村的“需求失效”,才有可能打破僵局。面对乡村的“需求失效”,我们至少可以做以下五件事。第一,通过乡村文化资源的价值挖掘和深度研究,探索她在现代中国社会中所可能占据的文化地位,以及可能与之形成对接的现代生活方式和产业品类,并以此确定该地乡村振兴的主题。本文认为,只有在文化上够高度或产业上够强大的主题,才可能对抗乡村的空心化趋势。第二,围绕上述文化或产业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乡村规划和设计。第三,和地方政府以及合作机构一起,开展持续的宣传推广。第四,制定村民培训计划,恢复并增强村集体力量,鼓励和支持新老村民在村内进行尝试性的商业化与非商业化运营。第五,策划事件。事件(Event),是容易被以往规划专业者忽视的一个环节。它是有效获取社会关注的一个途径,而社会关注又是应对乡村“需求失效”的重要力量。本文的作者及其工作团队,在过去的几年尝试以“村里开大会”作为事件,来整合相关资源,推动乡村规划设计项目的落地实施,促进乡村的文化品牌建设,从而实现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罗德胤,2018)。“村里开大会”的大会,正式名称是乡村复兴论坛,开始于2016 年4 月,迄今已在全国不同地方举办了九次。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导论牛晓君等 著《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导论》以城市用水和城市排水为核心,从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目的出发,强调城市给水排水系统的重要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导论》系统地介绍了水资源与取水工程,水处理系统,给排水管网系统,城市给水和污水处理,建筑给排水系统、给排水常用设备、给排水工艺过程检测及控制、给排水工程施工及工程经济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基本内容。
-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补偿与管理体系研究何友均等 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补偿与管理体系研究》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对象,分类界定了生态资源资产的内涵和外延,集成研发了生态资源资产统计指标体系和定价机制,构建了生态资源资产评估模型和方法,阐明了生态资源资产价值变化的驱动机制,凝练了可实现试点区内生态功能协同提升、社区居民持续增收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阐明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政策对保护地及其周边社区的影响及响应机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国家公园建设管理技术体系,为推动试点期结束后国家公园规模化、科学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对于保护较大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
火灾自动报警与智慧消防物联网火灾防控系统王玉晓,宋佳城 编《火灾自动报警与智慧消防物联网火灾防控系统》是一本关于火灾自动报警与智慧消防物联网火灾防控系统的教科书。《火灾自动报警与智慧消防物联网火灾防控系统》继承了前四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注重实践的特点,大限度地扬弃了前四版中理论研究的内容,它以智慧消防系统工程实践为切入点,以实践结合理论,以实践总结理论.以实践验证理论。《火灾自动报警与智慧消防物联网火灾防控系统》适合于消防工程设计与审核人员技术培训、各级消防人员在职培训。通过对《火灾自动报警与智慧消防物联网火灾防控系统》的学习,读者能够全面了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历史沿革、设备构成、工作原理、通信方式、联动编程、施工调试,以及日常维护管理要领。
-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姚海波,尹力文 著管廊是将城市生活所必需的供水、供电、照明、通信、燃气、热力、雨水、污水等管线集成于地下隧道空间,实施统一管理,有效改善生命线工程的运营及维护,从而有力地保障城市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正常进行,是增强现代城市韧性的有效手段。自2015年8月10日,国务院发布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管廊工程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在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基于此,本书拟对以往建设经验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和梳理,同时,在编写中也注意广泛吸收当前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力求体现行业的新发展水平。
-
上海中心大厦数字建造技术应用龚剑,朱毅敏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