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
-
北京地区典型农居图集罗桂纯 等 著农居地震安全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防震减灾的重点工作之一,《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中提出,“全面消除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乡结合部、文物古建筑、农民住宅等薄弱环节的抗震隐患”。但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长期以来,农村民居多为当地工匠按经验施工或农民自行设计搭建,抗震构造措施缺乏或不完整,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房屋抗震能力普遍薄弱,农村乡镇发生地震的概率远远高于大中城市,我国80%的5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农村地区;从过去的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地震、云南鲁甸地震都清楚地表明,房屋破坏是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主因,约占总损失的80%以上,其中50%以上的经济损失和60%的人员伤亡在农村,可见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能力是在地震中有效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重要措施。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地震带、山西地震带和张家口一渤海地震带的交汇地区,活动块体和活动断裂发育,属于多震区,历史上曾遭受过多次强烈地震的破坏和影响,农村房屋破坏和人员伤亡严重。北京市辖16个区,其中10个远郊区分布着大量的村镇,且相当一部分农村位于山区地带。为摸清北京地区农村民居抗震性能及房屋现状.北京市地震局联合各区地震局、各村委会人员抽样调查了北京昌平区、怀柔区、延庆区、平谷区、朝阳区5区7518栋农居房屋信息数据,《北京地区典型农居图集》以图片的形式分别从不同建造年代、不同结构类型展示房屋的现存状态。根据房屋的结构类型、建造年代、场地基础、施工设计和建筑材料等多方面因素,分析农居房屋中存在的抗震薄弱环节,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提高农居的抗震设防能力,防范化解农村地震灾害风险提供依据。
-
特色小镇创建规划与实操案例全指导陈盛 编本书为农业经济类图书。特色小镇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作用显著。全书共分为九章,分别介绍了特色小镇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培育特色小镇的政策支持,包括用地政策、财政政策与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当下面临的难题、乱象、误区与解决办法等;特色小镇的科学发展路径,包括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人才引进等;以基于物联网基础的特色小镇为例,简单介绍发展科技的特色小镇模式;特色小镇的3个商业模式;特色小镇如何申报与验收,主要介绍流程与注意事项;同时列举了13个国内外著名特色小镇打造经验。全书以特色小镇优势产业案例为载体,详细介绍如何把乡村优美环境、人文风俗、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等在空间上进行集中和集聚,进而推动特色小镇建设。
-
保障性住房居民福利效应研究踪程 著本书采用扎根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详实数据,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保障性住房居民福利效应。基于可行能力理论和顾客满意度理论,从居民个体层面构建了保障性住房居民福利认同效应理论模型;基于信息扩散理论,从居民群体层面构建了保障性住房居民福利扩散机制的独立级联模型,并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和仿真分析,对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具有很好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对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具有比较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书可供政府住房管理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和住房保障相关工作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房地产、公共管理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
上海市雨水管道截流井技术规程上海市水务局 编为规范雨水管道混接污水截流井的技术要求,做到安全适用、运行有效、经济合理和管理方便,制定《上海市雨水管道截流井技术规程(DB31 SW\\Z008-2021)/上海市地方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上海市雨水管道截流井技术规程(DB31 SW\\Z008-2021)/上海市地方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雨水管道混接污水截流井的设计、施工与安装、调试与验收、运行管理。雨水管道混接污水截流井的设置,应结合排水系统现状与规划、近期与远期建设计划,并依据混接调查情况、下游污水接纳能力、排放水体水位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论证综合确定。雨水管道混接污水截流井的设计、施工与安装、调试与验收、运行管理除应执行《上海市雨水管道截流井技术规程(DB31 SW\\Z008-2021)/上海市地方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上海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波流场中悬浮隧道模型实验技术与实例研究丁浩 李科 程亮波流场中悬浮隧道模型实验技术与实例研究
-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建思考与实践何崴 著近年来,中国自上而下驱动了新一轮的乡建,大 批职业建筑师离开喧嚣的城市,投入乡村建筑的 营造工作。何崴教授及其团队是较早一批进入 乡村的建筑师,他们持续关注中国乡村的现实问 题,并带着思考与探索精神完成了一系列令人瞩 目的乡村规划与改造项目,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 的高度认可。 在本书中,何崴教授从自身教学、研究和实践出 发,总结了自己对于近年来中国乡建的若干思 考,讨论了建筑与乡建的关系、乡村建筑设计 的方法以及建筑师在乡村的身份和态度等问题。 本书理论与案例并重,既是对乡村振兴战略下中 国乡建的一种管窥,也揭示了作者及其代表的新 一代中国乡建人的所思、所想、所为。
-
城市建成环境与交通出行杨励雅城市建成环境是决定居民交通出行的重要根源性因素,厘清二者之间的互动机理,是从根源上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大城市土地利用的关键。针对新时期城市交通的问题,《城市建成环境与交通出行:理论与实践》一书系统地梳理、整合了现有的人文地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交通出行模型,细分空间单元和个体类别,提出建成环境与交通出行的互动机理框架;依托北京、广州等典型城市的实证分析与研究,探索优化城市建成环境和交通出行结构的对策体系。
-
新疆是个好地方王素芬十多年的光阴里,作者笔墨关注乌鲁木齐的变迁及发展历程,穿梭于老城新区之间,以人文的视角和情怀,不仅还原了乌鲁木齐的过往,更是描摹了变化中的乌鲁木齐,展现了城市发展的美好图景。这些年中,作者走访了见证首府变迁的几代老边城人,经由他们的讲述和回忆,鲜活细腻地回溯了边城的旧时景象,并通过今夕对比,呈现了乌鲁木齐的巨大变迁和发展。
-
珠澳边界场所再造周剑云本书记录了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同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华侨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关于“珠澳边界场所再造”联合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教学感悟、设计作品等。本次联合毕业设计是聚焦珠澳边界的相关专题研究以及主体性规划设计,从学术和专业角度思考大湾区的边界问题,全面展现师生们不同维度、不同角度及多层面的思考和建议。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重大风险源辨识与防控徐一骐 王立峰 杜运国 朱瑶宏 黄先锋 姜天鹤 庄国强 史文杰 等城市轨道交通是大型城市基础设施,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基础服务,属于准公共项目,具有非常显著的公益性。一方面,轨道交通能使其服务对象和影响范围的其他项目效益提高,且效益的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包含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高额的资本投入,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其基础设施具有高度的资产专用性和高额的沉没成本,一经完成便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其资产专用特性则要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成本回收和综合效益的实现。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和地下工程建设规模的加大,建设速度的加快,不同城市的地层与环境条件及其相互作用更加复杂多变,以工程经验为主体的安全风险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十余年来我国在新建城市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中出现过多起安全事故,这对城市地下工程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安全风险管理领域,人们始终不满足于“亡羊补牢”的事后处置,希望可以通过分析与调查,实现工程风险的预测和防控。 本书主要是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施工中遇到的危险源辨识与防控进行总结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