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
-
公诉权原论王新环 著在刑事诉讼构造中,公诉权是与审判权、辩护权和侦查权都有直接关系的一项重要权能,也与诉讼条件理论相关闻。本论著将公诉权的基础问题作为研究、阐述对象,勾勒的主要是公诉权的理念及制度基础、公诉权本质属性、公诉权行使原则、公诉法律关系、公诉权运行及其独立性的制度保障等。作者采用把握和透析公诉权的问题意识和内在本质对制度问题的研究路径,围绕公诉权提出自己的学术主张,法律探讨与实践联系紧密,对制度建构与诉讼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名师教案张小玲编著本书浓缩了司法考试中刑事诉讼法的考点,在每一章第一部分都附有知识结构图、重点内容和重点法条提示,突出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将历年真题附在每一章节之后,以便于考生快速、有效地复习。
-
仲裁案件举证技巧蒋新苗本书适应当前的现实需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为蓝本,参考其他国家仲裁举证方面的法律制度,结合鲜活的实例,深入浅出的阐析了仲裁举证方面的取证、析证、认证、质证等主要程序与环节中应该注意和掌握的技巧。全书实用性强,文字精练,通俗易懂,是理解、把握和运用仲裁举证技巧不可多得的行动指南。
-
三大诉讼法比较19讲法律考试中心、北京中天培训学校本书编写体例及特点本书由富有司法考试教学经验的多名诉讼法老师共同编写而成,全书分为民事诉讼法及仲裁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三个板块,每一板块都是编者长期经验的总结和对其研究专业在司法考试中的规律反复验证、研究的结晶,使得每一诉讼法部分都能做到完整覆盖考点、结构系统清晰、重点突出、例题配置精到,图表直观准确形象。本书的编写依据是司法考试是否可能涉及,将三大诉讼法可以加以比较的部分进行逐一比较,共有19讲,前15讲是对三大诉讼法各知识板块的比较,后4讲是对三大诉讼法的关联部分和各自独特的内容进行考点介绍和局部比较,以求考生能借助本书对三大诉讼法的考点内容全面、完整、宏观地掌握,同时加强对三大诉讼法具体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本书章节下可分为概述、基本比较点、例题演练、相关法条比较4个部分。概述部分对各诉讼法在该部分的考点进行了综述,对重点考点进行了提示,避免考生对不同诉讼法同一比较点平均用力,因为司法考试在不同的诉讼法命题上会有不同的侧重,民事诉讼法重点反复考查的考点,可能在其他诉讼法基本比较点是各章节的关键部分,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分层地对三大诉讼法或者是两种诉讼法共有的制度,甚至仅仅是某个诉讼法中的某一考点自身的拆析比较和要点进行归纳、总结,提高考生知识综合化、体系化的能力,精耕细作地复习,防止粗放经营的走马观花、似是而非的情形。特别指出,比较点深入细化到具体命题,列出了应当进行比较、已经或者容易考查的小考点,使考生对考点的数量、同一比较点下相同和不同的知识点的数目一望而知,突破了以往同类辅导用书比较粗糙、内容支离破碎、没有重点比较和命题提示,为比较而比较,从而和命题的方向脱节的局面。例题演练选择了近年司法考试的真题一些命题预测题,尤其是重复考查的考点和可能在2006年轮回出现的考点,例题的数量按照司考的关注程度、考查次数布置,并且增加了2006年可能出现的生僻考题。相关法条比较对前述基本比较点涉及的重点法条原文进行了列举,剔除了已经失效的法条,加入了最新法条,力求比较详细,但又避免面面俱到,对不考查的法条不录入,对考试重点特别是难点、疑点所涉及的法条进行详细列举。
-
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樊崇义首先,该书的体例结构较为宏大,除导论部分外,共分上中、 下三篇,下分章,共十一章。导论部分对开展诉讼原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阐述,对如何突破传统诉讼法学体系以及对诉讼原理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探讨,并以刑事诉讼法学为例,概括和抽象出刑事诉讼法学的范畴,并从范畴走向理性的序列化、体系化,从法哲学的视角构建出独立的诉讼法学科学体系和风格。该书上篇是诉讼文化、诉讼价值与人权,该部分以五章的篇幅对诉讼文化、诉讼仪式与诉讼本质、诉讼价值、程序正义以及诉讼人权进行了阐释。中篇两章为诉讼认识和诉讼行为,分别从认识论角度深入分析了诉讼认识活动的特殊规律和诉讼证明标准,并系统论述诉讼行为的概念、构成要件...
-
名师教案侍东波编著本书将司法考试的重点、难点进行了针对性的讲解,对这些考点在考 试中可能隐藏的陷阱进行了提示,并以经典案例的形式对重要知识点予以 演示,在重要知识点后面配了一些例题,以帮助考生理解、记忆。
-
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潘牧天 孙青平 徐杨副本书包括以下四编:第一编: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第二编:总论;第三编:程序论;第四编:综合案例分析。共二十三章。本书各章均按知识网络图、知识串讲、案例评析、争议问题简介、复习思考题的体例安排,以知识串讲加案例分析的形式系统阐述了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程序要求,努力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本教材既可以作为法学本科、专科教学使用,又可以作为政法干警、律师培训教材。本书由潘牧天、孙青平统稿。撰稿人员如下(以姓氏笔画为序):刘英明、孙青平、张进德、何翠竹、杨炎炎、陈娜、徐杨、徐国兴、潘牧天、燕丕颖。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
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崔敏 主编《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第二卷又与读者见面了。本卷内容丰富,格调高雅,共收入36篇专题论文、演讲和典型案例,既有名家大师的高论和新作,也有年轻学子的初试笔锋,充分体现了本书的学术品味和倡导百家争鸣的精神,又向读者奉献了一份享用不尽的美味大餐。掩卷深思,余味无穷。“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绝非虚言!
-
比较民事诉讼法2004年-2005年卷陈刚 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2004年~2005年卷)设置“司法理论研究”、“专题研究”、“民事检察”、“司法改革”、“法典精译”等栏目。域外稿件收录了意大利法学家莫诺•卡佩莱蒂的《司法审查的大问题》、美国学者威尔弗雷德•费因伯格的《美国法官的角色——以美日分析为中心》,日本学者渥美东洋的《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之区别》等;对于国外法典及立法理论的介绍包括《法国法院组织法典》、《韩国民事诉讼法》、《法国民事检察制度研究》、《韩国民事证据中的证人及书证制度》、《革新事业下的越南司法制度改革全景图》等。对国际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及其界限、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的区别、民事诉讼契约的专题进行了研究,为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提供了资料。《比较民事诉讼法》系列丛书自2001年第一卷出版以来,已经经过了四个春秋,为民事诉讼法学界提供了一个学术研究与讨论的平台。2004年—2005年卷集结了该两年度民事诉讼法学的一些研究成果。
-
刑事司法创新论刘根菊著创新的含义之一,是指有创造性、有新意。创新,既包括原创(初创),又包括继创,即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并探求出新观点、新理论、新制度、新原则等新成果。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的动力。该论断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永恒的运动与永恒的创新是生活的本质。毛泽东同志也指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可见,创新是人类生活的本质要求,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原动力。 刑事司法创新,是千万种事物创新中的一种,是司法创新的一个重要分支。上述创新之原理,实为创新之理论依据,此为其一。其二,刑事司法是司法机关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解决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问题,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权安全、安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不断发展,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新的思想不断涌现,新的矛盾日渐增多等。为了实现司法公正,顺应急需,与时俱进,保障人权,克减时弊,继往开来,因此,刑事司法创新乃社会发展之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