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空间再生上海理想都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著当前,以上海、深圳、广州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在城市更新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并建立起适合本城市的城市更新制度体系和更新模式。本书以上海作为研究对象,遴选不同类型的城市更新项目,涵盖老厂房的改造再利用、文创园区的升级改造、商业项目的升级盘活、产业园区的功能置换、大尺度片区的更新等多样化的城市更新场景,揭示上海特色的“城市微更新模式”,为未来上海乃至其他城市更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
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三维建模及风热环境评价骆燕文 著本书探索一种适用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方案的三维建模方法及风热环境评价应用方法,解决当下控规方案三维展示性不灵活及缺少对风热环境评价的问题,辅助规划设计人员在控规编制过程中直观地把握不同方案的三维空间效果及风热环境效应。本书共5章,分为绪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属性研究、控规方案规则建模方法、规则建模辅助分析控规方案风环境规则建模辅助评价控规方案热环境。 本书适合空间国土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环境规划、环境设计领域的科研和设计人员、省市县城镇行政管理部门人员,以及上述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阅读。
-
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张向冈,陈宗平,薛建阳 著本书系统地研究和探讨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指标计算与模型建立、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指标计算与模型建立、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本书可供土木工程领域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考使用。
-
前海模式之街坊整体开发创新实践李荣生 著本书研究在总结工程实体五个一体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十九单元03街坊项目资料和访谈资料开展质性分析,结合复杂项目管理三位视角理论,提出了构成“街坊整体开发模式”概念的“过程-项目-组织”三方面内涵:(1)从过程角度来看,街坊整体开发模式是通过概念方案到工程方案的逐步寻优,通过“单元规划-城市设计-工程设计”分阶段导控的逐步深化,实现系统优化和区域整体开发品质提升的开发模式。(2)从项目对象角度来看,街坊整体开发模式是在多地块共同开发背景下,从区域整体的角度考虑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以及运营管理,通过地下空间高强度开发和公共资源统一配置,实现街坊形象、公共空间、交通组织、地下空间四个一体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及土地经济价值大化的开发模式。(3)从组织角度来看,街坊整体开发模式是在多业主开发背景下,通过“政府-市场”二元治理,协同各地块开发主体,协调各参建单位,协商公众利益,实现项目多重目标和提高项目组织效能的多元主体合作开发模式。 在提出街坊整体开发模式概念内涵基础上,为进一步保障模式推广应用的可靠性,本书对该模式的适用条件的条件开展了探讨,提出了区域、规模、规划、建设时序以及开发组织等五个方面的适用条件,供未来的项目案例作参考。进一步,通过本书研究,对街坊整体开发模式统筹机制的项目治理、统筹组织、统筹方法和统筹内容开展深入探讨。 街坊整体开发模式是新时期城市开发建设在规划单元和街坊尺度上的一种系统性创新,深度人民城市理念、紧凑城市理念和多元治理理念。深圳前海通过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努力,顺应国家城市建设改革发展大潮流,走出了独特的、高质量的街坊整体开发之路,为深圳前海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书主要面向我国主要城市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管理者、工程管理行业从业人员、重大工程政策研究人员。同时,本书亦可作为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城市建设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案例教材和辅导用书。
-
历史城市保护规划方法张杰,霍晓卫,张飏 等著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城市概况与特征(传统城市、近现代城市的特征与影响因素等)、历史城市整体保护(历史城区整体格局、风貌的保护等)、历史街区的保护(历史街区的风貌与整体保护等)、风貌环境整治(历史风貌的综合整治等)、城市工业遗存保护与更新(工业厂区、建筑保护与利用等)、保护利用模式(功能类型、实施模式等)和历史城市的保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等)等。本书适用于城乡规划、建筑学、遗产保护领域的所有从业人员,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
-
城市治理一网统管郑宇 著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城市范围的具体实施,关乎城市的安全稳定、综合实力和运行效率。同时城市治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承上启下的枢纽,关乎整个国家的发展效率和改革步伐。 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构建城市治理一网统管的新格局已经在中国拉开序幕,很多地方政府都把一网统管作为工作目标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不少城市也已经开始着手一网统管项目的建设,有的城市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不少企业也纷纷投入到一网统管的建设浪潮中来。 此时,阐明一网统管的定义,明确其定位、目标和业务范畴,理解一网统管对于城市治理的价值和战略意义就变得尤其重要,有助于在一网统管项目开始之前建立精准的认知、设定正确的方向和做出合理的评估。此外,在开展一网统管项目建设前,也希望了解其面临的挑战、实现路径和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方式,确保建设过程少走弯路、项目成果能发挥实际价值。建设者也需要掌握一网统管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好提前布局、统筹规划,确保当前的建设内容能兼容和助力未来数字政府的长远发展。 本书从多个城市的一网统管项目中提炼并诠释一网统管的定位、目标、价值、战略意义等共性问题,并结合作者在多个一网统管项目中的实践经历,总结其面临的挑战、实现路径和运行方式,展望了一网统管未来的发现方向,助力各地政府构建城市治理一网统管的新格局,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国家战略。
-
京都千二百年西川幸治,高桥彻 著,穗积和夫 绘,高嘉莲 黄怡筠 译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其地东有鸭川,西有山阴道,南有巨椋池,北有船冈山,是一块“四神相应”的福地。这就是今日的京都。 这座仿照中国古都建成的城市最初被称为“平安京”,从规划时就被致力打造成为日本的“千年之都”,平安宫与罗城门、东寺与西寺、金阁与银阁……共同构成华丽舞台,《源氏物语》《平家物语》在此上演,能乐、狂言在此孕育成型。 建都至今一千二百余年的京都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经历无数灾难与兵燹的古都如何浴火重生?孕育于其中的市民文化如何改变甚至主宰了城市的命运?这座城市见证了日本历史与文化的兴衰更迭,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悲欢离合,京都人的智慧与力量,也在古都的一次次新生中显露无遗。
-
城市地下空间运行安全风险及应对苏栋,邱绍峰,胡明伟,庞小朝,耿明 著本书在收集整理了国内外地下空间水灾、火灾、地下结构典型病害、关键设备系统故障、异物入侵等事故的典型案例以及对大量案例进行了统计,增强了对地下基础设施内发生的各种灾害的了解和认识。随后主要介绍上述各灾害的事故树模型和灾害机理分析方法,并利用多种数值模拟方法做了实例分析。基于灾害成因特征和演化规律研究,得到灾害跟踪识别指标,建立灾害风险分级评估方法和量化评价标准。针对灾害预防阶段、处置阶段和恢复阶段不同要求,建立防灾减灾策略和应急资源管理及优化配置技术体系。 在地下空间人员应急疏散方面,以地铁车站水灾和大客流应急为例,利用AnyLogic仿真平台进行建模,研究不同灾害的发生位置、灾害等级、自动扶梯运行方式、导流栏布设、应急疏散口增设对疏散效率的影响。 最后,本书针对地下空间灾害特点,采用风险知识逻辑分析、风险知识语言表达构建地下基础设施灾害演化风险应对智能决策知识库,形成覆盖6种灾害情境、多种灾害风险事件的地下基础设施灾害演化及风险应对智能决策知识库。解决当前应急知识库基本上都面向单领域突发事件问题。
-
广州《致力于改革开放的城市变迁》编委会 编本书共分六章,以改革开放的不同发展阶段为脉络,串联城市发展轨迹。着重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聚焦重大事件对推动城市发展的影响,梳理了广州自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探索与成就,以及广州在我国城市体系建设、城市格局构建中发挥的作用与贡献。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力求脉络清晰,体系完整,并采用专栏与采访穿插的写作方式,尽量向读者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和同行通过本书来研究广州、关注广州,也希望本书的写作能引起亲历广州城市建设发展市民的共鸣。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未来广州及其他城市的建设抛砖引玉,我国城市建设也将迎来新的辉煌。
-
城市信息模型技术研究与应用《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委会 编本书主要包括:1.CIM研究背景(CIM概述、背景与需求);2.国内外CIM技术研究进展(国外发展现状、国内发展现状、CIM技术应用现状分析评述);3.超大城市CIM的协同机制与标准体系(CIM平台协同机制、相关标准研究现状、CIM平台及数据类标准研究、标准成果);4、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关键技术(CIM平台建设、支撑CIM基础平台多业务集成运行的关键技术);5.城市信息模型(CIM)成果应用(多领域和多专业的“CIM+”标准应用、多领域和多专业的“CIM+”智慧城市应用、CIM+探索应用);6.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拓展应用(通用应用场景、首要应用场景、与位置强相关类应用、与位置非强相关类应用、广州市CIM平台产业带动效益);7.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的思考与展望(不足与挑战、规划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