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
-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著,冯薇 改编《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善良、友爱、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相: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丝美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克洛德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浪漫主义色彩浓烈,是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
-
克雷洛夫寓言(俄罗斯)克雷洛夫 著,王晶妍 改编克雷洛夫(1769—1844)是俄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寓言作家,他与希腊的伊索、法国的拉封丹齐名。克雷洛夫一生创作了203篇寓言,都是俄罗斯家喻户晓的故事,而且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历经近两个世纪而长盛不衰。他的寓言大多以动物为角色,用一个个精美的小故事来告诉我们许多丰富的人生道理。克雷洛夫的寓言蕴涵着他自己以及从父辈们那里继承下来的生活智慧和劳动经验,是劳动人民伟大智慧的结晶。他的寓言多采取拟人的手法,以物喻人,故事中的动物基本上都是人的化身。他以动物的口吻讲述了一个个深刻的哲理,他不仅告诫我们在生活中应当如何为人处世,还影射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罪恶,有些寓言故事甚至是直指沙皇本人,有着极强的人民性和现实性。他的寓言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借助动物和植物的形象,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刻画了社会中各种各样复杂性格的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民主观点,具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染力。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是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
繁星.春水冰心 著,亢舒仪 改编诗集《繁星》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唱的都是爱的赞歌。《繁星》的姐妹篇《春水》,由182首小诗组成。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用了更多的篇幅,含蓄地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 冰心以其特有的女性纤柔,用清新秀丽的语言写成了《繁星》《春水》两本诗集,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一,哲理性强是《繁星》《春水》的一大艺术特点。《繁星》《春水》中,有许多诗都是蕴涵着深刻思想的哲理诗;第二,纤柔是冰心诗歌的另一个显著特色。冰心的诗,无处不表现出一种女性的纤柔。以她“满蕴着温柔,带着忧愁”的抒情风格,感情深沉浓烈地歌吟着纯洁的爱,描绘着大自然的美;第三,文字轻柔雅丽,韵律浑然天成,意境优美清丽。《繁星》《春水》的语言艺术首先表现为图画美。冰心小诗的语言清新、淡雅、温婉、明丽,她特别着力于选取具有美的内涵的意象,通过流畅的语言把这些意象组合成一个意象系统,构成一幅饱含真情的纯美的图画。冰心小诗语言艺术的另一特征是音乐美。冰心非常重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在与现代诗人臧克家论诗的《西郊短简》一文中,冰心说:“一首好诗不但要有高尚强烈的感情,也要有美丽铿锵的音韵。我是喜欢背诗的人,深深地感到诗的音乐性的重要。”冰心小诗具有语言的图画美和音乐美两个特色,它们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一方面,图画美为音乐节奏的跳跃提供了一个空间,显示了小诗情感变化的轨迹;另一方面,音乐美的存在又使图画成为一种动态的场景,富于变化而留有空白,具有更深层的审美意蕴。
-
史记故事(西汉)司马迁 著,黄尚恩 改编两千多年前,一位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这个人就是司马迁,这部史学著作就是《史记》。《史记》全书共130篇,52万多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和考察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余年的历史。全书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本纪”,12篇,以历朝帝王的顺序年代为纲的历史大事纪,是一种编年史的摘要,其中项羽和吕太后虽非帝王,但他们都是该历史阶段的实际主宰者,故列入本纪;“表”,10篇,是以清晰简明的表格概括排列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事,或年经国纬,或国经年纬,纵横朗然,使读者对三千年间的历史大事一览即知;“书”,8篇,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以及礼、乐方面的制度文化史;“世家”,30篇,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写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所存在的各个诸侯国和汉王所封的王侯,其中孔子和陈涉虽非王侯,但是他们为国家的统一都作出突出贡献,故列入世家;“列传”,70篇,写的是一些有才干、有作为,卓尔不群,能不失时机地建功立业,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司马迁通过对这么长一段历史的描述和考察,“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法)凡尔纳 著;邱戊琴 改编幻想是理想的母亲,理想是动力的源泉,一个没有幻想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讲,幻想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几个世纪,由于未解之谜的不断出现、对科学的尊崇日渐巩固等多种因素,在科学获得大力发展的同时,科幻文学渐成规模。一个世纪以前的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以他60多部科幻小说和游记小说的赫赫功绩,让世人为之倾倒,被人们称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儒勒•凡尔纳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他用小说预言了20世纪宇航科技的诸多成就。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作品最多的十大知名作家之一。凡尔纳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通俗小说作家,有一种能够把幻觉变为实体事物的本领,他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语横生,能够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他的作品充满了明显的社会倾向:一个爱国者、民族解放主义者(支持被压迫民族斗争)、一定程度上的无政府主义者(擅于打破陈规)、一个银河帝国主义者(有征服宇宙的欲望)。他,知识渊博且能力出众,具有科学及人文精神和善良的心。同时,这三项个人优点也是凡尔纳小说中着力弘扬的精神。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部书中,地理学家塔夫内尔、少校、爵士哥利纳帆等都是这样的人。这部小说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要善良,它的正面人物的内心都是火热的、善良的。正是如此,才会演绎出一段令人感动、欷歔的精美故事,它就是——万里寻救格兰特!由此,让我们看到了一群为救助他人而不畏艰险,永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的英雄。
-
呼兰河传萧红 著,梁士朋 改编对于《呼兰河传》,茅盾曾这样评价: 《呼兰河传》给我们看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也是刻板单调的。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可又不是没有音响和色彩的。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是寂寞的。 萧红的童年生活就是在这种样的寂寞环境中过去的。这在她心灵上留的烙印有多深,自然不言而喻。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终于死了,有意识地反抗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萧红则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怀着寂寞的心情,在悲壮的斗争的大时代。《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由此可以看出“寂寞”是萧红一生心境的关键词。呼兰河小城的生活在萧红看来是寂寞的,而她的童年生活也是寂寞的,从童年起寂寞就深深地烙在了萧红的心上。为了摆脱寂寞,萧红从中国的最北端走到了最南方,从童年走到青年再到中年,许多年过去了,萧红的寂寞依旧深重,始终如影随形。可以说,终其一生萧红都没有摆脱寂寞。多年的漂泊之后,萧红在人生的末端,重新回顾童年的生活,握笔写下《呼兰河传》,想必是在为了替自己的心灵寻找归属吧。尽管呼兰河城不是安详宁静的天堂,尽管那里充满着无知和愚昧、苦难和悲凉,荒凉的土地上四处弥漫着绝望。但是萧红还是用平和、淡泊的语气叙述了故乡的种种,以一颗包容的心将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她信手而又仔细地拈来一片片记忆的碎片,将其一一摆出来,并在抒写的过程中一一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土的气息,呼兰河小城就是萧红心灵的家。书里慈爱的祖父现后花园的动植物是萧红生命中至为重要的一抹暖色,是她生命的慰藉和源泉所在。
-
汤姆.索亚历险记(美)马克·吐温 著,孙明珍 编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汤姆·索亚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母异父的弟弟一起接受姨妈菠丽的监护。他总是能搞出各种各样的恶作剧,让菠丽姨妈无可奈何,而他也总能想尽办法来躲避惩罚。一天,汤姆见到了可爱的姑娘蓓基·撒切尔,她是撒切尔法官的女儿。汤姆一见到她就对她展开了攻势。而他的爱似乎也得到了回应。镇上还有一个孩子叫哈克·费恩。他的父亲总是酗酒,父母一直打架,因此他跑出来自己生活。他看起来和文明社会格格不入,大人们都不喜欢他,可汤姆和他却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约好晚上一起去墓地,却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他们看到鲁滨孙医生、恶棍印第安·乔和喝得醉醺醺的莫夫·波特。在他们混乱的厮打中,印第安·乔把医生杀死了,然后又嫁祸于被打昏的波特。汤姆和哈克被吓坏了,立了血誓绝不泄密。波特被捕以后,汤姆十分内疚,经常去看望他。此时的汤姆事事不顺,蓓基生了他的气,不再理睬他,菠丽姨妈也总是呵斥他,他觉得没有人关心他。于是,汤姆、哈克和村上的另一个孩子一起乘小船去了一个海岛。可没过多久,他们便发现村里的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搜寻他们的尸体。汤姆晚上悄悄回到了姨妈家,发现菠丽姨妈正在为他的“死”悲痛欲绝。汤姆觉得十分惭愧。最终,他们三个人在村民们为他们举行葬礼的时候回来了。夏天来临时,汤姆便感到更加不安,因为法官将对波特的罪行作出判决。汤姆终于战胜了恐惧与自私,指出了印第安·乔就是杀人凶手。可凶手还是逃走了。后来,汤姆又想出了一个主意:寻找宝藏。汤姆和哈克偶然发现了印第安·乔和他的一大笔不义之财。但他们却不知道他把钱藏在哪里了。在蓓基和同学们外出野餐时,哈克得知印第安·乔要去加害道格拉斯寡妇,因为她的丈夫曾经送他进过监狱。幸亏哈克及时报信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可印第安·乔再一次逃之天天。此时,汤姆和蓓基在野餐时走进了一个山洞,因为洞太深而找不到同来的路,被困在里面。他们在山洞里再一次遇见了印第安·乔。村民费尽周折救出汤姆和蓓基之后封死了山洞。后来汤姆告知村民印第安·乔还在里面。当他们找到他时,他已经死在山洞里了。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汤姆和哈克再次回到山洞里,找到了那笔宝藏。
-
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 著,唐敏 编《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爱的教育》小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刚刚上三年级的学生,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家庭。他学习勤奋努力,待人诚挚友善。安利柯的父亲是位工程师,家里的条件也算是小康,他的父母亲都是乐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导安利柯要帮助穷人和有困难的人。有一次母亲带着安利柯去帮助一对贫穷母子,没想到他们正是安利柯的同学克洛西和他的母亲。安利柯的身边有着一群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的同学。班长代洛西是个热诚的孩子,当他得知克洛西的父亲是服刑回来的人时,为了不伤同学的自尊心,他小心翼翼地保守着这个秘密。当面对克洛西的父亲的时候,代洛西真挚的话使这个曾经失足的人感到了人间的真情,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气。安利柯最敬佩的同学是卡隆,这个火车司机的儿子具有高尚的心灵,面对被欺负的弱小者他常常会挺身相助。绅士的儿子诺卑斯和卖炭人的儿子贝谛为一点儿小事吵架,在开明的家长的教育引导下,两个孩子反而成了亲密的同桌。同学克洛西的父亲因过失杀人入狱,克洛西的母亲靠沿街卖菜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不论怎样困苦,母亲都要让克洛西去上学;裘里亚为了帮助父亲抄写公文而累坏了,面对父亲的责怪和家人的不理解,裘里亚忍受了下来,并坚持帮助父亲抄写公文。当父亲终于明白儿子为何身体每况愈下,学习成绩直线滑坡时,父子俩痛哭着抱在了一起。波莱科西以加倍的用功和非凡的孝心,得到了一枚奖章,他的这份荣誉令父亲幡然悔悟,从此改过自新,成为一名勤奋的好铁匠。安利柯的老校长是一位和蔼的老人,他的儿子当志愿兵不幸牺牲后,校长常常带领学生去看路过的军队,向军旗行礼,教导孩子们要爱国。毕业时,安利柯和他的同学们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己的老师和校长,心中充满了无限敬佩与感激之情。父亲也特意带安利柯乘火车去探望自己44年前的小学老师,给他上了一堂“尊敬师长”的好课。
-
红楼梦(清)曹雪芹 著,赵然 编《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是无才补天的顽石在人世间的传记。这块顽石幻化为贾宝玉,他经历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爱情婚姻悲剧,目睹了“金陵十二钗”等女儿的悲惨人生,体验了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巨变,从而对人生和尘世有了独特的感悟,正如鲁迅所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全书以贾宝玉为轴心,以他独特的视角来感悟人生。《红楼梦》通过描写贾府的由盛到衰,揭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没落的命运。贾母、王夫人、王熙风等无疑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她们希望腐朽的家族长盛不衰,希望荣光永驻。然而,贾府中的年轻儿女们一个个陷入了人生悲剧,元春、熙凤、可卿、黛玉早逝;李纨、宝钗守寡;惜春、宝玉出家;探春远嫁。昔日繁华无限的宁、荣二府风光不再。作者在他那个时代,已敏锐地感觉到了封建社会的危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全书的主要内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也超出了“才子佳人”的模式。贾宝玉不是才高八斗、金榜题名的状元郎,而是蔑视功名利禄、“于国于家无望”的情痴。林黛玉爱贾宝玉只是为了自己的心,从不曾劝贾宝玉去求什么功名利禄。正是在超脱了世俗偏见的共同理解的基础上,宝黛之间建立起相互爱慕高于其他一切的纯真爱情。这种爱情支持贾宝玉在冲破封建思想束缚的路上走得更远,爱情的毁灭使他割断了同封建家族的最后联系。贾宝玉最终弃世出家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彻底绝望实际上表达了曹雪芹对当时社会的无情否定。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凯勒 著,谢鹏敏 编《读名著·学语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名师全新解读)》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书中通过作者对自己盲聋的生活经历、生命感悟及成功过程的表述,来鼓舞人们积极向上,认真对待生活。海伦·凯勒的坚毅震撼了世界,100年来,她的这本自传鼓舞了世界各地千千万万的人。《读名著·学语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名师全新解读)》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励志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