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理论
-
善用能量陈薇等 著《善用能量:中国东部地区传统建筑的绿色设计研究》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批准号:2017YFC0702500)之课题“经济发达地区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绿色设计理念、方法及其传承研究”(批准号:2017YFC0702501)的部分研究成果。《善用能量:中国东部地区传统建筑的绿色设计研究》研究和提炼了古人的绿色设计营建智慧,总结了中国东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个地区传统城市、街区和建筑的绿色设计原理和方法,形成了认知中国传统绿色设计的基础理论。《善用能量:中国东部地区传统建筑的绿色设计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耙梳和相关实例的研究,客观描述和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绿色设计的“四节”系统—节材、节地、节能、节工,以及开展人工与自然的关联、不同材料在建筑构造层面的整合研究,此为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在善用能量方面的系统理论建树,在国内外首创。下篇为应用研究,选择城市、祠庙群体及街区、住宅建筑三大类,从不同规模尺度层面开展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百余项案例调研,发现科学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不仅跨越单体和群体、建筑与城市展开研讨,还包含了对人的行为和管理体制的切入与考量,是见物见人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相对当代科技手段而呈现“低技高效”又充满先进理念的绿色设计水平。
-
荒漠区公路交通建筑设计实例韩莹,李栋 著本书分为荒漠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公路客运站两部分内容,主要以新疆荒漠区公路交通建筑设计实例为依托,针对荒漠区高速公路沿线服务设施、收费设施、管理设施、养护设施及汽车客运站等工程,从项目特点、总体规划、功能配置、建设规模、具体措施、关键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荒漠区公路交通建筑的设计思路、设计要点和设计方法等,希望能为类似交通建筑项目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本书可供交通建筑设计、施工、科研人员及交通部门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
应力、侵蚀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服役寿命预测模型李根峰,高波,董伟,申向东,朱聪 著《应力、侵蚀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服役寿命预测模型》系统地介绍了风积沙混凝土制备、不同工况下风积沙混凝土劣化进程及风积沙混凝土服役寿命预测模型。全书共分为8章,分别论述了风积沙理化特性、风积沙混凝土拌制技术要点、不同强度等级风积沙粉体混凝土研制,以及应力、冻融、盐侵等单一及耦合工况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劣化损伤机制,并提出风积沙混凝土服役寿命预测模型。《应力、侵蚀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服役寿命预测模型》可供从事风沙资源开发、沙漠化治理、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学生的参考书。
-
建筑文化研究 第10辑胡恒 著本书稿是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胡恒主编的“建筑文化研究”系列建筑理论文集之新一辑第10辑。《建筑文化研究》系列出版物由南京大学建筑学院支持,每年一本,由国内(含台湾)著名建筑学府的重要学者任编委。 本专辑许多年前就已在构思与准备,是皮拉内西纪念文集。在西方建筑史中,皮拉内西有一个相当特别的位置——他不是因其建筑作品,而是以给后人留下无限诠释空间的绘画作品著称于世,在其千余幅版画作品中,屈指可数的几幅地图的意义最为深远,同时,他也是西方先锋派文化的肇始者之一。2020年是皮拉内西诞辰300周年,各种关于皮拉内西的英文著作纷纷面世,大抵是些趣味性的画册,比如皮拉内西的草稿图集、对皮拉内西废墟画与现实场景照片进行叠加等等——应该都是在赶这个时间节点。本专辑恰逢其会,为这一诞辰之年奉上的一份小小的、来自中国的纪念。
-
当代桥梁美学徐利平 著本书汇集了世界范围内多个优秀桥梁作品﹐以及桥梁领域关于桥梁美学理论与实践﹐较完整地反映了当代桥梁美学的主流和全貌。书中阐述了桥梁美学的理论体系、桥梁工程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工程师与建筑师合作的直接路径,从现代走向当代的历程先锋实践、美学思想的碰撞以及理论的探索,集中体现了世界范围内当代桥梁美学理论和实践的行业基础、时代特色。通过当代桥梁美学主流思潮和特征,例如,结构的优雅和精致﹐彰显地方特征培育地方精神﹐创造自然化形态﹑人性化功能﹐展示结构魅力与技术审美﹐新的结构艺术与装饰艺术等美学内容,以及多个优秀方案创作和工程设计实践案例,进一步印证当代桥梁美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书可供桥梁专业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原竹结构设计指南《原竹结构设计指南》编委会 编原竹结构因取材方便、材料力学性能优良在国内外低层建筑和特色建筑中具有较多的应用。但竹材具有易虫蛀、霉变、开裂等缺陷,降低了原竹结构的耐久性,致使原竹结构的发展和应用受限。随着竹材预处理工艺水平的提高及新型原竹结构体系的研发,原竹结构的耐久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并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原竹结构设计指南》在总结原竹结构的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纳入了编委会成员的新研究成果,对原竹结构的材料、构件、节点、结构体系、防护、施工与监测方法等方面均进行了阐述。编写《原竹结构设计指南》的目的是促进原竹结构的发展及应用,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
建筑庭院李珂,张亚飞 著本书以建筑庭院为设计要素,介绍了建筑庭院发展的历史及其空间组合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建筑庭院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本书通过对大量优秀建筑实例进行分析,系统地梳理各种操作手法,并辅以分析简图和文字说明,展示出庭院空间在建筑创作上的应用。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适用于高等学校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师生、建筑行业从业者以及对建筑设计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
建筑细部杜鹃,张佳 著建筑细部是影响建筑美观与精致性的关键,本书以世界建筑史的视角,阐述了细部的起源,介绍了古典建筑的典型细部;并从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尺度感知和实现技术这四个方面来介绍细部的作用,通过探讨建筑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符号性与象征性、文化性与历史性这几个方面来阐释细部所能展现的丰富内涵,并辅以大量建筑部位的细节实例来说明建筑细部的作用与特征;最后通过数百张建筑实例照片来分类说明现代建筑细部的设计手法。通本书的特点是图例丰富,文字质朴详实,讲解深入浅出,易学易用。
-
建筑入口毕昕,郑东军 著《建筑入口》是“建筑设计要素丛书”其中之一,建筑入口作为建筑室内与外部环境的过渡空间,是建筑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也是建筑设计的切入点和要素。本书结合大量实践建筑案例,对建筑入口的概念、属性和入口类型进行分析,提出了入口设计的6个原则、4类设计方法和12种具体的设计手法。本书图文并茂,图解分析详尽,可以作为建筑、规划和景观研设计人员的设计参考用书。适用于高等学校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各大建筑设计单位的建筑设计从业人员阅读。
-
建筑物理徐宇工 著本书按传统划分方式分为气候、热、湿、声几个部分。第一章面向建筑物给出(中欧地区的)室外气候的组成部分,并且确定对室内气候的主要湿热要求。第二章的内容涉及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等关于热量传递的基础知识。第三章包含的内容为单个建筑构件的热工性能。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建筑整体的热工性能。第五章主要介绍的是房屋建筑中的湿技术问题。第六章声学部分对室外和室内空间的声级及建筑构件的隔音效果进行评价。本书的重要特色是,描述建筑外围护结构中的湿传递现象的内容与国内同类著作明显不同,其介绍篇幅较大,实际案例较多,与建筑实践联系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