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我们造就的这座城市[美] 迈克尔 R.布隆伯格(Michael R.Bloomberg) [ 英]戴维 J.博尼(D 著;田云飞 译本书细致介绍了由纽约市政府牵头,由设计与建造局负责主持,联合纽约市环保局、交通局、楼宇局及公园与娱乐局等市政部门共同推进的纽约城市规划项目,该项目旨在改善纽约城市面貌,为2030年纽约的城市生活面貌和居民生活质量建立标准,使纽约成为更加可持续化的城市。书中详细列举了纽约五个区域内的城市道路、公共空间、排水系统等硬基础设施以及文化娱乐教育等软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情况。
-
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原理刘茂,李迪 著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包括两种基本的规划,即针对城市事故灾难的安全规划和针对城市自然灾害的防灾规划,以及这两种规划的基本原理是风险分析原理。 《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原理》主要内容包括:城市风险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概念及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事故风险、灾害风险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案例及计算模拟;风险可接受水平与规划目标的关系;城市安全规划选址、布局及规划决策;城市防灾规划准备、分析、编制规划、城市防灾对策措施、实施与更新等。 本书适用于安全科学与工程、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与设计、防灾减灾、市政工程、消防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作为教材和参考书,也可用于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政府、企业管理者参考。
-
超越邻里单位特里迪布·班纳吉,威廉·克里斯托弗·贝尔 著一本研究住区环境规划的版权引进图书。围绕居住在美国洛杉矶都市区域内不同社会阶层各自拥有的生活体验,以及他们对环境设计和公共政策的理解,进行实践调研,并对结果做出系统的分析、考量和总结。为人类居住环境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本书一共分为7部分内容,第1部分为导论内容,描述了邻里单位的研究与设计难题、研究缘起、研究定位以及研究结构;第2部分内容为 邻里单位:一种设计范式、邻里思想及其历史 、邻里思想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及邻里单位存在的弊端;第3部分内容为研究手段及受访者对居住环境的印象、研究范围 、研究路线、实体场所与感受:不同群体的差异性 、不同家庭周期阶段的感受差异性、满意度与优先顺序;第4章内容为住区与邻里、意象与价值观念、集体意象、集体意象的差异性 、调查结果与邻里单位思想的比较、住区与邻里的对比;第5 部分内容为住区作为实体空间:场所、理想的场所与硬件、不良的场所与硬件、场所缺失与场所恶化:空间失谐的两个方面、理想场所与硬件的距离阈值 ;第6章主要内容为总结:调查结果的综合考量、调查结果及其启示、住区的环境作用、住区的形式、住区的实体场所、居住环境体验的群体差异性;第7章主要内容为寻求全新的设计范式、寻求选择、综述:前人对替代性方案的探寻、替代性方案的考虑因素、符合标准的提案 。
-
寻觅建筑之道侯幼彬,李婉贞 著本书是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美学家侯幼彬先生的口述自传,历时三年,由侯先生的夫人李婉贞老师协助整理。书中,侯先生回顾了自己家族故事,他的求学、研究、交友、治学、写作等方面大半个世纪以来的历程,充满感情地回忆了在烽火连天的战争时代,在动荡不安的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他所亲历的亲情、友情、爱情等辛酸却美好的回忆,书中的后半部,他还对他重要的两部学术著作:《中国建筑美学》与《中国建筑之道》进行了简要的导读梳理。全书文风严谨,笔触优美,文字之间洋溢着一位世纪学者内心平和却又坚如磐石的力量,读来使人动容。
-
向德国城市学习易鑫,[德] 克劳斯·昆兹曼(Klaus R.Kunzmann) 等 著《向德国城市学习:德国在空间发展中的挑战与对策》对德国在城市与空间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策略进行了总结,为中国的规划学者提供了多方面的视角和信息。在各个篇章中,作者结合不同城市与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尽地描述。从德国在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经验中可以发现,如果城市和空间规划希望保障并改善所有居民的生活质量,就必须在总体上把握经济、生态、社会乃至文化层面的挑战,并采取整合性的策略来引导城市和区域发展。《向德国城市学习:德国在空间发展中的挑战与对策》旨在揭示德国在国家、区域和地方的多元合作框架下所采取的空间规划实践,精心设计的制度和政策在空间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促使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实现了共同协调发展,使德国形成了平衡发展的基本空间格局。
-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主办 著;顾朝林 主编 编本辑主题为“新时期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分为“特约专稿”“国际快线”“空间规划争鸣”“乡村规划动态”“规划研究方法”“平等规划探索”“规划史”七个栏目,共18篇文章。文章主要围绕国家三大空间发展战略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预先展现了2035年国家城镇体系发展蓝图,建设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设想,特别提出了新时期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和建设标准。本辑也从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多规合一”等一系列新成果展现规划发展新动向;从县域、镇域、乡域、村域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草案)突出系统化、规范化推动美丽中国乡村发展的新进展;从生态产业园区、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绿色产业体系、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传达新时代绿色发展、公平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新探索;同时,本辑还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创新研究以及上海、武汉等案例研究,为城乡规划方法创新提供新成果。
-
北京西城街区整理城市设计导则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规划西城分局,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著《导则》内容: 本《导则》是为保障街区整理科学推进而制定的技术性文件和指导性文件。是城市设计领域的新探索,是特大型城市核心区品质提升的新手段。 本《导则》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借鉴了其他国家首都如华盛顿、堪培拉、伦敦、巴黎等城市的街道设计导则经验,同时结合西城区规划管理与街道建设实施的具体情况,编制了街区整理城市设计导则。设计导则分为总则和分则两大部分。总则以宜人、绿色、智慧、文化、艺术和景观六个部分形成城市街道设计的理念的价值导向,用于指导具体的建设工作;分则是从风貌分区、功能分类和街道空间分单元的多层次,对街道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指引。尤其是创新性地采用了街道空间单元分类的方法,对街区街道的公共空间进行指引,将设计导则指导到一户一策和一楼一策。 本《导则》在编制过程中反复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在编制过程中注重公众参与,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等各方意见和建议,汇集了各方智慧。 本《导则》的出台,对于西城区开展街区整理、形成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生动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意义,对于相关城市各街区进一步细化城市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导则》特点: ● 承上启下:立足区级层面,结合西城区实际,对上承接北京市市级层面的相关要求,对下引导街道办事处范围、重点片区、重点街道胡同等各层次街区整理的城市设计相关工作。 ● 政策集成:集成了现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主要文件的要领,并将西城区近几年一些实施效果较好的案例简要列举作为参考。 ● 现状提升:针对西城区是城市建成地区、主要任务是存量空间改造提升的特点,尊重历史,因地制宜,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划引导策略。 ● 类型覆盖:源于对现状街道胡同公共空间情况的归纳提炼,力争做到总结概括的划分类型覆盖到全区,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指引。 ● 动态开放:着眼地区发展的动态可能,充分考虑到现有认识的局限性,坚持动态开放的原则,可根据比较特殊或新出现的实际情况,对类型和规划指引不断细化、补充、完善和更新。设计导则为西城区城市街区整理提供了分区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设计策略。比如,对于传统风貌区的街巷胡同,不仅阐释了水平界面、垂直界面的内涵与设计原则,还对地面铺装、市政箱体、井盖、无障碍设施、停车、阻车、自行车停放、景观设施、胡同照明、临时围挡、公共服务设施、架空线、建筑色彩、材质、屋面形式、墙面、门窗尺寸、管线设备、广告牌匾,乃至门楼、墙帽、门墩、雨棚等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分析说明,并提出了明确的规划指引。
-
宁夏空间规划研究马海龙 著《宁夏空间规划研究》以国家空间规划试点省(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规划的任务需求分析、编制体系建立、关键技术集成与创新、规划成果验证与适用性评价、经验模式总结等内容为重点,在介绍宁夏空间规划主要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省域空间规划的规划对象与规划范围确定的一般方法、规划编制技术与方法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和融合手段,以及以县为单元,省(区)—市—县三级空间规划体系协调分工的主要模式、空间规划成果实施和开展空间治理的管控机制与政策设计等相关问题。
-
城市集聚混合型既有住区的有机·互融更新张祥智 著城市更新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我国,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了外延扩展与内涵发展并重的新阶段,大规模城市更新运动方兴未艾。然而,在城市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的同时,也蕴藏着城市文脉断裂、社会网络遭到破坏、居住空间分异日趋明显、低收入群体边缘化等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城市居住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集聚混合型既有住区的“有机·互融”更新》借鉴混合社区的理论,在现状问题分析及混合社区理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集聚混合型既有住区的更新发展问题,提出了“有机·互融”更新的新思路,重点从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互动的角度阐述了既有住区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更新策略。
-
城市设计的100个策略奥罗拉·费尔南德斯·佩尔,哈维尔·莫萨斯 著这是一本介绍城市设计策略的画册类图书,重点介绍了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的处理手法,公共空间的处理是每个设计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书提出近百个设计策略,并将这些设计策略归结为若干战略与战术,从解决城市设计中的问题的角度,分析了不同问题所采取的不同策略。每个策略都配有图片解说,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公共空间中的各个角色各自都有鲜明特色,它们被分门别类,似乎永远都处于相互对峙的状态。然而,这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所在,我们坚信战略和战术恰恰是行动工具,供所有有需要的人们使用,而非简单的类别。 我们的目标不是将公共空间的各个角色真正实现分门别类,我们致力于通过提供一种分析工具,方便人们理解我们所感知的空间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易于识别的战略和战术是手段之一,我们希望这不会成为某种简单的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