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叶鹏 著本研究把古代赣州城市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时期。研究重点集中在赣城的三个历史时期的突变点,论述城市发生的变革,阐释推动其变革的逻辑和驱动力。这三个时期分别为:(1)秦汉-南朝城市选址和迁址时期;(2)唐宋城市变革时期;(3)宋、明的“盗乱”和“王化”时期。
-
城市缩小时代的再开发方向[日] 木下勇,[瑞士] 汉斯·宾德,[日] 冈部明子 著本书首先反思了诸多现代城市空间同质化,记号化,全球化的问题,充分解析了地域识别性(包含可视性,场所感,空间生存性)和可持续性(含环境,社会,经济三层面)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崭新缜密的分析结构基础(第1章),然后客观比较了瑞士和日本两国城市更新的实例(第2,3章),并加入了瑞日城市规划各立场人员的采访,深入剖析了实例的开发过程中地域识别性与可持续性的关系(第4章),最后通过作者缜密而系统的总结梳理(第5章),论证了利用国家及地域的特性进行城市更新,进而实现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吁城市规划恢复人的主体性,让人们真正感受到统合时间和场所的,感受到在可持续发展性城市空间中的幸福感。
-
东京的美学芦原义信 著芦原义信将东京与欧美的城市做比较,从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和美学的观点来描述东京的特质。巴黎和纽约是在从城市整体的角度进行思考后所做的城市规划,与其相比,东京是将各部分叠加起来而形成的城市。乍看之下,混沌的过密城市——东京为什么可以达到如此程度的经济发展和文化革新呢?作者一边着眼于看似一片混沌之中所隐藏的秩序,将东京与西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做对比,一边思考新东京和新日本美学。
-
城市广场设计欧阳丽萍,谢金之 著本书主要讲述城市广场的设计、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全书采用图文混排及图解的形式,深入浅出,便于广大设计者掌握知识要点。全书分为六章,主要包括城市广场的概念、国内外广场设计的发展历程、广场设计形式、城镇广场的设计、城市广场环境设计、城市广场与环境设计等内容,较为全面地讲述了城市广场对我们现代人生活的意义,展现出城市广场设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本书既可作为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基础设计课程的教材用书,也可作为广大设计爱好者、城市建筑设计者及相关专业设计者的参考用书。
-
健康城市建设策略与实践吕飞 著本书分为理论篇、策略篇、实践篇三大部分,从健康的人群、环境、社会三方面对健康城市的构成与标准进行了分析,提出适合国情的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健康城市建设主体及其角色定位。从城市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创建健康城市的总体对策;从城市规划的层面出发,提出创建健康城市的相应对策;提出创建健康社区的建设对策,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多角度、多层面出发探讨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城市建设途径和策略方法。
-
拼图城市-AECOM重新定义亚洲新城新区[美] 卡莱尔·杰克布森,[美] 丹尼尔·艾尔西 著《拼图城市AECOM重新定义亚洲新城新区》一书展现了AECOM在亚洲各地所创造的崭新的城市环境,从香港新城新区到关乎印度未来发展的工业走廊,不一而足。这些项目形形色色,错综复杂,汇集了在建成环境方面的各方专业人士,包括建筑师、工程师、岩土工程技术及环境专家、景观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经济师等。本书所展示的案例表明,大多数成功的新城新区建设都源于对城市管治、建设规模、(交通和密度的智慧组合。新城新区的建设从一开始就需要强大的政治决心做后盾、以高瞻远瞩的思想为指导,其规模要足够宏大以实现各种用途,并与现有的交通系统良好联结,其规划还应鼓励密集而紧凑的城市生活。把这些要素汇集在一起,将有助于一个处于变革发展过程的地区缓解城市化的压力。
-
可持续视角下特大城市地区土地使用模式测度研究于长明 著本书以伦敦、巴黎、纽约、东京为代表的特大城市地区,广泛开展了基于可持续目标的土地使用模式研究与实践,并基于测度分析的结论、有关城市的规划经验和北京的情况提出形态、功能优化策略和协同路径建议。
-
城市公共艺术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著公共艺术的概念与界限非常广泛,城市雕塑、壁画、公园、商业街区等皆包含其内。公共艺术体现了城市的形象、品牌、文化,城市人文复兴、创新科学的规划、市民生活、城市民主与和谐皆离不开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似乎有些姗姗来迟,但自进入中国社会后,它也参与到了中国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国申奥成功,“鸟巢”“水立方”等大型公共设施也随之落成,其创新、拟态的外观和多功能的复杂结构同时满足审美和实用两方面的需求,体现了时代感与中国的大国精神,成为国际公共艺术上耀眼的一章,也为奥运会增添了绚烂的一笔。 但是,多样的行业需求、多样的作用对象以及身份背景不一的公共艺术从业者,使当前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显得鱼龙混杂,处境尴尬,同时也出现了资金、管理、安全、专业度等诸多问题。在全国各地还出现了一些不合理、不雅的、与城市环境相悖的设计,被人诟病。2015 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高城市设计水平,这就要求在倡导城市特色、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和谐的今天,进一步彰显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个背景下,作为全国建设系统从事城市公共艺术与城乡创意文化景观研究的专业性机构,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公共艺术部结合自身项目及研究经验,于2015 年开展了“国内城市公共艺术项目案例调查及规划建设路径初探”的研究工作。意在对国内公共艺术项目进行案例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公共艺术研究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归纳公共艺术之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规律性,对国内公共艺术项目的规划、建设途径、设计要素、发展态势等做出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同时,也从资金来源、规划标准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全方位剖析规范化的公共艺术项目技术指标及流程。通过这项研究工作,可以提升我们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和认识水平,推进公共艺术规划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中国公共艺术的实践提供指导性的、科学有效的支撑。 本书从公共艺术规划纳入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角度出发,第一部分绪论梳理了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发展背景;第二部分选取国内当代公共艺术典型案例,如广场、公园绿地、街道、地铁、商业设施等进行形态归类,逐项展开分类论述与评析;第三部分以城市公共空间为核心,从设计学、美学的角度,展开城市空间与公共艺术策划的讨论,举出具体的城市色彩、公共广告、照明、城市雕塑等设计方案,并讨论城市公共空间社会学意义;第四部分对公共艺术的规划及建设路径进行了论述,具体到管理制度、参与机制、作品征集及经费保障;第五部分为尾声,展示了几位当代艺术家对于公共艺术的观点。全书在中国当代艺术以及城市发展的背景下编写,结合具体案例,对于我国公共艺术的研究及城市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中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报告2016-2017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监理管理局 著本书为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编写。全书收录了行业各知名专家以及地方执行部门人员对数字化城市管理领域内的相关政策及标准解读、相关理论研究、创新技术、各地方城市实践报告,数字化城市管理重要事记等。回顾了2016年中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情况,也明确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的提升路径,梳理了今后的发展战略和行动方向,提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向纵深发展的措施和建设,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向智慧城市服务管理决策系统的进化。
-
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理论与实践邱建 等 著本书是跟踪研究汶川、芦山地震重建规划及实施的成果。提炼出震后城乡重建规划理论技术体系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讨论了应急安置、城镇选址、文化遗产、避难场所等领域规划的关键技术;形成了重建规划管理的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