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
-
塔碑的故事拉普拉斯·让著我以短剧的形式把世界名塔碑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无疑是一项最吸引我的工作。它全部的意义就是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到许多隐坦在史河中的生动故事。这种阅读带来的震撼是持续的,它敲击着每个人的心。我在打捞这些故事的时候已数次流出眼泪。我相信这样的故事同样会感动所有的人。与其它建筑物相比,塔和碑的结构比较简洁,它的形而上意义永远大于实用价值。这注定了它应该是一个思想的聚合体,美的焦点以及历史资讯的贮藏室。由此它也比其它任何一种建筑物都更具想象空间。我喜欢把这种建筑物的外延称之为建筑学的人文张力。这种人文张力的存在和运动意味着建筑大师们对其付出的智慧不比其它建筑物少。但建筑师的智慧并不是《塔碑的故事:追踪神明印迹和帝国荣光》特别关心的事。我们在乎的是建筑师赋予其人文张力的深刻背景,他要告诉我们什么,他告诉了我们什么。这使我人对建筑物所处的时代以及它的精神之谜产生强烈的探寻欲望。这种诱惑我们的张力就存在于浩如烟海的历史上。在历史的海洋中探幽是文明人明智的一个选择,它是我们进入未知领域的一盏阿拉丁神灯。然而,塔碑的故事只是触及到历史的一个角落,并不包罗万象,伦敦塔的故事不能构成一部伦敦史,更不可能构成一部英国史,埃及方尖碑的故事也不能解开古尼罗河的全部秘密。但这历史的冰山一角却让我们百感交集。
-
华夏意匠李允鉌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作者通过多年潜心研究中国建筑设计传统、长期实地考察东西方建筑,博览中外建筑经典,验证了中国古代存在具有中国民族与地理环境特色的建筑与规划理论,其中许多设计思想与技法属中国独有或首创,在世界都居于领先地位;进而充分肯定了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理念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也是世界建筑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作者李允鉌通过多年潜心研究中国建筑设计传统、长期实地考察东西方建筑,博览中外建筑经典,验证了中国古代存在具有中国民族与地理环境特色的建筑与规划理论,其中许多设计思想与技法属中国独有或首创,在世界都居于领先地位;进而充分肯定了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理念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也是世界建筑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华夏意匠》总结了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书中字里行间不时流露出一位学者对国家的拳拳热爱之情和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驳斥了少数西方人傲慢、狭隘的片面学术观点与某些中国“学者”缺乏民族自信的西化倾向,从根本上修正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的种种谬误与偏见,打消了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模糊认识,从而全面解决了对中国古典建筑的认识与评价问题。李允鉌广泛运用中西比较和归纳汇总的方法,在确认东西方建筑设计理念差异的前提下,证实了中国古代勤劳睿智的工匠充分利用准确的力学知识,以柱网框架式结构从技术上巧妙地突破了木结构不足以构成重大建筑物要求的局限,将木材的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设计思想上确认这种建筑结构形式是最合理和完善的形式,走上发展木建筑为主流的道路,而西方则大量运用砖石材料,走的是发展承重墙式砖石建筑为主流的道路。“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走着不同的道路,各自取得不同的成就,不同的经验。”今人若采用同一种尺度来衡量东西方建筑艺术的传统与成就的做法是错误的,更不会获得正确的结论。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典型的对比实例,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成就。木建筑与石建筑各有短长,难分伯仲。木建筑结构轻巧,经济实用,加工工艺简单,施工迅速;不足是抵御地震、风灾、火灾的能力较弱。石建筑外观宏伟,坚固,留存久远;缺点是笨重,昂贵,施工工艺复杂,建造周期漫长。从纯粹技术角度而言,中国的木建筑丝毫不逊于西方的石建筑。意大利的砖石比萨斜塔,建于1174年,塔高54.5米;而建于1065年的辽代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高度67.13米,比比萨斜塔高出13米。木材的强度只有钢材强度的1/20,就是说在古代用木材建60多米的高塔相当于我们今天修建1200米高的钢铁建筑,况且佛宫寺塔还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高塔,因此中国的木制高塔堪称世界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奇迹。中西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和结构风格导致西方人在建筑上着重追求向空间扩展规模,中国人却主要致力于在平面上拓展。比如建筑年代相近的巴黎卢浮宫和北京的故宫,两者总的建筑面积相近,但西方人的设计意图是完成一座多层建筑物,故宫则是以广阔、深远的平面组织构成一个紧密的建筑群,它的基地面积几乎是卢浮宫的一倍。李允鉌在介绍中西建筑理论的同时,还从艺术鉴赏角度向读者传授了中国与西方古典建筑不同的欣赏方法与规律。在视觉上,人们通常可以从远、中、近三种不同的距离来观察、体会建筑物的形体和美。中国建筑设计对远景的效果十分重视,经过严密的整体规划,呈现优美、柔和的外轮廓线,决不是西方那种简单几何图形的“盒子式”外形。在中距离上,西方建筑以丰富的体量,凹凸变换的平面构图给人留下明确、深刻的印象;而中国建筑的立面则较为平淡,这应与中国封闭的“庭院式”平面布局有关。在更近的距离,人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国木建筑画梁雕栋、栌栾交错的构造、细致精巧的装饰、鲜艳夺目的色彩,这是西方生硬、单调、呆板的石建筑物根本无法相比的。因此,在观察中国和西方建筑时,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和视角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的另一特点是取材广泛,论及众多中外古今的有关著述和论点,对于各种问题作者都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内容不仅限于只是一般的知识性、学术性的资料汇编。该书是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传世佳作,这是一本以现代科技的观点和建筑艺术语言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全面阐述和分析的理论著作。全书的重点在总结中国古典建筑的设计原理和法则,并且指出它们和现代建筑之间的关系。
-
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析麻勇斌《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析》作者采用“文化活体”理沦,对扎实的田野考察资料进行分析,揭示了苗族建筑“文化活体组织”中所存在的族群文化“相互嵌入”现象;展示了许多鲜活的建筑文化材料,井解析/存在于这些建筑文化材料之内的建造过程与使闸过程中的文化逻辑,理出“原始巢居”和“原始穴居”演化成为当今苗族的居住形态的大体“故事”脉络,以及如今仍然被这两种原始建筑形态锁定的观念之细节,同时,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论述厂与建筑联系紧密的其他文化现象,得出的结论令人耳日一新。
-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自1939年起担任中央博物院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的梁思成,从42年开始着手编写中国建筑史,两年后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它的完成也实现了梁先生从20年代留美学习时就立下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当时就读于宾大建筑系的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筑史。唯独中国,我们这个东方古国,却没有自己的建筑史”。而日本学术界的许多知名学者也已着手研究中国建筑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建筑史》一书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它无疑也是当时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的历史产物。民族的自大与自卑,皆源自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无知必然导致盲目,而盲目反过来又闭塞了人们了解本国历史的视听,从而进一步滋生无知。因此,只有对本民族的过去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产生深沉的民族自尊和自强。而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记录和见证,忠实地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与文化。研究建筑的发展史,无疑可以明白无误地触摸到民族历史的脉搏。《中国建筑史》正是通过客观深刻的分析和阐述,使国人得以了解自己民族的过去,从而避免盲目的自卑或无端的自大,并塑造出坚实深厚的民族自尊。客观的分析和阐述,源自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梁思成不愧是“第一个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者”,他对中国建筑有着十分独到的理解和认识。梁先生生动地将构件、装饰和建筑单体称作建筑上的“词汇”,对应地将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以及建筑单体之间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称为建筑上的“文法”。为了钻研这种“词汇”、“文法”体系,梁思成以曾在清宫营造过的老工匠为师,以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课本,以北京故宫为研究标本,同时对照大量现存实物,先将清代建筑营造方法及其则例弄通;在此基础上,将宋《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这两部“文法课本”互相比较,再通过实测宋、辽、金实物,互相印证。并以此为基础,由近及远,研究宋以前的古代建筑。《中国建筑史》一书的总体安排即体现了梁先生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总括地阐明中国建筑的特征,使读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继而提出建筑史分期,以便讲解,随后即转向中国古代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宋《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在此,梁先生对这两部术书作了一番简要的分析与介绍,同时肯定了它们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的地位,并表明“以下各篇所有术语及比较研究之标准,胥以此两书为准绳焉”。自第二章始,按绪论的分期逐代阐述中国古建筑“词汇”、“文法”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从而将一部古代建筑艺术的“鸿篇巨作”历史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中国建筑史》一书处处体现出粱先生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研究方法。针对每一具体的历史时期,先将文献上该阶段的建筑活动表述于前,并把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简要地穿插其中。这样既有利于读者的整体把握,又为后继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接下来便是对此一时期现存实物的逐一剖析,描述生动,文字精要。在实例研究中颇多联系比较,其中既有同一时期建筑的横向联系,以表明此阶段建筑型制的共同特征;又有不同历史阶段的纵向比较,从而体现出建筑“词汇”、“文法”的发展演变。在实例分析之后,水到渠成地总结出该时期建筑的特征及与其他时期的传承关系。以梁思成为代表的这一代建筑工作者,在风雨飘摇的动荡中,以自己的热情和才华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斗争之中,摸索着中国建筑文化的出路。清醒、真实地了解民族的历史与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本民族建筑文化,始终是萦绕在他们心中的历史课题。感谢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努力,使《中国建筑史》在世纪之交再次面世。同时,此书的出版也向新一代建筑工作者提出了同样的问题。置身在这个特殊时刻的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去解答这样一份问卷呢?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书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本书是梁思成先生的重要遗著,因此补充的图片也尽量用当年作者所拍摄的图片。
-
岭南近代教会建筑董黎著主要内容本书从建筑文化的角度,结合近代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历史变迁,通过实例考察和对历史资料的广泛搜集,运用建筑语言学、建筑形态学及社会学、历史学的研究方法,追溯了中国近代教会建筑在演进过程中的文脉关系,分析了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汇中的异质关联,并进而探讨了中国建筑文化在历史时空交汇中的涵化机制和离异与回归规律。 相关丛书1.岭南造园与审美 2.广州城市形态演进 3.珠江三角洲建筑二十年 4.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 5.岭南人文·性格·建筑 6.岭南人文·性格·建筑 本书目录第一章 近代教会建筑概述;第二章 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先行者—教会学校建筑;第三章 近代西方文化意识的布道者—西式教堂建筑;第四章 岭南近代教会建筑的社会意义。主要参考文献。
-
珠江三角洲建筑二十年燕果主要内容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的历史、人文、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机遇、岭南建筑前辈创作思想以及对西方建筑理论的研究,揭示珠江三角洲建筑二十年成就的来龙去脉。为珠江三角洲建筑在21世纪的进一步发展,为后人研究这一段建筑史留下一份初步的研究成果和珍贵的资料。同时,也借此向中国建筑界介绍珠江三角洲建筑的动态及创作思想。 相关丛书1.岭南造园与审美 2.岭南近代教会建筑 3.广州城市形态演进 4.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 5.岭南人文·性格·建筑 6.岭南人文·性格·建筑 本书目录第一章 珠江三角洲建筑发展的背景概况;第二章 珠江三角洲自然及人文特征;第三章 岭南建筑的先声;第四章 继承世界建筑理论;第五章 融合多元建筑文化;第六章 开创岭南建筑新风。主要参考文献。【岭南建
-
中国古建筑砖石艺术楼庆西著《中国古代建筑砖石装饰》是一部专门介绍砖石装饰的专著,其中包括砖石装饰的产生与发展,砖石装饰的文化内涵和砖石装饰的技法,以及宅门多种不同规格的特征。本书图文并茂,其中大量的墨线图由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同学们测绘完成。楼庆西先生是著名的古建筑专家,作为本书的著作者,为本书的质量和影响力提供了保障。
-
中国廊桥戴志坚著、摄影朋友,你见过桥吗?看到这句话,你可能会哑然失笑。桥与路就像一对亲兄弟,有路就有桥,有桥就有路,谁没有走过路,谁没有见过桥呢?那么,你见过廊桥吗?见过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廊桥吗?这个问题恐十白就没有那么容易回答了。看过美国影片《廊桥遗梦》的朋友,还记得影片中那座麦迪逊廊桥吧?你可知道,因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在廊桥的浪漫邂逅而广为人知的美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麦迪逊廊桥,无论是单孑L跨度、年代久远,还是外观造型、内部结构,都不能与中国的廊桥相媲美!我国地域广阔,山川众多,溪流纵横。特别是南方,丘陵广布,山高林密,谷深涧险,交通极为不便。古代的能工巧匠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建造了各种形式的桥梁,其中就有不少造型别致的廊桥。这些廊桥有的横跨在险滩绝壁之上,有的静卧在村落市井之中,景致十分美丽壮观。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的青山绿水之间,至今仍耸立着3000座以上风格各异的古廊桥。它们历尽沧桑,已经伫立了1000多年。那古朴而典雅的造型、实用而科学的结构、粗犷而又不失细腻的风格,折射出我国先民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和高超技艺;构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使人们无不为之动容,流连忘返。朋友们,请随着我的脚步走进崇山峻岭,请伸出我们的双手拂去岁月的风尘,让我们共同拾起失落的经典,一起走进廊桥之乡,走进廊桥之梦吧!
-
建筑历程褚瑞基著这是一部西方古典建筑的心灵史,它将建筑置于宏大的历史时空中,剖析从远古至文艺复兴时期 ,西方建筑艺术各阶段风格的形成、嬗变,及其衍化演进的深层原因和历史背景。让我们在本书中,借着组构大历史结构中的一个微小因子——建筑,作为理解时代个性的探索棒,它不只要能测量出历史表象的面貌,也要能深入面层,开解不可见的背后秘密。
-
中国古代建筑朱抗 编写,洪涛,冯聪英 绘《中国古代建筑(英文)》以图文结合形式,用英文介绍中国古代建筑,让朋友们在愉悦中学习到英文并了解中国古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