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规划理论[英] 菲利普·奥曼丁格 著城乡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其又是一门涉及城乡这一复杂对象的学科。因此关于其所涉及的理论方法纷繁复杂,并且不同理论之间甚至是针锋相对。这样一种状态就给规划理论的梳理、解读和总结带来了很高的难度。同时,理论又是指导实践的根本,理论的发展可以说是一门学科发展的精要。本书作者摒弃了传统的按照时间顺序的平铺直叙的写作方法,重点关注不同理论的背后社会经济过程和逻辑,梳理不同理论流派的产生原因并给出清晰的阐述。这就使得本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可读性,但同时又不失深度和广度,妙趣横生。由于作者长期从事规划实践和规划研究,与世界各国的规划学者和实践者保持了长期的交流合作,因此本书反映了当前世界范围内关于规划理论的新进展和成果,为我们理解规划理论的本质、发展进程和发展现状提供了阅读范本,同时也为我们总结我国的规划实践并提炼理论提供了思维参考。全书共分13章,各章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章围绕什么是理论开展讨论,阐述了理论的性质、理论与实践的鸿沟问题。第二章采用总览的方法,对当前规划理论的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并简要阐述了不同理论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第三章到第十二章为分理论流派阐述不同理论的核心思想、产生的社会政治逻辑以及与其他理论的关系,依次为:第三章的系统论与规划理性理论,第四章的批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五章为新自由主义规划,第六章为实用主义,第七章为倡导性规划,第八章为现代性及其后续影响,第九章为规划的去政治化和后政治规划,第十章为后结构主义及新规划空间,第十一章为协作规划,第十二章为后殖民主义、动乱、非正规性和规划。本书最后一章为结论,对全书进行总结,并对规划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
运河古镇的遗产价值徐雅冰 著历史文化街区将历史感和地方感的文化氛围与现代商业充分融合,形成了一种多要素集聚、多文化叠加和多功能混杂的复杂空间。本书从量化空间的视角出发:首先,对不同的历史街区空间遗产价值进行分类,识别空间特性与空间体验因子,并提取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与量化指标;其次,作者主要应用空间句法和视域分析法(VGA),建立空间特征与空间体验因子的遗产价值网络联动关系;最后,根据环境行为心理学和基于 GIS 平台的大数据对人们在不同空间的感知及反应,验证空间特征与空间体验因子的空间算法网络关系模型。根据联动关系网络建立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空间算法,可以为大运河山东段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出优化设计策略。基于空间算法的历史街区遗产价值评估网络模型研究可应用于遗产价值评估、城市更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本研究为建筑与城市遗产保护提供定量的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也会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大美城乡 安居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著该书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总结展示新时代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全书共有五篇26章,从住有所居、城市建设、乡村建设、建造强国、党建引领五个方面,全面系统展示了十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每篇文章行文注重图文结合,以“图说”“数说”“知识速递”“地方实践”等专栏相互穿插,内容生动,可读性强。
-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 应用指南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 著暂缺简介...
-
无障碍环境建设优秀典型案例集刘新锋 著本书从无障碍环境建设设施类、设计类、研究类三种类型进行案例介绍,形成无障碍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展示。案例正文部分包括项目的背景概况、实施情况、项目研究思路、项目亮点、人才建设等多个板块,充分阐述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初衷、思路、特色、意义,为不同类型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指示,高质量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城市品质提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残联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办公室联合组织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优秀典型案例征集评审工作。通过邀请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权威专家公平公正遴选优秀典型案例,评选出2021年无障碍环境建设优秀典型案例。此案例集在设施建设、设计、研究等方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能够为各地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
半成岩地层明暗挖结合超深地铁车站绿色建造关键技术王炳华,黄钟晖,王景春 等 著车站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是工程灾害和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因此施工扰动下的地层变形和破坏规律是灾害机制研究的基础,而对地层材料及其结构特性的认识则是分析其演化过程的前提;城市地下工程由于其结构、环境、施工方法的特殊性也使得工程安全性面临更加复杂的条件,地铁工程具有强烈的区域特性。地铁车站暗挖施工可以弥补明挖施工中的不足,相对而言对地面影响很小,但施工工艺相对复杂,特别是地铁车站往往属于多洞室群的地下开挖,结构交叉区域较多,交叉区施工出现应力集中,特别是多洞室近距离施工的问题。地下工程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尽管在规范化管理、监控量测以及施工措施细化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工作,但由于基于经验的工程技术理论没有从本质上认识灾害发生的规律,且地铁工程投资巨大、施工周期长、技术问题复杂、不可预见因素较多。 本书采用理论研究、现场测试与监测、室内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南宁青秀山站为工程依托,针对半成岩地区地质情况复杂、 地铁施工难度大、 风险高的特点,以及超深基坑与小间距隧道群设计施工等技术难题,开展了复杂隧道群设计与施工、明暗挖结合车站关键点设计与施工、半成岩地层降水施工、偏压超深基坑设计与施工、及地铁车站绿色施工与管理的系统研究,提出了半成岩地层明暗挖结合超深地铁车站绿色建造关键技术。
-
城市视觉污染及整治研究吴文勇 著本书从城市规划、视觉设计和环境科学等角度出发,融合设计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城市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提出了当下城市视觉污染的概念和现状,对产生视觉污染的原因做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而且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城市视觉形象的建构和城市更新背景下如何建设健康、宜居的诗意栖居环境提供了有益的路径。 本书能够为从事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视觉设计的相关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师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寒冷气候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节能设计策略研究王婷 著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逐渐呈现高密度形态。城市发展过程中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增,导致了资源能源枯竭、全球气候变化、城市环境恶化、人体机能弱化等问题,而城市高密度地区,建设与人口、用地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城市高密度地区比城市其他区域面临更多的环境、能耗、气候、生态问题。在“生态”、“节能”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的当下,城市节能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寒冷气候区城市高密度地区资源能源消耗的研究,按照“问题探索——分析提炼——研究解决——实例应用”的逻辑方式,针对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城市高密度地区所存在的能耗问题,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的实施策略。
-
图解景观设计景璟,卜亚杰,张琳悦 著本书收录了38个现代景观设计优秀案例,将其按照使用情景分为8类,并总结了每个案例的设计要点,让读者能够快速而精准地了解和学习景观设计的思路。书中使用手绘的形式对景观案例进行深入解剖,对其原有场地状态、规划布局选择、路径生成原因、植被布置、节点处理等内容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景观设计方式及思维过程。 本书既可以拓展读者的视野,又能够启发设计思维,适合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师生,相关专业的设计师,以及对景观设计过程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
-
人的城市贾冬婷 编超级文和友开业当天,超过4万人在烈日下排队几小时; 一个“最孤独图书馆”的标签,让文艺青年驱车几小时跑到秦皇岛非黄金海岸拍照打卡,造就了独特的阿那亚现象; 曾经是城市中心的伤疤,深圳城中村与城市相伴生长,成为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另一个出口; 黄浦江沿岸,从上海光鲜外衣下的暗面,一跃成为城市稀缺景观,甚至是新的文化和艺术策源地。 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现象,正在中国各大城市上演。我们要如何去理解,如何去评价?也不禁追问,理想的城市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全球蕞好的城市会不会“MADE IN CHINA”? 2020年年初,《三联生活周刊》决定启动人文城市奖的评选,搭建一个应对当下的建筑/城市评价体系,以推动中国城市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建构。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的主题确立为“重建联结”,初衷是去重建人与人的联结,人与城市的联结。而在疫情连绵的共同处境下,这样的联结变得更加困难,也更加有意义。本书记录了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的故事,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城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