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街区室外微气候优化设计方法开发与应用陈宏 著本书通过对城市温暖化与城市热岛现象的研究,描述了其形成的原因及缓和策略。首先,利用对流、辐射耦合模拟进行街区室外微气候评价,包括对居住区夏季室外微气候的模拟及模拟精度验证和对建筑表皮绿化的室外微气候调节效果进行分析。然后,基于遗传算法与对流辐射耦合模拟对街区室外微气候优化设计方法进行开发,提出来室外微气候多目标的优化与决策方法。*后,通过对街区室外微气候优化设计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从单目标优化到多目标优化的街区室外微气候优化方式。
-
大都市地区镇村发展模式创新研究乔晶,耿虹 著大都市地区是城乡关系*为复杂、镇村发展*具活力的区域。本书以武汉市为对象,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城乡关系演进对镇村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影响,尤其对大都市地区镇村发展在空间格局与社会经济方面的特点和潜力进行了深度剖析。进而以武汉市为实证对象,基于对国内外乡村发展案例的借鉴与学习,在充分剖析武汉镇村发展多维度特征与乡村振兴瓶颈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网络化与信息技术革新的影响下,创新性地以“产村复合单元”的空间组织形式引导镇村发展,并针对不同类型进行差异化模式应用研究。
-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政策及案例汇编李珂 著本书收录了近年来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政策、标准,以及北京市装配式建筑典型案例,旨在普及装配式建筑的知识,为建筑行业提供可以借鉴的优秀案例,将成熟的装配式体系运用到更多的工程项目中。本书可供从事装配式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开发、研究、咨询和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参考书使用。
-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张松 著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既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体现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文化景观。保持城镇景观的连续性,保持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众多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和街巷形态,是维持一定地域的社区结构的物质基础,而这些历史环境和居住社区,又是联系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人们的精神纽带。
-
街道网络模式对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胡扬 著本书重点关注街道网络与路径选择行为的关系,以散步行为中的路径选择为分析对象,目的是通过探讨基本行动特征、行动变化特征、主观偏好之间的关联,来解析各类模式的街道网络对步行者路径选择的影响,并从个人内在属性差异的角度使解析结果更精细化。通过分析把握人们喜爱的街道构造特征,为街道网络的人性化、精细化改善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并与至今为止所积累的以交通步行为基础的街道网络设计方法相结合,为提高街道的可步行性和地域魅力提供策略方向。
-
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及协调发展机制巢耀明 著本书为城市规划类专著。中国大城市新城与主城间交通拥堵,通勤时间持续增长,新城建设存在严重的职住分离现象。在此背景下,笔者基于居住—就业视角,选取南京东山副城、江北副城、仙林副城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南京三个新城区居住与就业空间的相关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对中国大城市新城建设的职住失调问题,其发展规律、形成机制、均衡发展的控制引导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推动大城市新城区以更为健康、协调的方式发展。
-
基于Lowry模型的城市空间结构模拟分析研究暂缺作者本研究是基于Lowry模型框架城市空间结构模拟分析模型的阶段性成果,不仅丰富了Lowry模型框架的内涵,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检验了模型的技术流程和分析能力,为基于Lowry模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框架形成奠定基础。模型分析框架的形成有助于将模型理论框架用于实证研究分析,以数学模型的优势帮助我们解读城市、分析城市,并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提高城市系统的综合效率。
-
北京休闲慢行道规划与设计研究邱尔发 著休闲慢行道包含绿道、景观慢行道和景区慢行道三种类型,主要供步行和骑自行车者休闲游憩和观光风景。休闲慢行道既是绿色出行、享受慢生活观光的纽带,也是景观游览和出行休憩的场所,同时还可以作为科普文化知识宣传的长廊和平台。本书通过分析当前休闲慢行道状况,试图探析休闲慢行道的概念、内涵与分类,并以北京市为例,开展北京市老城区、通州新城和不同类型典型景区休闲慢行道规划,并选取典型案例提出初步设计思路,以期为休闲慢行道的研究与建设提供参考。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为从事休闲慢行道规划与建设的人员作为参考书籍。由于本书在撰写和整理出版过程中时间较为仓促,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城市地下空间韧性建设研究郭翔,佘廉 著《城市地下空间韧性建设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年应急管理项目“雄安新区城市生命线系统风险评估与建设策略研究”(批准号:71741038)的研究成果。《城市地下空间韧性建设研究》基于韧性城市建设的角度,从雄安新区城市生命线建设的现实背景与未来风险管理的需求出发,系统梳理了韧性理论、风险理论与应急管理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城市韧性的基本风险结构及城市生命线开发风险分析框架,围绕韧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规划韧性、运营韧性及投融资韧性展开了系统性分析,并面向城市地下空间韧性的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海绵城市规划的武汉探索与实践武洁,成钢,姜勇,游志康 著(1)梳理武汉治水脉络,探寻前人治水营城规律 作为水网丰沛地区的典范,武汉市的发展史,既是一部人与水争地的历史,更是一部理水营城、努力实现人水和谐的历史。在武汉,人与水长期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两个对立课题,并不断循环往复:因水而盛,人口增加,城市扩张;因水而险,洪水肆虐,冲毁城市。以水城发展史,探索以武汉为代表的丰水城市在城市发展中的“水困惑”,研究为什么要建海绵城市。 (2)攻关降雨、下垫面、径流规律等疑难技术,建立武汉市海绵城市理论体系 充分发挥国家首批试点建设中的技术积淀优势,梳理武汉试点中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可借鉴的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技术理论体系。 (3)创新规划管控模式,构建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管控体系 借助海绵城市“由点拓面”的契机,在国家“放管服”背景下,归纳武汉市关于海绵城市的简易管控模式,并通过梳理管控的典型案例,总结海绵城市管控实践经验,提出可借鉴的海绵城市规划推进模式。 (4)着眼海绵城市的发展趋势,探索后试点时代的海绵城市推进之路 伴随城市对安全、生态、宜居的需求长期存在,相当长时间内,海绵城市的理念将继续落实与推进。研究如何真正通过海绵城市解决问题,如何通过海绵城市提升品质,如何避免将海绵城市仅仅做成了“锦上添花”,如何真正将海绵城市做成全社会乐于接受的事物,提出试点结束后,全面推进海绵城市的途径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