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
-
北京胡同四合院类型学研究尼跃红 主编《北京胡同四合院类型学研究》以类型学的方法为研究工具,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北京旧城胡同、四合院开展研究,试图在理论上探索历史性城市有机更新的途径和依据;在实践上寻找历史性建筑与当代城市生活相适应的改造更新的方法和模式。这两方面的探索最终都归结为建筑形式的问题。所有关于旧城改造更新的政策和措施,最终都将通过具体的建筑形式呈现出来,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将集中在历史性城市和建筑形态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实现丰富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方面。
-
坛庙建筑赵玉春 著《坛庙建筑》……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异常丰富的祭祀文化,与祭祀活动相关的建筑被称为坛庙建筑。“坛”就是用于供祀的露天的台子,“庙”就是用祭祀祖先与先贤神灵,但又互有交叉。坛庙建筑介于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之间,也有宣教的职能。本书不但详细介绍了古代有关祭祀的建筑风格,也讲述了古代的祭祀文化,可以从侧面了解先人们更丰富的社会生活。
-
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王树声 著《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从人居环境科学和新史学方法的理论出发,以黄河在山西省和陕西省沿岸的11个历史城市为研究对象,旨在探寻原真的中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古代城市的城市设计方法和支撑系统。与此同时,通过对历史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研究,总结历史城市形态演进、变迁的规律,从而为本地区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建议。《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在对黄河晋陕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理清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发展的脉络,分析城市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态演进规律。通过实地调研和对历史文献的考证,将历史城市功能结构概括为“治、祀、市、居、教、通、防、储、旌”等九大功能,并以定量化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古代城市的用地平衡表,在此基础上对历史城市人居环境的深层含义和城市性质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人格空间”、“礼格空间”、“神格空间”三位一体的城市结构和“文荫武备”的人居环境营造思想。从“文荫思想”出发,对古代的城市设计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城市设计物质空间层面的“自然、轴线、骨架、标志、群域、边界、基底、景致”等八个要素,城市设计精神层面的“天人合一、典章制度、宗教理想、地方传统”等四个因素和城市设计意境层面的“道、舞、空白”等三个元素。从“武备思想”出发,对历史城市的防御、道路、给水、排水和防洪进行了研究。《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还对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的遗存状态、演进方式及演进规律进行分类研究,提出适宜各典型类型历史城市的保护和发展模式,并对区域的整体发展提出构想。《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主要在古代城市功能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定量化研究、历史城市人居环境含义、古代城市设计方法、城市支撑网络、古代城市演进规律及其保护发展规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为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史、人居环境建设理论、东方城市设计方法等课题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在有些方面填补了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还对历史文献、历史图典、测绘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与总结,为本课题以及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
建筑中国60年 事件卷《建筑创作》杂志社 编《建筑创作》杂志已于2009年第1期始开辟“建筑中国六十年”专栏,其中用了5期全面盘点760年建筑的大事记。我们的宗旨是不找寻与建筑相关的最喜之事、最痛之事、最悲之事、最奇之事等,而是忠实记录并总结那些60年来最可引发建筑界动荡、最令建筑界思考、最可代表建筑界社会贡献及影响力的事件,并从中汲取到力量。因此,本书的目的不仅是对业内负责,也希望公众从中倾听到来自建筑界的声音,并从中发现新闻点、文化点及知识点。为此,作者对事件的选取原则,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还涉及与建筑相关的城市、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并按时间之轴展开富于历史感的“图景”描述,并附有事件及事件延拓的各类文章。
-
建筑中国60年·机构卷《建筑创作》杂志社 编机构学研究表明,设计单位是设计行业发展的根基。中国建筑设计60年,设计机构经历了事业型、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事业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多个阶段。从发展模式上讲,国际通行的设计咨询模式,以美、欧为主的是国际大型工程公司、工程咨询设计公司、专业事务所。其中事务所是基础的、数量最大的、最普遍的设计单位组织形式。本书不仅综述了设计机构的演变史,还透析了工程设计机构的改制思路,进而给出有启发性的设计机构成功发展的数个丰富个案。
-
建筑史贾珺 主编《建筑史》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是中国国内第一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于1964年,《建筑史(第25辑)》为第25辑。本辑共收入论文15篇,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建筑、古典园林、传统工程技术、中外建筑比较、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等领域。张十庆先生的新作《八棱模式与应县木塔的尺度设计》以《营造法式》中关于正八边形建筑尺度构成方式的记载为参照,对应县木塔平面尺度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由此对中国古代建筑工程尺度设计中的传统数学思维方式作进一步的探究:《义县奉国寺大雄殿调查报告》通过全面的测绘和调查,获得这座现存辽代规模最大的木构建筑的大量原始信息;《苏州云岩寺塔复原研究》根据塔身遗迹、勘测资料和地域样式的对比分析,对江南五代楼阁式塔的早期代表——苏州云岩寺塔作了复原探讨:诸葛净先生的论文从礼仪规制的角度对明代南京宫殿空间进行新的解读;郭华瑜先生和刘畅先生的文章分别对明代南京孝陵明楼的形制和清代乾隆时期紫禁城改建院落的规划方法做出详细的研究:《敦煌经变画佛寺内水体与露台布局研究》一文通过对初唐一宋代敦煌壁画中的净土经变画的分析,总结其中所反映的佛寺内水体与露台布局的演变模式;王贵祥先生的论文通过文献梳理,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的方位概念做出深入的理论分析;沈旸先生的论文以韩国朝鲜时期的成均馆为研究对象,总结其空间特色,并对中韩两国的国子监进行比较:陈栋先生的论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古代大木作工艺为例,提出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遗产的“原创性”问题:马炳坚先生的文章结合作者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借鉴《威尼斯宪章》等国际宪章的精神,从中国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北京私家园林保护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在作者多年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私家园林的保存现状进行详细记述,并对其保护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加拿大里多运河申遗研究——兼论其对中国大运河申遗的借鉴》以2007年登录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新案例——加拿大的里多运河为研究对象,探讨当前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的背景下运河类遗产的特殊价值和保护思路,可为中国大运河申遗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意大利学者路易吉·戈佐拉先生的《一个位于中国的意大利式的保护与复原项目》通过“过程类型学” (Typology 0f the Process)的方法,结合北京什刹海白米斜街历史保护区保护与更新研究项目。探讨现代化背景下北京传统四合院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建筑史(第25辑)》反映了近年来关于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对于建筑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等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人员吸取历史经验、从事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建筑史(第25辑)》既可作为建筑历史专业工作者的研究资料和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历史理论教材,又可作为读者了解建筑演化与城市变迁的实用指南。
-
羌碉羌绣羌民居周耀伍 著这部《羌碉羌绣羌民居》画册,是摄影家周耀伍先生历经数年,跑遍了羌区村村寨寨,从近万张图片中遴选,按羌碉羌绣羌民居三部分组织选编的。雄伟恢宏的羌碉,鳞次栉比的羌寨,精细艳美的羌绣,展现出羌族人民勤劳聪慧、不畏艰难的民族个性和羌文化深远而厚重的历史。
-
宗教建筑黄续 著宗教建筑是人类宗教意识、审美观念、风俗习惯、建筑技术的集中体现,在建筑史、文化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宗教建筑具有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特点。本书以生动文字和精美图片展现我国宗教建筑之美。趣味浓郁的经典故事,全面展现国粹艺术悠久亘长的发展轨迹;赏心悦目,生动反映光辉灿烂的国粹艺术图片,立体凸显中华五千年民族艺术的非凡成果;一部让青年学子轻松愉快地走进国粹艺术大门的普及读本;一部让每个家庭了解国粹文化与营造艺术氛围的首选图书;一部具有多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国粹艺术百科全书。
-
吉林民居张驭寰 著《吉林民居》着重研究吉林地区各族人民传统居住房屋的建设经验,从房屋的演变、平面布置、艺术处理、各部分的构造及地方材料的运用等,对每个民族居住房屋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吉林全境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心,东半部山岳起伏,拥有长白山山脉屏障,地势甚为高耸。西半部平原坦荡,是松辽大平原的一部分,松花江北流纵贯其间,形成肥沃富庶的地区。在这个广大地区内居住着汉、满、朝鲜、蒙古、锡伯等民族的儿女,由于他们长久居住在这个地方,积累了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经验,并且根据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特点,建造了各具民族特色的居住房屋。
-
中国古建筑考古宿白 著宿白,辽宁沈阳人。1922年生,1948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肄业,并任职于该所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任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1978年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83年任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兼该校学术委员。同年任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口贝会委员。1999年起当选中国考古学会荣誉理事长至今。宿白的主要学术论著有《白沙宋墓》、《中国石窟寺研究》、《藏传佛教寺院考古》和《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