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
-
中国古建筑吉祥装饰宋国晓中国古建筑作为东方建筑体系的主流代表,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而在中国古建筑装饰艺术中,采用各种材质、形式多样、寓意深邃的吉祥图案无疑是中国古建筑有别于西方建筑的重要特色。本书选取了部分古建筑装饰中具有典型吉祥寓意的装饰图案,从彩画、木雕、石雕和砖雕等四个方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吉祥装饰图案在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和应用方式。 本书适合古建施工、建筑装饰、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室内外设计等专业人士和院校师生使用,也可为爱好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的文化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
俞源村陈志华 著本书论述部分共分十部分。一、二、介绍俞源的地理交通、山形水势、村落布局、山产、建筑类型,俞源是历史上富庶且内聚性很强的村落。三、“建村小史”,分析村落的家族姓氏构成,并阐述两大姓氏——俞氏和李氏先祖的始迁,发展,鼎盛、衰落、复兴历史。四、“弃儒从商”,分析俞、李二氏利用俞源自然条件迅速发展,发家致富,但在宗法社会下有所保守和局限。五,六,详细介绍宗族组织以及宗祠、香火堂等礼制建筑的建筑形制,论述宗教信仰生活在村落中的体现。七, “文教建筑”,体现出俞源早期的文化优势,以及商业成功后村人读书不乐仕进。八、“商店”,引申出当地商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九、“住宅”和十、“装饰与装修”,是压轴之章,以具体建筑为例介绍“大型住宅。”、“中型住宅”、“小型住宅”的建筑空间构成,以及大木、小木装修、装饰等。
-
文物建筑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 编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多年来对河南文物建筑进行勘查研究、保护维修的同时,在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的资料和成果,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广泛交流,传之后世,特组成了专门的编辑部门,创办了以主要介绍河南建筑文物的刊物《文物建筑》,以实现这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程。本书是《文物建筑》之第1辑,它是河南省文物系统第性刊物,该书以“立足中原,提领域科研水平;面向全国,促进文物保护事业发展”作为办刊指导方针和宗旨,将提供一处高水平、专业的文物建筑保护理论与实践交流平台作为目标。全书共分7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论建筑文化》《试谈辽庆东陵墓葬建筑和壁画的特点》《明清会馆建筑室内环境研究》《乡土建筑保护论纲》《谢辰生访谈》等。该书适合中国文物建筑研究与保护领域内的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
乾隆御品圆明园郭黛姮《乾隆御品圆明园》是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圆明园研究》课题组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乾隆御品圆明园》所采用的圆明园复原图,也是由课题组的成员辅导本科生和研究生来完成的。历史上的圆明园有着一百多处园林景观,从使用功能来看,不仅有临朝理政的仪典性殿宇、日常生活的寝居建筑,还有表示孝悌精神的礼制建筑,书院、书楼、戏台等文化建筑,寺院、庙宇一类的宗教建筑,供帝王考察农情的观稼、验农建筑以及大量的景观建筑,不仅功能性、实用性建筑的数量很大,而且为满足帝王们审美的需求性的建筑类型也很齐全。皇家园林在一般人的概念里,不过是帝后起居生活、游乐玩赏的场所。然而圆明园不仅仅有着多姿多彩的建筑、山水、花木供帝王后妃们享用,还是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更是帝王审美理想的物化表达,这里不仅有帝后生活的篇章,还反映着帝王治国的理想和方略。如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那么圆明园便是用园林造就的一部活生生的社会文化史。
-
老房子王川平 编著本套丛书作为体现重庆地方文化的重磅书,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和底蕴,多角度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分为老风尚、老行当、老钱票、老档案、老广告、老地图、老码头、老街巷、老房子、老城门等,图文并茂。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文化类的书要么角度新,要么做深,而且要形成规模。《老房子》是其中的老房子分册。领事馆,大使馆,水师兵营,别墅,剧院,银行,洋行……陪都的各个角落,经济政治的各个领域,都能见到各种各样洋楼的身影.正是它们的存在,为陪都增添了摩登,华丽的“海派”都市风情.而吊脚楼,木构房,捆绑房,穿斗房,院落,天井……老民居的特色和魅力和重庆独特的山地人居环境是分不开的。
-
唐风建筑营造李百进 编著本书作者对“唐代建筑”(营造于隋朝和唐代——581~907年)和“唐时代建筑”(汉朝以后,南北朝转型期开始到元代末年——420~1368年,依唐风为体的营造方法来营建的建筑——唐风建筑)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收集了较多的唐风建筑遗构调研和唐宫复原研究设计资料,从壁画启示、遗构调研、复原研究、东瀛唐样、构架探微、斗棋解析、细部构造、设计要点、设计实例、装饰纹样十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并配有大量的图样。 本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且直观,易懂,能帮助设计人员较好地掌握唐风建筑的构造原理和方法,并在建筑设计中参考运用;本书为相关的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进一步探讨唐风建筑提供了较多的信息,可供学习参考。
-
刘敦桢全集刘敦桢 著本卷收录了1940~1961年期间刘敦桢先生关于古代建筑调查、研究,古典园林论述,讲话,工作信函等方面的著作。主要内容有: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云南古建筑调查记、云南之塔幢、丽江县志稿、四川宜宾旧州坝白塔、中国之廊桥、龙氏瓦砚题记、六朝时期之东西堂、中国之塔、南京及附近古建遗迹与六朝陵墓调查报告、曲阜孑L庙之调查及其他、真如寺正殿、中国的建筑艺术、皖南歙县发现的古建筑初步调查、山东平邑汉阙、苏州云岩寺塔、苏州的园林、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的建造年代与式样来源、论明清园林假山之堆砌、苏州园林的绿化问题、访问印度日记等。本书可供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专业师生,建筑历史和理论研究人员以及建筑设计人员等参考。
-
圆明园中国圆明园学会 主编《圆明园(共5册)》学刊久已脱销,许多读者要求重印,中国圆明园学会决定借圆明园建园三百周年之际,重新刊印,以飧读者。此次出版,力求保持刊物的原貌,除盒套为重新装帧外之,对每集内容未作改动,皆维持原样。再版学刊将于九月中旬和读者见面,届时请关注学会网站的即时消息。1980年8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学术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纪念圆明园罹劫一百二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在会上谴责了帝国主义者焚毁圆明园的罪行,同时对长期以来圆明园遗址不断遭到破坏的情况深表忧虑。会后以宋庆龄、沈雁冰、习仲勋为首的1583人签名,发表了保护、整修和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同时成立了“中国圆明园学会筹备委员会”。并由中国圆明园学会主办《圆明园(共5册)》学刊,以便推进对圆明园的学术研究。学刊于1981年11月创刊,到1992年5月,共出版了五集,登载了近百篇有关研究圆明园研究的文章,作者从历史、建筑、园林、文物保护等不同学科对圆明园本体和遗址的保护、整修、利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和文献价值。
-
想起唐朝赵仁童 主编,吴单华,顾今 编在煌煌五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建筑文化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位置。建筑,凝聚着文化,彰显着文化;建筑的一切,归结了文化,又推动了文化。于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建设推广及其发展,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中国建筑业产业报《建筑时报》应尽的宣传报道职责之一。《建筑时报·中国建筑文化》专刊,自觉地融进中国建筑新文化运动中,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以文化的眼光看建筑,探寻建筑及所有建筑活动的文化内涵;搭设一个较大的平台,展示传统建筑及其文化的精髓、现代建筑及其思想的精华。《建筑时报》以自身五十多年的历史积淀和发展积存,与中国建筑业不断的发展同行。在这一同行中,建筑时报已然成为中国建筑文化各个层面积极的、不断向上的组成部分,担负起天然而光荣的承传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的职责。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建筑业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犹如阵阵春雨、春风和灿烂的阳光,催发了中国建筑文化广袤大地上万木葳蕤、万紫千红的烂漫春色。《建筑时报·中国建筑文化》专刊在此春光里,生机勃发,坚持求真、求实、求新,坚持兼收并蓄,获得广泛的支持,国内业界诸多知名专家教授、两院院士、作家、记者为她撰稿。
-
上海经典历史建筑游王慧敏、孙洁、徐颖 撰文为方便旅游者选择,本书在编排按照主题进行分类介绍,全书分为九个部分:一个重点地标建筑群和八个主题建筑,包括外滩建筑群,古典园林建筑、宗教建筑、名人故居建筑、酒店与餐馆建筑、纪念旧址、文化娱乐建筑、里弄建筑和公共建筑。每栋建筑均配以精美图片和简要文字说明。在每个主题内容后,设有同主题建筑一览表和分布示意图,以便读者广泛了解和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