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
-
追忆神奇年代范路 著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堪称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神奇年代”(Magic Year)。在这段时期,现代建筑运动不仅是一种建筑美学上的革新,更是一场建筑师参与的社会变革,一场探索新时代建筑形式如何表达现代社会生活内容的运动。因此,早期的现代建筑潮流是复杂多变、充满矛盾也充满希望的。此后,现代建筑主流就远离了先锋派而成为了一种表面风格一“国际式”。《追忆神奇年代·现代建筑的一个宣言 一本书和一次展览》介绍了西方现代建筑神奇年代的三个案例——路斯及其现代建筑宣言,吉迪恩与《空间、时间和建筑》以及1927年魏森霍夫住宅展。尽管年代久远,但细读这三个案例,却能发现其中的许多问题在国内当下的建筑探索中依然存在。而这也是近百年前那场建筑运动的神奇之处,值得我们今日再度追忆。
-
快速规划设计100例陈天 主编快速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在规划师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被普遍使用,尤其是在规划设计的初始阶段。快速规划设计通常只是使用纸和笔这样一些简单的工具徒手弃成,与计算机绘图和模型制作相比,具有快速、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其规划构思常常是决定规划设计方案成败的关键,并真实反映出设计者的专业能力和规划设计功底。而设计者能否娴熟掌握快速规划方案的设计与表达,也影响着他在职业生涯中设计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准。
-
千年家园罗德启 等编著贵州不仅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而且还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史迹。远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已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贵州至今还保留着不少极具强烈个性的地方民居。贵州山寨民居,它是贵州各族人民,用取之于自然的乡土材料,通过木匠、石匠、泥瓦匠和普通的庄稼汉,通过日积月累、代代相传逐渐创造出来的,它具有浓郁的山地特色和民族特色,朴实而又独特的中国西部山地民居文化。贵外民居不仅表现贵州边远民族的精神和性格,而且从贵州民居本身,还能看出一个时期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精神。因此贵州民居也是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中国建筑文化古老悠远和绚丽多姿的风貌,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淳朴简洁、华美精巧兼而有之的审美内涵。贵州民居具有依山就势、高低参差,表现独特与环境结合的山地建筑形态。无论是黔中地区的岩石建筑,还是黔东南以及镇远苗乡古镇民居和靠山临水倚崖连洞的悬空建筑群落,这些建筑的个性与特质,都体现了对地域环境和文化特殊性的重视。因此,贵州民居的生成与发展,也与其他地方民居一样,都是地域环境、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胜迹遗韵苏希圣 编著2007年9月,寿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伊始,就决定编写一套《寿县历史文化丛书》,要求丛书能够多方位、较为全面地展示寿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人文自然风光,使人们能够以此为窗口更多地了解寿县,走进寿县。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身为名城寿州一分子,虽为驽钝,我乐为效力。丛书兼文史之长,图文并茂,具有资料性、可读性和收藏性,可作为一部地方风物袖珍档案。丛书共为9册,每册属一个专题。我负责《胜迹遗韵》一书的编写和《文史辑存》一书的搜录。《胜迹遗韵》主要是介绍一些保存相对完好的遗存。有迹可说的诸如以宋元安丰城为代表的古城址和残存的明清书院、寺观、衙署等都未及一一录介,这要留待后续工作来完成了。本册内容大多为编者不同时期的文稿,故行文风格也不尽一致,尤其是八景之文实为獭祭之作。好在均系单篇短文,一事一说,方家也指出似无强求一律之必要,于是草集成册,聊充其数。
-
柴泽俊古建筑修缮文集柴澤俊 著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术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有关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斐然。为推进其研究向纵深发展,本社特推出《中国古建史论丛书》。山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此书正是山西省古建专家柴泽俊几十年如一日,具体从事各时代、各类型古建筑调查、保护和维修实践的科学总结。全书分为调查研究篇、修缮保护篇和其它三部分,收录各时期的文章三十九篇,共计四十余万字,并配有插图九十四幅,展示了他在古建筑保护与维修领域各方面的独特见解,是从事古建筑保护与维修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研究者值得借鉴的珍贵读本。
-
当代北京居住史话丁世华 著在北京建国门立交桥的南边有一座标志性建筑古迹,这就是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而幸存下来的始建于明代的城墙及角楼,城墙在整体上虽然已经残缺,但城墙上因岁月风尘而剥蚀的城砖以及重檐歇山顶的角楼,还在默默诉说着北京久远的历史。近代北京有了铁路之后,轰鸣而来的火车就穿过城墙高大的券门,可以直达市中心的前门箭楼脚下。当通过城墙脚下的铁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城墙脚下这片后来被称为“三角地”的地方,一度被简陋破败的住房所包围,有的房子用城墙当作后山墙,还有几百户居民索性就住到了城墙上。如今这里已被鲜花和绿地簇拥的“明城墙遗址公园、”所取代,与其一街之隔的居民住宅小区,延绵到雄伟高大的前门和正阳门城楼脚下,昔日前门火车站高大的钟楼见证了这个古老城市的不断变化。这是当代北京城市面貌和居民住房变化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在现代社会,住房是与人们的生活最为密切的生存空间和环境,安居乐业是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和谐的标志之一。1949年1月31日,在经历了无数的历史动荡后,北京获得了和平解放,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1978年起实行改革开放,随着北京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居民的住房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居民的居住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他的不朽诗篇中曾有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今天,环境优美、市政基础设施完善、生活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的住宅小区星罗棋布地遍布京城内外,我们曾经向往过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朴实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现在已成为美好的现实。每个人和每个家庭都有一部自己的居住史。每个人和每个家庭都对居住水平的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当代北京居民居住的历史曾经经历过曲折和困难,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既经历过以公有住房租赁为主的时期,也经历了实行住房商品化的进程;我们既经历过等待单位分配住房的煎熬,也经历了以多种渠道解决住房需求的变迁;我们既经历过拥挤在狭小陋室的无奈,也经历了搬进宽敞明亮新居的喜悦。在商品房不再有“外销”和“内销”的区别后,住房需求不再被身份所限制;“期房”和“现房”在市场上的并存,使我们有了多样性的选择;“毛坯房”与“精装修”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居住的个性和方便性;“一手房”和“二手房”市场的不断成熟,使住房的梯级消费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拿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颠覆了人们传统的住房消费理念。通过改革开放,房屋产权从以住房公有为主向多元化产权转变,住房从以单位分配为主向个人购买转变,这是居民住房发生的两大深刻变化。居民住房和居住水平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内容。从居住地域上看,居住因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区域和文化特点;从居住形态上看,住宅是供人们居住的不可移动的建筑物,无论楼房还是平房四合院,都是避风遮雨、栖身安顿之所;从居住状态上看,人口数量的增减、家庭结构的变化、收入水平的高低、消费观念的形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人们的生活状况产生直接影响;从居住水平来看,住房的设计、建设、使用、管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也不断有所变化和调整;从居住环境上看,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商业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构成了居住质量高低的因素。与此同时,住房还与土地的开发利用、城市建设、房屋拆迁、商品房销售、市场管理、物业管理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还要指出,自2004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强化保障性住房制度,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话题。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由此,住房制度从“重市场、轻保障”向“市场、保障并重”回归,从“重买房、轻租赁”向“租售并举”的模式回归,开始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新的里程碑。正因如此,《当代北京居住史话》在有限的篇幅内,所有与居住有关的问题不可能都面面俱到,由于不是学术研究,所记述的内容也仅仅反映了当代北京居住历史的若干侧面,读者可能会在其中发现与自己居住生活相似的地方,也会发现所亲身经历的历史进程。
-
艺慧建筑表现艺慧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编著该书展示了艺慧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些优秀的建筑表现作品。
-
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南京卷长北 主编《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南京卷》作为田野调查的记录与由此升华而来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南京现存于地面的古代建筑或见存于史而经今人修缮、扩建、重建的传统建筑,按民居、会馆、府衙、祠堂、书院、寺庙、园林、宫殿、陵寝、戏台、其他等,分类进行记录,鉴赏和评价,尤详于记录古建筑雕饰,同时探讨其地理、历史、文化诸方面的成因,归纳其艺术特色,论述其保护战略。总论收入解说性插图50多张,各论收入彩照、黑白照600多张。全书足现存,关注当代,突出问题意识,文字翔实,图文并茂,兼重普及性、欣赏性与学术性。编写与出版的宗旨在于:为时代存照,抢救和保护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古代建筑文化把建筑专业语言转化为大众欣赏语言,唤起民众传承传统文化,保护城市文脉的自觉意识,同时,方便爱好传统、研究传统的读者实地寻访,兼供地方文化研究者、决策者和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民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等研究者作案头参考。
-
你该知道的中国建筑贾月珍 著人在阅读中成长,心在感动中美丽。让我们一起阅读中国的建筑、中国的名城……
-
中外建筑史章曲,李强 主编建筑设计是人类活动的一项基本内容,承担着为人类提供活动场所的职能。在人类征服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漫长历程中,建筑设计一直受到场地、材料、尺度、光线、气温、通风、时问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同时,由于宗教信仰与政治哲学的原因,不同时期流行的建筑形式,也往往受限于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潮,这其中包含思想、政治经济制度及文化风俗方面的相关理念。因此,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以自然环境及地域传统为背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凭借清晰的逻辑思维将具体需求逐步抽象化,寻找和描绘出某一场所的形式特征,而这种形式最终又必须遵循人类生存的极其具体的本性,实现技术与艺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长期以来,中外建筑设计是在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各自沿着不同的道路前进的。首先,从根本上说,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提供了不同的建筑材料,为其各自的建筑设计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传统的中国建筑始终围绕木料进行设计,其历来沿用的梁柱式构架结构很少受外来因素的影响,系统独立,历史悠久,这与西方传统建筑的演变程序大相径庭。希腊的古代木料建筑在公元前若干世纪就已被石料建筑所取代,建筑结构由构架转变为垒石。其次,不同的社会结构促使建筑空间布局设计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状态,传统的中国建筑始终以当时的君权为核心,从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建筑物为目的,而是推崇多个建筑物之间的整体设计,形成了以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封闭群体院落为主要形式的格局。与此不同的是,西方古代社会长期处于分裂割据、对峙并立的状态,这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空间,所以西方传统建筑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性观念,从而形成了以高耸挺拔、雄伟壮观的开放单体组合为特色的格局。另外,由于文化形态与审美观念的不同,中外建筑设计也表现出了不同的艺术追求。中国传统观念讲究人伦道德,向往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在建筑设计上体现为强调礼制秩序,追求宁静清朗、平和知足、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而西方则重视宗教信仰,主张以人为中心,形成了风格变化多样、形态崇高轩昂的建筑形式。历史上,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与结构技术曾对邻国的建筑设计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印记。然而,建筑艺术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建筑设计活动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地域传统、社会经济、文化观念、宗教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新一代的建筑设计总是在上一代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去粗取精、继承革新的情况下产生的。我们只有了解了建筑的历史,才能有所发展;只有通过分析、借鉴历史上的各种建筑思想与设计手法,研究那些优秀作品的创作背景及艺术价值,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现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