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
-
刘敦桢全集刘敦桢 著本卷收录了1961年至1964年期间刘敦桢先生关于古代建筑、古典园林等的讲话稿、信函等。主要内容有:《鲁班经》校勘记录、《印度古代建筑史》(未完稿)、漫谈苏州园林、编史工作中之体会、苏州园林讲座、有关《中国古代建筑史》编辑工作之信函等。本书可供有关专业师生、建筑设计人员、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人员等参考。
-
刘敦桢全集刘敦桢 著《刘敦桢全集(第7卷)》包括《中国住宅概说》和《中国建筑史参考图》两部分内容。其中,《中国住宅概说》是我国研究传统民居的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理论著作,是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该书从纵横两个方面对中国民居进行了分析研究,纵向从远古一直到近代论述了我国民居的发展历程,横向剖析了明清时期的各种住宅类型。《中国建筑史参考图》收录了大量传统图片,有助于读者对中国建筑建立起一个整体慨念,并把握各类建筑的演变和特征以及各种结构装饰单位的演变和特征。《刘敦桢全集(第7卷)》可供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专业师生,建筑历史和理论研究人员以及建筑设计人员等参考。
-
让欧洲微笑的建筑朱沛亭 著在欧洲有千百年历史积淀的古典端庄的建筑群中,有着一些宛如天外来客般的新潮设计,这一座座梦幻般的不按牌理出牌的怪诞建筑,会让你忍俊不禁。弗兰克-盖瑞的建筑会让人有吸毒一般的感觉,建筑居然还分“科幻派”和”奇幻派”斗个不停,变成博物馆群的鲁尔区旧工业基地类似于北京的798工厂……而在不计其数的严肃说教的建筑书籍中,建筑旅行家朱沛亭先生以带有台湾气息的幽默文字来调侃建筑,讲解它们的“酷毙”和“闷骚”,这样一本建筑书本身同样会让您微笑甚至捧腹的。
-
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美)费兰姆普敦 著,张钦楠 译《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陈述》作者在书中跟踪了在20世纪世界建筑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一些建筑思想轨迹,言简意赅地描述了20世纪世界建筑发展演变的总体轮廓,并逐一说明这些特定的主题或文化借喻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表现自己的。因此,可以说《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陈述》是一部20世纪世界建筑演变的简明史。《20世纪建筑学的演变:一个概要陈述》内容丰富,富有深度,学术价值高,脉络清晰,系统性强,论述严谨而中肯,分析和评论深刻而客观,具有学术研究的严肃性。为我国建筑师及建筑系师生提供了许多启发和教益,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极好的教学参考书和必读经典书目。
-
东方建筑遗产余如龙 著《东方建筑遗产(2007年卷)》是一本研究东方建筑的专业性图书,内容涉及建筑文化、建筑哲学、建筑美学、建筑伦理学、古建筑营造法式与技术;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东方建筑对外交流与传播,同时兼顾古建筑专题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共设8个栏目。
-
城市与建筑的精彩对话KFS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城市与建筑的精彩对话》主要是城市与建筑的精彩对话,有社会名流对话建筑、设计名师对话建筑、时代新锐对话建筑。《KFS对话建筑》就是这样一个舞台,名师,大师,小师,无名之师——只要你有话要讲,有新鲜事例,有激情释放,有思想共享——这里你尽可演绎。兼收并蓄也罢,东风西风也罢,去芜存菁也罢,各领风骚也罢,一个开放的论坛相信可助建筑界内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乃至自我反省。
-
大拙至美梁思成梁思成( 1901——1972),建筑学家。广东新会人。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1928年入美国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回国后,曾任东北大学教授、建筑系主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建筑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第一至四届副理事长,北京市第一至三届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古建筑研究和教学工作。1946年创设清华大学建筑系。对中外古建筑、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造诣颇深。曾参加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设计了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著有《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营造法式注释》、《APictorialHistoryofChineseArchitecture》(英文版)等。广东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梁启超长子。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1927年7月~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3月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l947年1月-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及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可以将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用类似语言翻译的方法转化到西方建筑的结构体系上,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他和夫人林徽因一起实地测绘调研中国古代建筑,并对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学奠定了基础。建国后,梁思成在建筑创作理论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强调新建筑要对传统形式有所继承。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运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梁思成的这些理论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多数建筑师的思想和政府的希望,直到今天依然对中国建筑界有很大影响。梁思成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等。曾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
-
你应该读懂的100处世界建筑鲁石●囊括5000年世界建筑的永恒辉煌之美●全彩图文引导我们进入感官的享受之旅●深度探索给我们的灵魂以极度震撼本书选择的100处世界建筑不过是浩如烟海的建筑历史的沧海一粟,但求知总是从简易起,我们相信依着本书提供的脉络,您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那些引导了建筑革命的建筑大师和历经岁月的磨洗至今仍被世人顶礼膜拜的经典作品。更为重要的是,透过对每件作品的分析,作者试图向我们呈现一套观看和欣赏建筑的法则,凭借这些有限但有用的标准,我们的目光会变得更加犀利,可以看懂更多的建筑,甚至可以像训练有素的专家一样评判身边日新月异的建筑。埃及金字塔的永恒,古希腊柱式的经典,古罗马穹顶的伟大,哥特式教堂的崇高,文艺复兴建筑的人文关怀,巴洛克建筑的光芒,古典主义建筑的理性,现代主义建筑的简洁,结构表现主义建筑的创新,国际表现主义建筑的典雅,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矛盾,解构主义建筑的怪诞……都将深深触动我们的灵魂。
-
建筑体验陆邵明《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是以一个比较特殊的角度,即空间体验的深层心理学角度,来揭示了人对于场所的体验与感悟。书中通过建筑空间与戏剧艺术叙事和内容组织安排的类比研究,从人们的感知和体验研究了城镇、建筑特别是园林空间客体,在研究视角、内容和方法上都颇具新意,丰富了经典的场所理论和设计方法,拓展了对建筑本体理论的认识。
-
建筑与时代(英)海斯科特,(英)巴尔 著,宋昆,郭琰 译《建筑与时代》作者大卫·海斯科特与苏·巴尔充分游历了欧洲和美国,拍摄并研究了一批独特的住宅。这些住宅自从在70年代的建筑杂志上首次露面后,很大程度上没有被拍摄过。《建筑与时代》是第一次将这些住宅收集在一起,选录的不仅是有代表性的,也有非典型性的居住建筑。这是一部经过成熟、审慎、独特构思的图集,展示了永恒的生活空间中非常流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