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
-
福建古厝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著《福建古厝》是一本关于福建历史建筑的集萃,包括了从福州华林寺大殿——这一超过千年历史、中国南方地区很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到建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鼓浪屿近代建筑群;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观念的文庙、学宫,到反映福建丰富多样的民间信仰的妈祖庙、清水岩寺、慈济宫;从体现门阀世族生活居住形态的三坊七巷,到反映福建客家聚族而居的土楼群;从宗祠到大宅聚落,从佛寺、道观,再到清净寺、礼拜堂、教堂。本书以福建九地市和平潭实验区为区域块,精心挑选重量文物古厝加以介绍,多方面呈现福建古厝独具一格和绚丽多彩的魅力,编撰一部集中反映福建古建筑遗产的精美集锦,以学术支撑为内核,追求举重若轻、文笔优美、符合靠前表达,向世界讲述福建的建筑遗产故事。
-
湖南传统村落与建筑许建和 著湖湘大地人文荟萃,其文化异源多流,相互交流融合,本书从文化区域与行政区域结合的方式对湖南省全域进行了湘北、湘中、湘西、湘南、湘东等大的分类。并对其传统村落与建筑的主要特征与类型进行了总结与概括,但文化是复杂的,传统村落与建筑的类型与形式也是多变的,本书所归纳的主要特征与类型并不能覆盖该区域全部的传统村落与建筑。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况对湖南地形地貌特征、水环境特征、气候环境特征、人文环境特征、传统村落分布、传统建筑等基本特征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是结合案例对湘北、湘西、湘南、湘中、湘东五大地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的特征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是对传统村落与建筑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
意境徐晓彤 著,闵行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 编闵行地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区域内存在许多历史久远的古建筑、古园、古桥等。这些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点位,有些得到了妥善的保护,有些则已在历史中消失。如尚义桥、报恩桥、靖安桥等古桥,莘庄梅园、紫藤园等公园,关帝庙、马桥天主堂、七宝教寺等寺庙宗教建筑,以及各地留存至今的古树古木等。作者通过亲身走访、深度体验这些点位,并用文史散文形式进行记录,讲述它们的历史背景、趣闻故事、前世今生,勾起闵行人对于家乡独有的回忆。
-
中国建筑[德] 恩斯特-伯施曼 著本书是伯施曼1906—1909年中国建筑考察的成果之一,初版于1925年,共收录700余张照片,12万字文字描述和阐释。原书分两卷,每卷包含十个章节,从城墙、大门、殿堂、屋顶装饰等建筑结构本身出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探讨中国建筑艺术的本质特征。本书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对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的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是迄今国外学者对中国建筑内容考察最为翔实的著作,书中所记载和描述的中国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因而更加凸显了该书的学术和文物价值。
-
江城印记王力军 编本书是关于宁波帮人士及其所建造或捐建的武汉近代建筑的文集。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宁波帮与武汉近代建筑业”和“建筑物语”。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沈祝三、李祖贤、魏清涛、庄俊、王信伯等九位宁波帮人士在武汉建造建筑的经过及其对武汉近代建筑业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武汉目前尚存的具有重要意义的近代建筑,包括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银行建筑、洋行建筑、住宅建筑、饭店建筑、工厂建筑、社会团体建筑以及其他建筑。本书的出版有利于大众在进一步了解武汉近代建筑的同时,了解宁波帮人士在其中所做的贡献,有利于宁波帮精神的弘扬与发展。
-
抗战时期南京城市与建筑梅菁菁 著本书以承载南京抗战文化的物质载体——南京城市与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史料查证和现场调查为方法,从多个角度考察抗战时期南京城市脉络、建筑现象和现存状态,并对其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及技术背景进行探究,提出抗战时期南京城市与建筑的概念。一方面从抗战历史的角度挖掘南京城市与建筑的重要资源,一方面从建筑学的角度,对抗战时期南京的城市变迁与历史建筑遗存等进行了详细论述。本书着重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至抗战胜利的八年间,南京作为正面战场的组成部分与沦陷后的华中政治中心城市,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城市变迁及各类建筑的变化发展,作出详细的论述与归纳总结。另外,本书首次对抗战时期南京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作出定义,并分析其内涵与价值,总结其所包含内容;就南京抗战时期城市与建筑进行了论述。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关于抗战时期南京城市与建筑的专著,不仅填补南京近代建筑史空白,也填补了国内外关于南京抗战城市与建筑这一领域的空白。
-
重新发现日本[日] 矶达雄 著,[日] 宫泽洋 绘,张文祎 译本书精选日本全境 69 处极具时代特色的现代建筑,以海量照片与精致手绘体现建筑细节,以幽默精辟的文字深度解析建筑背后的历史背景、建筑本身的设计意图与文化意味,介绍了伊东忠太、村野藤吾、安藤忠雄、隈研吾、白井晟一等日本建筑名家代表作,带领读者了解 20 世纪日本建筑发展脉络,真正看懂那些“令人费解”的现代建筑。
-
法隆寺[日] 西冈常一,宫上茂隆 著,[日] 穗积和夫绘 绘,张秋明 译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法隆寺是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筑之一,也是日本第一个登记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国*级文物。法隆寺汲取唐代建筑之精华,其镇寺之宝“玉虫厨子”堪称中式建筑的“活化石”。与此同时发展出云形斗拱、立柱收分、非对称布局等日本独*的建筑样式,直至今日仍影响着日本的寺院建筑。 本书由曾参与法隆寺“昭和大修理”的日本国*级宫殿大木匠西冈常一与建筑史专家宫上茂隆联手打造,由日本建筑插画泰斗穗积和夫绘制插图,以一手权威资料精准还原法隆寺完整建造过程,生动剖析精妙绝伦的建筑结构。
-
北海近代西洋建筑的前世今生廖元恬 编本书主要介绍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20年代北海近代西洋建筑发展的历程,但内容时间跨度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书中所称的北海近代西洋建筑主要是指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7个点28座建筑。在体例上,全书按照建筑类型划分为7章,分别是《领馆岁月》《洋行硝烟》《邮驿史话》《海关风云》《医院建设》《学校肇端》《教堂钟声》,以时间为线索编纂并加上插图。
-
变化中的世界遗产吕舟 著本书为《世界遗产委员会观察报告论文集》中文版,全书共分为“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的实施与机制建设”、“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管理”和“世界遗产近期焦点问题”三大部分。书中论文围绕2013年至今历年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内容展开讨论,关注全球范围世界遗产的申报、保护与管理,世界遗产领域不同参与者的观点与认知角度,全球战略的实施效果,《操作指南》等世界遗产领域规则文件的修订等多方面的问题。论文详细、深入地介绍世界遗产的国际管理体系、世界遗产公约的运行方式、世界遗产的申报与保护管理,以及遗产大会所反映出的遗产理论和保护实践发展的近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