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政府驱动型空间开发的中国实践汪劲柏 著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驱动地区开发的实践及演变,用“政策区”理论概括其发展模式,解释其形成机制,辨析实践中的逻辑悖论,最后从价值循环的视角提出优化策略。本书以我国建国以来的大型片区开发为研究对象,以对改革开放前后的片区开发的全视野考察为研究切入点。在相关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三层次的分析框架,又在纵览新中国六十年来的大型地区开发的基础上选择三类不同时期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最终对我国发展型政府的“一而贯之”的发展模式作出一般概括,并展开理论解释,探讨优化性的新机制设计。本书由两个篇章共计9个章节构成。其中第1章为绪论,介绍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研究的主要思路与内容;第2、3章为上篇,主要内容是建国以来八轮代表性的政府驱动片区开发实践纵览,以及结合相关理论推演和提出“政策区”模式的中国情境解释框架;第4、5、6、7、8章节为下篇,是不同时期代表性案例解读,以及对国际典型案例的借鉴研究,对计划经济、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案例做出实践分析和逻辑解读;最后第9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
城市更新行动 新时代的城市建设模式王富海 著本书立足于城市更新行动到底是狭义城市更新的“加强版”,还是城市更新的“升级版”,抑或是中国城市建设方式的“2.0版本”这一核心问题,本着先“正名”才能后“顺行”的初衷,从溯源、模式和方法三个方面入手,对城市更新行动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专业辨析,并就有关机制建设提出了设想和政策建议。 在溯源篇中,本书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背景和历史意义进行了深刻解读,指出城市更新行动应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大政方针相结合,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来指导城市工作。 在模式篇中,本书提出,面对从增量到存量的时代切换,城市应当审视过去的发展模式,摆脱土地金融的“路径依赖”,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将目光从建设转向运营,通过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的转型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方法篇中,本书作者结合自身在规划行业的多年经验和感悟,提出建立城市更新行动项目的全周期动态管理的循环工作机制,将重心下沉,探索一种市区两级啮合联动的“齿轮式”操作模式,使得城市更新行动逐步演变为推动中国城市渐进改善的行动。
-
城垣杯 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2021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等 著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新时期城市存量发展下盘活用地、推动城市更新、科学规范城市发展模式等对城市量化研究在规划行业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首届“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极大地调动了城市研究领域学者们的积极性,对我国城乡规划量化研究工作的深入探索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2018年2月——5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将持续开展第二届“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 规划决策支持是指在城乡规划工作中,为达到科学准确与高效处理复杂问题的目标,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规划问题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对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估与模拟预测,并从多方案中选择或综合*优方案的过程。本次大赛旨在动员国内外致力于城市量化研究的专业学者,运用国际最先进的城乡规划理念方法,从我国实际应用角度出发,采用规划决策支持模型技术,利用各方数据资源(如政务数据、开放数据、大数据等),深入分析城市发展现状、总结发展规律、模拟发展趋势以及预测未来场景等。大赛鼓励学者们基于自身对城乡规划的理解,应用交叉学科技术,从理论方法、技术支撑、成果展现等方面进行开拓创新,为推动规划决策支持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用的深入结合,提高我国城乡规划量化研究的综合实力,贡献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
北京老旧小区更新研究黄鹤,钱嘉宏,刘欣葵,张璐 著在北京当前减量发展、既有存量住宅小区成为承载城市居住主体的背景下,面对量大面广、建造时代不一、基础设施不同、居住状态复杂的老旧小区,如何能统筹推进治理更新,进一步完善各项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绿色低碳、激发城市活力,如何能够保证老旧小区中的居民安居乐业,是全社会长期面临的任务。本书依托北京老旧小区更新的大量实践,系统梳理了北京住区发展的历程,从历史演进的脉络中研究老旧小区更新的需要与特征,并侧重老旧小区的物质环境更新,对其构成进行了分类梳理,辅以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本书采用了技术指引加实践案例的编写方式,配合以大量的图片、照片,使得老旧小区更新中的众多工作得以生动呈现。
-
城市共创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未来·家园之城市共创”组委会 著两个月筹备、五十家单位、上百个项目、十五天展期、十余场活动、近千人次线下参观、数百条观众留言、十余家媒体采访报道、两万人次线上浏览量……第一届城市建筑双年展——2021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共创”主题展,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 展览完满收官之后不久,本书随之孕育成熟并如愿面世。书中不仅呈现了规划人严谨而系统的专业禀赋,更展示了公众富有情感及创见的城市憧憬。作为北京首届城市建筑双年展“城市共创”展的总结与回顾,本书以“共创”的视角看待规划研究与试点实践,以“共创”的理念吸纳来自公众的意见与愿景,意欲促进城市规划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成为公众参与的又一次深度探索。 本书编辑出版得到了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等政府机构、行业团体和社会组织的鼎力支持。感谢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的学术指导,感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弘都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规划展览馆的倾力合作,感谢二十一人策展团队和十六人学术团队的精心策划,感谢超过五十家规划单位、公益组织、科创与媒体机构的热情付出。希望本书开启的“城市共创”话题,源远流长, 恒久永续。
-
中规智库年度报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著本书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1—2022年度“中规智库”建设的成果集萃,分为高端对话篇、重大发布篇、主题观点篇、政策解读篇、建言献策篇、研发创新篇和书苑概览篇七个篇章,集中展示了中规院在新型城镇化、区域战略、城市更新、绿色低碳、韧性城市、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50余篇。本书适合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感兴趣的专业人员和读者阅读。
-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区域空间规划第九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编委会,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编第九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以“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区域空间规划”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国内外规划、地理、经济、管理等多领域知名专家与学者发表学术演讲。这本论文集的内容是本次会议所遴选出来的优秀论文。本书包含了县域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超大特大城市更新与空间品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三个专题,其中包含了,基于“反规划”理念下喀斯特地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为例;生境质量时空演变;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武汉“十四五”城市更新行动探索;城乡融合视角下乡村生活圈研究——以黄梅县为例等内容。
-
村镇低碳社区要素解析与营建导控朱晓青,李爽,范理杨,裘骏军,邱佳月 著低碳社区是实现低碳经济、建设低碳村镇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基本单元,社区尺度的碳减排具有“自下而上”的易操作性和灵活性优势。本书以低碳社区的视角出发,审视当下村镇发展建设与生态管控之间的矛盾关系,对环境共生下的村镇低碳社区进行规律性的辨析与划分,进而加以可操作的营建导则,实现地区人居可持续的目标,协调村镇社区的“三生”关系。本书以村镇聚落的宅地“元胞”为切入点,探索碳要素的识别与低碳化适应性,进而指导村镇社区空间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的低碳化建构。其研究理论成果具有更强的在地性。研究内容紧跟学术前沿,受到与本书内容紧密相关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同时具备翔实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实证基础,皆为团队近5年的新研究成果。本书核心内容包含村镇低碳社区图谱建构、动因诠释与营建导则三部分,对低碳社区由传统静态现状分析,转向动态趋势预测的积极探索。研究内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穿插与交融,并在量化和图示低碳社区特征格局上有独到创新。
-
步行城市葛天阳 著英国城市中心区的更新是步行优先理念全面实践的杰出代表。选题以解读英国城市中心区步行优先的空间组织与更新为总体目标,在英国人口20万以上的27个城市中选取22个进行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调研,搜集了百年以来的历史地图2000余张,综合采用了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特征归纳、结构剖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剖析英国城市中心区步行优先的更新趋势、空间结构和规划手段,具体包括: 英国城市中心区总体更新趋势研究。从空间趋势、总量趋势、类型趋势三方面,对百年以来英国城市中心区的步行化的总体特征进行定性解读和定量分析。 英国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模式研究。从空间结构、功能结构、交通结构及其相互耦合的角度,对英国城市中心区的空间结构模式进行结构剖析与特征概括。 英国城市中心区结构更新途径研究。对英国城市中心区结构的更新历程进行系统梳理、阶段划分、模式概括以及机制分析。 建筑街区一体化步行体系规划研究。从中心区总体层面到建筑单体层面进行跨尺度的步行体系研究。 步行优先的细部空间优化案例研究。研究了London Oxford Circus地段的更新改造案例,解读了其细致多样的细部空间优化手法。
-
设计拯救地球杨经文 著本书主要为理论图书,阐述如何用生态设计方法的问题,包括9章:1.重塑人类创造的世界 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2.重新定义包含生态学的设计:生态中心城市的原则3.通过经济模仿改造建筑环境4.生态设计作为多种生物融合的设施:生态设计的“四和弦”5.基于自然的基础设施:地球的生命支撑系统6.水文学基础设施7.技术基础设施8.人类为中心的基础设施9.与自然融为一体。书中涉及是生态建筑和生态建筑理论,在“生态中心城市”优先考虑自然基础设施在生物承载力和弹性的范围内设计,以生态科学为基础:建设“生态中心城市”的原则,再造环境为模拟自然的环境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