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
-
教学过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成效张菁学生根据各自的研究兴趣,以合作小组的方式明确研究主题、建构考察提纲;考察的对象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的课堂教学状况,以及课余活动与学校文化等。考察的方法主要有: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实物分析等,考察的工具既有学生自编的观察提纲、问卷、访谈提纲,也有已经成型的工具,如弗兰德师生互动分析量表等。《教学过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成效:课堂观察报告集》共收集了17篇考察报告,收录了教育学专业13级、14级本科生,以及少量研究生的考察报告。
-
教育交流与技术术语集Rita C.Richey描述教育技术领域的词汇在专业和理论方向方面都在层出不穷地扩展着。使这方面更显复杂的是此领域的词汇日益更新:新词汇的出现和既成词汇的定义修正以迎合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包括思想方面的、技术发展方面的,甚至国际上对某些术语理解所产生的歧义所带来的必要修正。《教育交流与技术术语集》的产生是为了澄清这方面的问题。本术语集是为本领域的学者和工作人员所写的。它收集了大约180个本领域的主要术语,包括学术定义及简短讨论。每条术语的介绍内容包括术语的特性,任何其他可能互换的含义,以及今后的走向。这些定义的讨论是经过教育交流与技术领域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如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相关文献考证的。这些术语由72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本领域有名望的学者所撰写。集众人智慧的主要术语将证明本术语集对于学者、研究人员,以及领域的实践人员所能提供的重要参考价值。
-
文本与理解李本友《学校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实践丛书 文本与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是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文本与理解危机哲学诠释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价值凸显;本体论解读哲学诠释学视域下的阅读教学本质;阐释性理解教师与文本;体验性理解学生与文本;走向理解共生师生文本互读;还详细阐述了走向理解共生师生互读文本的实现条件和实现路径,在阅读教学中以期确立教师与学生的精神相遇,让他们在交往与阅读中理解与超过自我,在尊重和互动中达成高度视界的视域融合,在意义碰撞中实现审美享受。《学校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实践丛书 文本与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以期为语文阅读教学找到一种可供理性选择的解释框架,也为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建构提供一些基础。
-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闫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畅销近十年后修订,闫学老师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二十余年初心未改。温暖、诚恳的文字中,体现了作者对大师教育思想和教学智慧的诠释,以及对当下教育实践的启迪。在书中,作者从多个角度谈论了教师、家庭以及社会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和顿悟:我们要做这样的教师。
-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 第十五卷徐林祥 主编《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十五卷)》图书共收小学国文国语教学论著一种:于漪著《语文教学谈艺录》,约19。4万字。含经典原文、注释及内容导读。《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第十五卷)》反映了老一辈语文特级教师在上世纪末对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和思考。
-
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罗鸣亮问题——我们的教学讲道理吗?探求——数学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思索——数学教学需要哪些道理?策略——课堂该如何讲道理?作者努力倡导“做一名讲道理的数学教师”,并追寻简约而灵动的课堂。本书系作者实践智慧的结晶,从“数学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切入,到反思“我们的数学讲道理吗”,再转入“为什么要讲道理”“什么是数学道理”“怎么讲道理”,zui后提供大量“讲道理”的课堂实践智慧供读者参考。
-
口语创客杨忠《口语创客》是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课题“教师在MOOC教学中的感性质量”的结题成果。MOOC,慕课,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慕课教师的视听素养是指教师个人在课程音视频中的表达魅力和艺术风范。内容主要包括:表达技巧、副语言训练、文稿的口语化和方音矫正。书稿将播音主持相关技能与慕课教育融合,分析了教师在慕课录制过程中程策划与实际录制吻合度、教师本人在镜头前的感觉、音视频中重难点的呈现、各方面对课程管理和评价等等,帮助教师在慕课录制中不断完善教学的音视频设计,逐步适应镜头前录制。《口语创客》致力于研究将播音主持的相关能力和技巧合理运用到慕课教师的视频录制中,对国内慕课向品质化发展做些探索。
-
21世纪的学习和教学技术Leslie Moller,Jason Bond Huett,Douglas M.Harvey《21世纪的学习和教学技术》收集了有关用技术改进学习的模型与方法的研究。这些文章由教学技术的学术研究带头人和思想家所写,对于用更多更好的技术便能改进教育的想法进行了挑战。作者们强调了具体的基于研究的想法,以这种思想来重新衡量学习,评估学校,重新考虑技术的应用,并且改进教学传递方法。在承认技术的重要角色的同时,这些文章挖掘了技术的主要优势–技术能用于促进高等学习设计和发展中的样板,同时也促进学习互动。每一篇文章发掘技术的某一具体方面的角色,整本书都围绕这么一个主题。如果对于学习过程与它的方方面面没有足够的认识,光靠现有技术,是不可能对教育过程产生持续影响的。
-
中小学理科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陆建身 等《中小学理科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丛书:中小学理科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初中生物卷)》全面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初中生物教材的特征,通过国际比较,判明了我国初中生物教材难度的国际排名和内容差异,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一手资料和国际比较依据,发现了许多对我国高中生物课程与教材建设有着重要启示的结论,并为建设我国高水平高质量的生物教材奠定了必要基础。《中小学理科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丛书:中小学理科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初中生物卷)》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首次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初中生物教材在国际上的难度层次做出了准确的判断,为我国生物课程改革与生物教材编写以及相关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
中小学理科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王祖浩 等2008年8月29日,中央决定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研制工作,我很荣幸地参与了《教育规划纲要》调研起草的全过程。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呼声一直很高,同时,很多家长、社会人士,包括著名学者、两院院士都认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需适当降低教材难度,“适当降低教材难度”一度写进了《教育规划纲要》文本。但是,这一判断并没有科学研究的依据。从全世界科技发展的进程和课程教材改革的历史来看,教材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新的知识和方法不断被补充到教材中来。如果比较笼统地做一个判断的话,中小学教材总的说来不是越来越易,而是越来越难,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降低教材难度具有很大的风险。中小学教材的难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教材的难易不仅决定着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和民族的整体素质。世界上很多有影响的教育改革都聚焦课程教材的改革,教材难度的调整常常是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内容。1958年,美国为了应对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挑战,颁布了著名的《国防教育法》,强调“新三艺”,就是以提高教材难度而著称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与教材难度到底有没有关系?如果我们在没有进行认真研究的情况下就把大中小学教材的难度降下来,10年、20年以后发现是一个错误选择的话,后果就太严重了。这一疑虑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同。因此,关于这个问题,《教育规划纲要》的文本是这样表述的:“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这既积极回应了社会的关切,又保持了审慎的态度,为今后开展专题研究提供了空间,留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