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实务手册马金风,郭帅 著本书以*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法条为主干逐条拆解,将全国人大法工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等立法、司法部门对法条的权威解读、相关法律规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指导案例及司法裁判观点、法律文书范本等内容梳理整合之后附于《民事诉讼法》相关主法条之下,将纷繁复杂的内容层层筛选、条分缕析梳理成一个有机整体,方便读者迅速掌握法条的精准含义,理清立法和司法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发展动向,实现对相关知识点的认知全覆盖。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全书中国法制出版社 著本书涵盖刑事诉讼相关的常用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及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示范文本,梳理和收录人大代表建议的重要答复;书中收录文件均为经过清理修改的现行有效标准文本,方便读者及时掌握*新法律文件。 法律文件按照紧密程度排列,而不是文件公布的时间顺序排列,以方便读者集中对某一类问题查找使用,避免疏漏重点法律文件的相关规定。重点法律文件附加条文主旨,指引读者快速找到目标条文,了解条文规定的主要内容。本书重在全面收录法律文件,同时确保内容准确。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实施状况研究何挺,尹泠然,杨雯清 等 著,童建明,宋英辉 编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在“特别程序”一编中增设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共计11个条文。专章在秉承“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的基础上,将刑事诉讼法之前已经规定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不公开审理和分别关押等内容纳入,并增加规定了包括合适成年人讯问与审判时在场、社会调查、附条件不起诉、犯罪记录封存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基本形成了一套有别于成年人、对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保护并以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和重新回归社会为核心目标的未成年人司法程序。
-
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论张益南 著本书围绕两条主线展开论述:第一,关注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基础理论奠基。该部分主要透过结构主义和系统论视角,秉持动态平衡诉讼观的指导,深入探讨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互动关系,提出我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第二,系统阐述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基本样态,揭示在三角构造的框架下权利保障与权力规范运行的现实模式。通过审前程序中三方主体互动的构造样态,在审前程序中贯彻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动态平衡以及实现诉讼效率等基本理念。
-
要件事实的基础[日] 伊藤滋夫 著,许可,[日] 小林正弘 译《民法典》是一个系统化的实体请求权及要件事实的规范体系。要使《民法典》有效实施,就需要有更加科学的方法指引其在民事审判的运用。民事司法是根据当事人的权利主张寻求请求权的基础,查证是否具备相应的要件事实,并据此作出裁判的过程。我国以《民法典》为代表的民事实体法与日本的民事实体法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特征。伊藤滋夫先生依据多年审判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很早就提出了在民事司法中如何妥当、高效适用民事实体法的方法和理论——“要件事实论”。本书正是伊藤先生自己多年来这方面潜心研究的代表力作,以在诉讼实践中正确应用要件事实理论为出发点,对于中国审判实践亦能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
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视角下行政不作为诉讼研究刘群 著本文以“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为视角对行政不作为诉讼进行研究,试图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构建相对完善的行政不作为诉讼体系。文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行政不作为诉讼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等基本内容,为正文展开研究进行基础铺垫。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介绍行政不作为诉讼基本理论,以行政不作为诉讼的核心概念“行政不作为”为切入点。第二章从应然与实然角度探讨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视角与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关系。第三章以“行政不作为诉讼案件实证分析与存在的问题”为题,通过运用实证数据、案例归纳等研究方法对行政不作为诉讼案件审理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了行政不作为诉讼案件的特点,并对审判实践中行政不作为诉讼未实现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主要对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原告资格和起诉期限提出完善对策。第五章阐述行政不作为诉讼举证责任及证明标准的重构规则。第六章以行政不作为构成要件为基础,提出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司法审查判断基准,从而有助于行政不作为的司法识别。第七章对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司法审查标准和审查强度提出完善对策。第八章主要探讨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视角下的不作为诉讼裁判方式。
-
跨境旅游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连俊雅 著伴随跨境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纠纷的发生数量和频率不断攀升,旅游者的合法权益频频受到侵害。如何妥善解决跨境旅游纠纷以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和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本书基于跨境旅游纠纷的特殊性和跨境旅游纠纷解决的现状,分析跨境旅游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如何能使旅游者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的成本、最便利的方式获得最适宜的解决结果,并探索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协商和调解为优先、仲裁为中心、司法为保障”的三位一体、有效衔接的跨境旅游纠纷解决机制。
-
技术侦查措施立法研究邓立军 著2012年3月1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首次对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程序作了规定,具有里程碑意义。本书是研究技术侦查的论文集,具体包括:大数据侦查的法律控制; 论美国对新型监控侦查措施的法律规制; 论技术侦查中的隐私权保障; 侦查机关实施网络监控措施的程序法规制; 比较法视野中的技术侦查措施; 刑事侦查中公民定位信息的收集使用与规制; 英国秘密侦查专员制度的变迁与改革; 公民权利保障视角下的域外大数据侦查研究; 技术侦查措施法律规制比较研究; 技术侦查措施适用案件范围的域外考察及启示; 日本《通信监听法》之检讨及其启示; 技术侦查领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域外考察; 域外技术侦查审批机制的分析与借鉴; 德国技术监听制度; 侦查中运用大规模监控的法律规制。
-
被告人翻供问题研究王海 著本书从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翻供的特征、类型和所具有的法律意义,考察了我国被告人翻供基本情况及应对策略,对比西方域外法治国家对待被告人翻供的基本态度和做法,提炼翻供的审查判断规则,并在翻供的预防和治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民事诉讼担保制度研究刘芳 著本书是“司法改革背景下我国民事诉讼运行机制完善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也是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本书作者是武汉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博士刘芳。本书采用规范分析、比较分析、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民事诉讼担保的性质、功能、制度价值等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并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介绍其民事诉讼担保程序的制度概况、规则特点以及具体程序;对我国民事诉讼担保的立法现状及制度构建进行了分析,在科学借鉴域外成熟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民事诉讼担保程序的具体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