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手册》编委会 编为方便大家学习、使用刑事法律,根据实际需要,我们2006年编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新修订版)》。此次修订,增加补充了刑法修正案(七)及有关立法解释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新修订版)》主要收录了我国现行刑法、单行刑法、刑法修正案、立法解释以及刑事诉讼法。在编辑时,我们基于方便使用、查寻的原则.采用了以下的方法进行编辑、整理:1.对刑法总则条文.根据条文和刑法理论,概括了条文内容,并在每条前标示出了该条的主旨及内容。2.对刑法分则条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法罪名的历次司法解释,列出了分则条文的罪名及其內容。对新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七)》新增的内容, 因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两高”) 尚未作出罪名解释.在编辑时。由编者根据我国刑法罪名理论,标出了参考的罪名意见,最终罪名的确定应以两高的解释为准。3.对已由单行刑法、刑法修正案、立法解释修正(改) 了刑法具体条文內容的,我们在完整地收录有关单行刑法、刑法修正案、立法解释等法律文件的同时,在保留原刑法条文原貌及完整性的基础上。又将单行刑法、刑法修正案、立法解释进行了分解,将修改、补充后妁新条文列在原刑法条文之后,并加框图以示区别。
-
最高人民法院最新行政裁判汇编奚晓明《最高人民法院最新行政裁判汇编》汇集了最高人民法院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几乎所有的行政裁判和裁定。其中,行政判决书56份,行政裁定书43份。在每1份裁判文书之后,还附录了下级法院的裁判文书。
-
市场经济与民事诉讼结构研究高壮华民事诉讼结构是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理论问题,是立法者设计各项民事诉讼制度所必须认真研究的内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中一些不足之处,不少可以找到诉讼结构方面的原因;民事诉讼结构有其自身演化发展的规律,通过历史考察和横向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并概括出其中的规律,用以提高立法水平、执法水平;民事诉讼结构的设计与社会环境、经济制度、文化背景紧密联系,我国现阶段的民事诉讼结构设计,必须与此相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民主意识的觉醒,在民事活动中自主决策、自主行为、责任自负的权利意识必然要在解决纠纷的民事诉讼领域得到延伸,在民事诉讼结构中得到体现;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决非仅在于保障诉讼结果的公正,民事诉讼程序本身包括合理的讼结构具有的独立价值;民事诉讼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民事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问题,两种权利的规范运作是民事诉讼有效进行的保障,两者结合的方式应当是:诉权在自身行使区间可以与审判权对话,不是完全消极被动,审判权的限度在于足以保障其对诉讼程序进行的组织指挥、依法裁判及执行生效裁判;民事诉讼结构的设计应当与所解决的纠纷性质相适应,才是科学的民事诉讼结构体系。...
-
刑事诉讼权利保护研究张有亮、喻兴龙 著本书从国际人权保障和国内和谐社会构建两个基点出发,针对刑事司法中的两个诉讼主体(也是弱势主体)——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保护问题进行研究。作者一改传统人权保障研究的思路,是将目光放在刑事诉讼主体的诉讼权利构建上,通过对被害人参与性诉讼权利、补救和预防性诉讼权利、保障性诉讼权利的研究和对被告人推定性诉讼权利、防御性诉讼权利以及救济性诉讼权利的研究,实现了走向和谐与平衡这一刑事司法权利保障的主题。
-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一本通刘东根、谢安平本书的最大特色是通过法条、命题题眼、历年试题和强化模拟题四位一体,全面理解和掌握司法考试的重点、难点和命题思路,真正做到“一本通”。一、关于法条。本书既保证了主体法的完整性,又强调了重点法条。同时,根据指定的《司法考试必读法律法规汇编》,逐条穿插相关司法解释,将属于某一知识占的相关和司法解释都列在一起。二、关于命题题眼。本书对各部门法各章的历年及其分值进行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对重要条款的考点、命题的题眼和角度进行分析。对某一重点法条所涉及的一个或多个考点进行分解并分析,指出法条的题眼,这样既可以从多个方面掌握该法条的内容,又可以掌握该法条的命题角度,真正提高应试水平。三、关于历年试题。本书在逐条进行考点、命题题眼分析的同时,将涉及的历年试题及其答案一一展示。根据某一试题涉及的主要考点将其列到剖析中的某一相应考点之后,这样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该知识点的考眼和可能的出题方法。这里顺便提一下历年试题的作用。四、关于强化模拟题。参照司法考试的要地求、特点,对重点法条的考点(尤其是尚未考过的考点)编写相应的强化模拟题,通过反复的有针对性的演练,达到加深对法条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的效果。五、关于编写人员。本书的作者都为相应部门法专业的法学博士,并且都以高分通过司法考试,具有较系统的成功经验和司法考试辅导经验。六、关于实际效果。本套丛书在2004年第一次出版后,获得了广大考生的认可与信任。许多考生认为,法条、命题题眼、历年试题与强化模拟题四位一体的编写模式司法考试的特点,贴近实战的要求,开辟了一条正确、有效的以法条为中心的复习和应用方法。2004年、2005年、2006年的司法考试也验证了“一本通”编写模式和内容的成功。另外,由于本丛书的出版时间较早,很多读者担心在本丛书出版后新增的法律法规和考点得不到体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编者们通过他们的网站及时分布新增内容和考点。
-
司法考试案例突破教程李哲 著,法律考试中心 组编民法、刑法和三大诉讼法在司考中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总分值达到了50%至60%。如果能把握好这“五大巨头”,胜利将近在咫尺。这“五大巨头”在整个法律体系中位居基础与核心地位,因此试题难度不断攀升,成为司法考试的“爬坡区”。许多考生都有这样的感觉,复习多遍后,仍然,不会做题,这主要是没有理解考点的关键内容。那么,如何突破司法考试的“爬坡区”呢?其实,很多考生只是缺乏只言片语的点睛指导,正是那关键的点睛之语,可以让考生对考点豁然顿悟,突破自身的极限,帮助考生顺利通过“爬坡区”。为此,我们特意组织了一批司法考试培训市场的后起之秀,他们活跃于北京各大司法考试培训学校,用他们所积累的培训经验,倾心打造本套丛书,以期对考生理解、记忆和应用法律有所裨益,帮助考生顺利通过司法考试。(一)本书体例1.[基础理论]:选择重要考点,总结基础理论,突出需要重点记忆的知识点。其中的“易错点提示”,为考生指出了本考点易混淆、出错的知识点,让考生如临课堂,豁然开朗。2.[突破案例]:练习是通过司法考试的必要途径,尤其是案例练习,突破了简单记忆的局限,培养考生用法条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本栏目摘选典型案例,着重于与考点相关、易混淆知识点,例如对于本考点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的特殊和例外规定,司法考试中考生很难注意到的思维死角,以及通过横向对比等方式体现的容易出错、混淆的知识点等等,加强考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能力,训练考生的答题思路。3.[突破要诀]:针对司法考试培训中多数考生遇到的瓶颈问题,本栏目从容易混淆和出错处、如何记忆、如何区分等方面进行简要归纳和总结,加深考生对于重点、难点和疑点的记忆与理解。(二)备战司法考试的建议1.注重案例练习的作用。准备司法考试,或者说学习任何东西,要解决的就是三个问题:理解、记忆和应用。理解是前提,记忆是关键,而应用是目的。法律不是用来看的,也不是用来学的,而是用来用的。司法考试作为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考查的主要对象并非是高深的法学理论,而是将法律规范运用到具体案例的能力。这在司法考试的试题中表现为:没有名词解释,没有简答,80%的题目都是小案例。因此,编者认为,司法考试成败的关键在于考生是否能够将自己所理解和记忆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案例练习能将法律规范与法律规范、法律规范与具体事实(具体语境)联系起来,在这种穿梭联系的过程中,既可以培养自己的法律逻辑思维,又可以将分散的法律知识整合为一个整体,最终解决法律知识的应用问题。因此,在单纯记忆性考题减少、小型案例题逐渐增多的司法考试中,考生应当明确案例练习的重要性,在记忆、理解法条和基础理论的同时,在案例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走出复习多遍后仍然不会做题的困境。2.慎用“题海战术”。一些考生走人误区,以为题海战术就能万事大吉,于是不惜代价,购买了各种各样的参考书,期望通过全方位的练习,达到通过司法考试的目的,结果每本参考书都只能走马观花地翻阅,甚至不一定有时间翻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却收效甚微。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历届司法考试的题型如何变化,其内容都根源于教材。因此,首先要抓住教材,才能把握方向。习题的作用在于帮助考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巩固自己的记忆,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我们的建议是:在教材之外,抓住一本或者一套适合自己的参考书,读透每一个知识点,并在复习后期对真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把握出题思路和考点,对于应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勿执著于争议问题。目前,市面上各种司法考试的辅导书可谓层出不穷,各类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这为考生准备考试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不过,细心的考生会发现,不同图书对同一个试题的解答可能相异,不同辅导教师对个别考点的观点也可能不同,这给考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惑,有部分考生因此不知道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对此,我们的建议是:一方面,有争议的考点往往不是司法考试的重点,千万不要执著于个别问题,而影响对整个考试的复习效率。另一方面,就考试本身而言,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要以司法部考试中心编审的大纲和最新教材为主,把大纲和教材读透、读薄,是考试制胜的法宝。4.权衡放弃的利弊。司法考试确实是一门“放弃”的艺术,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应当懂得“放弃”与“选择”,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但在实际操作中,放弃容易而艺术难!部分考生单纯地放弃一些小学科,往往导致最容易得到的分数没有得到,而想要得到的分数不一定得到,以致没能通过司法考试。对此,我们的建议是:首先,要明确“放弃”的方向,“放弃”并非是单纯的舍弃,而应当合理支配时间,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其次,当我们的放弃水平还达不到“艺术”之境界时,那么还是请记住那句话:基本的永远是重要的,最基本的永远是最重要的!对明天最好的准备就是今天做到最好。衷心祝愿阅读本书的考生能够顺利通过司法考试!
-
刑事诉讼前沿研究徐静村目录
-
刑事诉讼法教程岳悍惟新中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于1979年7月1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80年1月1日起施行。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并于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目前,我国的刑事诉讼与国际司法准则仍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进一步实现司法正义、提高诉讼效率以及加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等问题,成为理论界及实务界及实务界的研究及关注的热点。对于教学而言,教材是根本。一部好的教材,不仅能够体现一门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学科的学术水准,从而对于教与学有着良好的约束与启发效果。刑事诉讼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为尽可能编撰出一部好的刑事诉讼法教材,我们一方面立足于现行刑事诉讼法典及有关司法解释,重点讲授刑事诉讼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适当反映一些学术成果,力求拓展读者的理论视野。希望本教材能够给广大师生的教与学带来有效的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
刑事司法的改革冯军、卢彦芬、等中国当前的刑事司法改革不应仅仅着眼于刑事诉讼立法本体的完善,更需要对司法从业人员的道德自律和法律规制给予充分的关注。本书以此为立论点,对我国刑事立案程序、侦查程序、诱惑侦查制度、强制措施救济机制、暂缓起诉制度、公诉权制约机制、检察机关的纠纷解决功能等司法中的实际运作状况进行了梳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合我国国情的改革思路和实现途径,颇具理论前瞻性和实践可行性。
-
中国检察张智辉 主编新现象和老问题总是与法的适用相伴而行,《刑法》的适用也不例外:新老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对法律条文的精当理解和对刑法理论的牢固把握。《刑事诉讼法》适用问题的研究在我国相对成熟,有大量相关的文章和著作,本报告并未选取当今《刑事诉讼法》适用中的热门问题,而是选择了几个受到关注较少、但又与检察业务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从选材角度看,切中热点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像本报告这样的另辟蹊径做法更值得欣赏。这是该报告的第一个优点。该报告的第二个特点是论证充分、言之有物。在每一部分的论述中,报告首先对现行立法及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提出解决的对策,很好地克服了观点堆砌但没有论证说理的常见弊病,这使得报告的立论既有说服力又不乏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