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
-
国学教育读本贺远宁,曾庆丰 编著《少年诵读经典系列:国学教育读本(初中)》还对国学启蒙读本作了重新解读,设计了更新颖的学习形式,引入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启发学生对传统的观念进行新的思考,再通过“老师”的形象进行符合当代教育理念的解读,特别是一些属于“糟粕”的部分,通过讨论的形式向读者指出,这是《国学教育读本》比较独特的创新。对古诗部分,也作了分类,如低年级,以咏春、咏夏、咏秋、咏冬、咏物作单元;中年级则以情感、风光、感悟、边塞作单元;高年级以田园、风光、家国、励志作单元。初中则引入律诗和词。
-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训练周文涛 主编选材除经典中高考原题外,还有大量来自名校名师的原创题,内容精挑细选,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级教学特征。栏目设置分解题技巧讲练和强化训练两大部分。解题技巧讲练细化为“考点透析” “技法解密”“真题验证”和“模拟专训”,实用性强,效果呈现直观。 宏观指导与微观剖析相结合。针对考点细说技法,注重实用;真题讲解让你豁然开朗,具有实战意义的指导性。 由权威的、多次押中命题的一线名师负责命题,紧扣考纲和必考考点设题,预测权威科学,命中率高。
-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解题技巧训练周文涛 主编习题例题最经典 名校名师淘金式精选加原创技巧归纳最完整 解题思路答题模板完全呈现例题讲解最权威 讲透一道题就能解决一类题参考答案最详细 让你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
莎士比亚经典故事集(英)莎士比亚 原著,张璘,张杰 译莎士比亚生活在一个大变动的时代,虽然当时封建制度仍占统治地位,但是英国已开始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正处于新旧两种制度交替的时期。他通过自己的戏剧,以非凡的艺术概括力极其深刻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一方面揭露和谴责了封建制度的残暴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罪恶,另一方面也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广大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他的戏剧直到今天还有动人心魄的效果,为世界各种人民所喜爱。马克思曾把他的创作誉为“世界艺术高峰之一”。读莎翁的作品,我们不能不佩服他思想的“博大精深”,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使他的作品“好看”,而且耐读,因为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许许多多东西。 然而莎翁的优秀戏剧作品,数量之多,文字之难——它们创作于400多年前,语言与现今的已有很大差异——即使专门翻译、研究的人要读通、读透都不容易,更何况一般人。加之原著几乎都是戏剧,而戏剧的读者面在当今一般而言比较狭窄,这种种原因给莎翁作品的普及带来了困难,使不少人难以欣赏到他那些精彩美妙、引人入胜、生动活泼、发人深省的故事。于是,就笔者所掌握的材料看,至少有3位作家相继根据莎翁庞大的戏剧原著改写成《莎士比亚故事集》,从而使更多读者得以领略、欣赏到非常“好看”的莎翁故事。 笔者组织翻译此书,也正是为了能在普及莎翁作品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工作。莎翁是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不朽之作深深打动着我,令我久久难忘;通过此次组织翻译他所讲述的一个个故事,我又一次满怀喜悦和激动地欣赏到它们美妙之处。《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李尔王》和《错误的喜剧》等等故事真是回味无穷,令我久久难忘! 故事精彩美妙、引人入胜是莎翁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其深受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我觉得就精彩而论,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故事性强,能很快抓住读者。著名的《威尼斯商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故事环环相扣,吸引着读者一口气读下去。故事的主线是富商安东尼奥和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对立。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友人巴萨诺成婚,代他向夏洛克借贷。夏洛克出于忌恨,假意不收利息,约定到期不还,可以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镑肉。不料安东尼奥的货船到期未归,他无力还债,而夏洛克坚持要照借约条款办。巴萨诺的未婚妻波蒂亚假扮律师出庭,也按条款不准夏洛克多割、少割、让人流血或伤害安东尼奥的生命——这怎么可能呢!夏洛克因此败诉。这样的结果,是人们事先难以预料到的。我们读后不能不为这个故事叫绝! 二是主题经典,永不过时。读莎翁的故事,我们会觉得它们所反映的主题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自己在阅读、翻译中就时时见到它们存在于现实中的影子,从而不能不佩服莎翁的伟大不凡,佩服他极其深邃的洞察力。我认为他作品的思想精髓可以用“避恶从善,树优良之美德”来概括。在这一大前提下,就有了各种亘古不变的重大主题,这便是正直、善良、友谊、仁慈、忠诚、勇敢以及邪恶、狡诈、凶残、虚伪、自负、贪婪等等。《哈姆雷特》这个著名故事,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然而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代表正义的哈姆雷特最后刺死奸王替父亲报了仇,但这当中却死去了那么多的无辜,从而使人们对邪恶的人和事痛恨无比。作者把个人邪恶与社会黑暗现象联系起来,把个人之间的流血复仇斗争提到改造整个社会的高度。爱情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主题吧,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写过她,而她的故事是永远也写不完的。 三是不少故事充满传奇色彩。这也是他的故事很吸引人的一个原因。在《威尼斯商人》中,因按条款不准夏洛克多割、少割、让人流血或伤害安东尼奥的生命,而使整个局面急转直下——很多人为什么事先就没有想到呢!这个转折的确太富有传奇意味了,令人叫绝。 四是一些故事颇具幽默与讽刺意味。莎翁的故事读后总会让你回味无穷,在本书中最典型的当然是《错误的喜剧》了,它实在会令人捧腹大笑,笑死人!有那么厉害吗?不信你读读看就知道了。故事中有两对孪生兄弟,一对名叫德罗米沃,另一对名叫安提夫拉斯。作者即以此通过巧妙的布局安排,讲述了一个肯定让你不是捧腹大笑也是暗自发笑的奇妙故事。我们不能不认为莎翁真是一个相当会讲会编故事的人!而《仲夏夜之梦》里面表现出的那种阴差阳错,也让人啼笑皆非。 上述三、四点实际上均可概括在第一点之内,我只是感到它们在莎翁的作品中比较突出,很有代表性,所以特别指出来。 以上是笔者对这本莎士比亚故事集的一点解读或体会,权当抛砖引玉吧。我非常喜爱这样一位伟人讲述的一个个美妙的故事,希望更多读者能欣赏到这些不朽的作品。 最后,诚恳希望广大读者、专家、同仁对书中的错误和不足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定努力加以完善。谢谢!
-
悲惨世界(法)雨果 原著,赵世蕾 编译《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悲惨世界(青少年版)》是法兰西一代文豪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在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主人公冉阿让试图赎罪的历程。书中融进了作者对法国的历史、建筑、政治、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和宗教信仰的描绘,是一轴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辉煌画卷。小说规模宏大,背景广阔,情节曲折动人。书中的主人公冉阿让因为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徒刑;又因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出狱后,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从善;改名为马德兰,后来当上了市长,还成了大富翁。他救助孤寡,广施仁爱;然而法律却滥判无辜,他为了不嫁祸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为救助孤女而逃走了。最后,他为了养女的幸福,孤身一人病逝。雨果让冉阿让一生备受挫折,使他的精神历程极其坎坷。雨果在这本书中,把世间一切的不幸统称为苦难。《悲惨世界》可以称作为一部人类的“苦难大全”,处处展露着绝望和鲜血:因为偷面包而成为苦役犯的冉阿让、因穷困成为妓女的芳汀、童年受苦的珂赛特……善良的人被欺辱,邪恶势力却在享用着堕落而富足的生活。受苦的劳动人民是故事的主角,也是真善美的代表。他们所经受的磨难,不论是物质的贫乏还是精神的堕落,全部是社会的原因造成的。雨果作为生活的观察者,人类的思考者,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正是这三个问题,造就了冉阿让一生的痛苦、芳汀不可避免的悲剧和沙威这种所谓执法者的出现。但是,雨果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将希望孕育于绝望中,用慈悲之心述说了一个伟大的声音:“以德抱怨,爱是永恒。”他用自己的笔表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永恒的矛盾,不愧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这是一部悲壮的史诗。这是一部闪耀着人道主义光芒的伟大作品。
-
飘(美)米切尔 原著,姜慧 编译评价《飘》这本小说的价值,时间显然最有发言权。唯有经过时间地洗涤,最终沉淀下来的作品才称得上是经典。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女士生平唯一的一本长篇小说《飘》,从出版至今,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根据《飘》改编而成的电影《乱世佳人》,在放映当年也是一举囊括了奥斯卡的多个奖项。玛格丽特·米切尔女士,这位低调而极富才情的“业余作家”历经十年,创作出了一本不朽的传奇。与同样艰辛创作十年的曹雪芹一样,米切尔也向读者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后,佐治亚县塔拉庄愿里的大小姐斯佳丽·奥哈拉是小说的女主人公。与体弱多病、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完全不同,这位在塔拉红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女人精力旺盛、大胆叛逆。她浑身上下都散发着生命的活力,勇敢地追求年轻英俊又极具绅士风度的阿希礼·威尔克斯,然而她如火的热情却使喜欢安宁的阿希礼不敢接受。得知阿希礼要娶别人,斯佳丽赌气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人,两人都有了各自的婚姻,但斯佳丽的心始终牵挂着阿希礼。后来,瑞特·巴特勒闯入了斯佳丽的生活,和斯佳丽一样勇敢叛逆的瑞特深爱斯佳丽,却又碍于种种原因,一直未曾言明,只是用他特有的挖苦方式默默地照顾斯佳丽,但一心扑在阿希礼身上的斯佳丽忽视了瑞特深沉的爱,直到瑞特要离开她的前一刻她才明白:原来这么多年来,自己追求的阿希礼只是一个虚无的幻影,心里真正爱的人其实是瑞特。可惜为时已晚,已经绝望的瑞特绝决地离开了她。伤心不已的斯佳丽下定决心要重新赢回瑞特的心,她告诉自己:“一定会有办法的,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故事在斯佳丽与瑞特的离别中结束了,只留下读者对他们三人互相追逐无果的爱情唏嘘不已。故事的结束之处,斯佳丽和瑞特两人最终能否重归于好?作者自始自终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或许,这也是《飘》的魅力所在吧。一个未完的结局,等待着读者自己去想象。 除开这段遗憾的爱情,书中斯佳丽的成长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战争爆发前,作为塔拉庄园的大小姐,她可以轻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除了阿希礼。可是战争带来的灾难使她拥有的一切都化为乌有,塔拉一大家子的存亡重担压到她身上时,斯佳丽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向这个黑暗杂乱的世界宣战,不惜一切代价去保护自己的家园。是的,一连串沉重打击不能使斯佳丽屈服,只能让她越来越坚强。因为斯佳丽始终坚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她的这种无惧无畏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俄)契诃夫 原著,刘曦 译由于作者早年的坎坷经历和早期生活环境的影响,契诃夫对于当时俄国的市井习气非常了解,并且自己有着深刻的体会,因而,他将最初的创作对象大多定位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上。他早期作品多为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万卡)(1886)年,这些作品再现了“小人物”们的不幸和软弱,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嘴脸一览无遗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代表作《变色龙》和《套中人》则称得上是俄国文学史上最为精湛和完美的艺术珍品,变色龙奥楚梅罗夫成为见风使舵、阿谀奉承、钻营取巧者的代名词;套中人别里科夫则成为因循守旧、循规蹈矩、害怕变革者的别称。 契诃夫以其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著称,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洁朴素、结构紧凑、笔调幽默、语言明快而又寓意深远。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平凡的人和事,通过富于创造力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的形象,从而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的现实。他采取简洁的写作技巧以避免炫耀文学手段,被认为是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契诃夫的作品有着“文短气长”的简洁,这主要得力于他在揭示人物性格时一针见血的形象化点染及开门见山的写作手法。 契诃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人类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艺术财富。他被尊奉为19世纪俄国伟大文学传统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在俄罗斯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着极重要的地位。
-
茶花女(法)小仲马 原著,黄晖 编译作为第一部流传到中国的外国小说,《茶花女》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对当时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仲马早已蜚声文坛,其子小仲马或多或少也得到了一些特别的关注,但是小仲马用自己的作品证明了他并非是个寄生在父亲光环下的作家。 早年,小仲马一度过着奢靡豪华的日子,也结交了一些上流社会上的交际花。玛丽·杜普莱希就是一位从农村来到巴黎的交际明星,热爱文学的她与小仲马情投意合,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相爱的两人不得不分开。分开不久后,玛丽因疾病去世了,这消息让小仲马伤心不已,也认真反省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他怀着愧疚的心情写下了由亲身经历改编而成的《茶花女》,以此来祭奠这位善良纯洁的姑娘。 同玛丽·杜普莱希一样,《茶花女》的女主角玛格丽特也是一位贫苦的姑娘,因为年轻貌美,被上流社会的贵族青年竞相追逐,而后在环境的影响下被诱变成了交际花。由于她身上总是装扮着一束茶花,就有了“茶花女”的爱称。玛格丽特遗传了因肺病离世的母亲的疾病,再加上长期无节制玩乐的生活,她的病情渐渐严重。有一次在剧院门口咳血时,被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阿尔芒撞见了。阿尔芒是税务局长的儿子,早就对她一见钟情,十分关心她的病情。玛格丽特在后来的相处中,也真心爱上了阿尔芒。无奈在当时那个社会,她的身份是不会容许她拥有一段平静美好的爱情的。纵然两人冲破了许多阻拦,做了许多努力和牺牲,到头来却还是输给了残酷的现实。 玛格丽特为了不拖累阿尔芒,强迫自己离开了他。被“抛弃”的阿尔芒因爱生恨,用种种方式报复折磨已经被病痛折磨得不行的爱人。玛格丽特默默忍受这一切,她选择了逃避的方式来成全自己对阿尔芒的深沉爱意。在她弥留的日子里,她已失去了所有,最后在孤独凄凉中死去。看到了玛格丽特日记的阿尔芒,终于明白她的用心良苦,明白了她为自己、为自己家人作出的牺牲。她高尚的灵魂让阿尔芒的良心为曾对她做过的伤害而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万念俱灰的他只得做一点点补偿,将玛格丽特葬在一处她生前喜欢的地方,还在上面摆满了白色的山茶花。那白色的山茶花是否正如心灵纯洁的玛格丽特呢? 爱情不一定要天长地久,或许成全了对方也算成就了自己的爱情。玛格丽特用自己的行动造就了一段令人感动不已的爱恋,历经岁月的洗练仍散发着不朽的魅力。 那么,这到底是怎样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呢?《茶花女》会带给你别样的感动。
-
一起悦读周计划高级·卷一石恢 主编本套书适合高中1年级到3年级的学生阅读,在循序渐进阅读体系的基础上,注重从文学性的审美阅读和情感熏陶,向综合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多方位知识扩展,以名家名篇为引导线索,用诗化般的语言凝练出各种主题来编排阅读次序,通过“周计划”的时间管理方式合理地安排阅读内容,充分体现了“一起悦读”所倡导的快乐阅读、共同阅读、分享阅读的三大阅读理念,会不经意间影响读者未来的兴趣领域甚至职业选择。
-
名著+考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著,郝忠勇 改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描述的事件发生于1915年直到30年代初那一段历史时期。保尔是乌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以养家糊口,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他在食堂里干了两年,受尽了凌辱。十月革命爆发后,红色政权遭到了外国势力的干涉和本国反动派的联合围攻。乌克兰的政治形势也空前激烈。借住在保尔家的朱赫来是个老布尔什维克,红军撤退时将他留在了镇上。一次,由于解救朱赫来,保尔被关进了监狱。之后,愚蠢的敌人又很快把他错放了。出狱后的保尔慌不择路,跳进了冬妮亚(林务官的女儿)家的花园。冬妮亚很喜欢热情、倔强、个性刚强的保尔,保尔也被清纯、漂亮、整洁、文雅的冬妮亚深深吸引住了。后来,哥哥阿尔焦姆送保尔参加了红军。在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死亡。出院后,他已不宜于重返前线,便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在这里,他同样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姿态,紧张地投入到各项艰苦的工作中。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直接参加艰苦的体力劳动。在兴建铁路中,保尔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忱和忘我的劳动精神。保尔自从在冬妮亚家里与她告别后,只见过她两次面。第一次是他伤愈出院后,最后一次是在铁路工地上。保尔发现,随着革命的深入,他们之间的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了,他们已经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了,于是便分了手。在筑路工作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肺炎,组织上不得不将保尔送回家乡小城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死去的消息,最后保尔第四次跨过死亡回到人间。可是,由于保尔在战争中多次受过重伤,后来又生过几次重病,在一次车祸中,保尔不幸伤了右膝又做手术,加上他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他的体质变得越来越差。从1924年起,他就已经丧失了工作的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了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严重的疾病终于把这个满怀革命热情的年轻人束缚在了病榻上。但保尔在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都难以想象的痛苦的情况下,重新找到了“归队”的力量。他给自己提出了两项任务: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奥斯特洛夫斯基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