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
中国减刑制度研究赵亮 著本书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减刑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着重分析了特殊预防论、一般预防论与报应论对减刑的支撑,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上述理论对减刑限制的支撑。以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减刑权,发现减刑权可以分为减刑建议权与减刑裁定权,两种权力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使减刑得以顺利运作。本书运用了实证分析方法,通过与监狱干警、法院法官等实践部门工作人员走访座谈等方式,对我国实践中减刑问题进行调研,以对我国减刑现状有基本认识,为解决实践中存在问题打下良好基础。本书共包括六章:第一章减刑制度概述、第二章减刑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减刑限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减刑制度中的司法与刑罚执行、第五章我国减刑制度的现状、第六章我国减刑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
污染环境犯罪治理的刑事司法保障陈冉 著本书将着重结合北京、天津、河北地区的裁判以及行政处罚为基础,重点研究环境犯罪认定中的具体疑难问题,对环境犯罪的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问题进行具体探讨,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衔接。尤其针对环境生态的统一性,从三地区判决的量刑数据评估,确立规范化量刑,保证刑罚的效果。
-
建筑企业串通投标犯罪刑事合规实务初探毛丽英 著本书是一本刑事合规实务操作范本,书稿从企业合规的起源与我国的发展路径出发,介绍企业合规的基本发展现状。然后,以笔者所参与串通投标刑事合规专项法律服务为蓝本,结合《关于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的规定,将目前刑事合规实务操作进行了介绍。全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美国企业合规形式化的发展、中国检察机关刑事合规试点工作、《关于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知道意见》要点解读、串通投标犯罪研究、串通投标犯罪刑事合规实务、 律师作为第三方组织的思考、企业合规的防火墙作用
-
刑法修正与司法解释中的新型问题研究彭文华 著本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 我国男女平等的法律溯源,主要论述我国男女平等原则的法律保障及对策,妇女平等权益的宪法保护,法理学视角下性别平等法律制度的立法完善。第二章 婚姻家庭领域的男女平等,主要论述《民法典》对男女平等的考量与阐释、离婚女性权益保障的现状与对策、《反家庭暴力法》视域下的女性权益维护;第三章 社会经济领域的男女平等,主要论述《劳动法》视域下社会性别平等问题、我国教育性别平等的状况与对策分析、女性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第四章 男女平等的法律救济,主要论述了《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文本分析与立法启示、完善救济制度,切实保障女性权益、女继承人的法律救济制度研究。
-
刑法分论案例研究苏雄华 著刑法分论案例研究 978-7-5764-0581-1 苏雄华 主编 79.00元 2022年5月第1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刑事法学研究吴宏耀 著在刑事诉讼法学领域,法教义学处于边缘的地位,没有引发太多理论关注,更谈不上刑事诉讼法学的本体论高度。随着学科的发展与进步,比较法研究日渐式微、“就制度聊制度、就改革聊改革”的对策研究日益遭遇不满与批评,尤其是在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的方法论之争出现后,刑事诉讼法学似乎重新站在了“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本书将“刑事诉讼法教义学”作为重点专题,旨在推动刑事诉讼法教义学的研讨与发展。书中包括“刑事诉讼法教义学”“刑法修正与积极刑法观专”“理论前沿”“学术新人”“热点聚焦”“译文”六个专题。本书既关注和解决中国刑事法问题为研究导向,积极整合刑事法学的一体化研究,为法学学术研究提供切实的增量,也促进了学术交流。本书希望通过每一辑对中国刑事法问题的关注、挖掘、表达,通过不断聚拢青年学者,为当下迈向新时代的中国刑事法学研究带来一些本体性、自主性的研究成果。
-
刑法学研究刘宪权,龙敏 编数字化已然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面对数字化对人类社会形态带来的深刻变革,探讨刑事法应当如何应对和调整,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书以2022年度热议的数字刑法问题为研究主题展开研究,对数字刑法典型案件或对数字经济下数据犯罪、金融犯罪数字人民币等刑法问题所反映的法律与制度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期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本书分为“专题笔谈”“学者专稿”“理论前沿”“学术争鸣”“实务探索”以及“博士论坛”几个专栏。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律师辩护问题研究郭枭 著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律师辩护问题是一个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伴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并最终确立为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由于承载着刑事诉讼的历史积淀和价值内核,律师辩护问题始终占据着学术研究的重要位置,成为任何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无法回避的话题。律师参与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平等协商的可靠保障和风险防范的必要措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则赋予了律师辩护问题深入研究的时代契机。因此,将认罪认罚从宽与律师辩护这一对“新老”制度组合研究,不仅有助于夯实“新”制度的正当性基础,也可能使“老”制度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本文以程序法视域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律师辩护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挖掘和探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律师辩护的理论根基和基础问题,并对域外法治国家类似问题进行当代考察,反思性地将研究问题划分为权利、方式和规范三个维度,以期为学术探索和司法实践提供帮助。
-
论我国的特别减轻处罚制度程绍燕 著我国《刑法》第63条规定了特别减轻处罚制度,但是实践中特别减轻处罚的适用率非常低,相关的学术研究也很少。通过概念辨析、历史梳理、实证调研、价值分析、实体条件和程序问题理论分析,发现特别减轻处罚制度具有矫正罪刑法定原则的不足、实现个案正义、实现情理法融合的价值,但是目前的法律规定并不合理,导致了该制度的人为闲置,急需改革完善。可将特别减轻处罚的启用条件相对细化为“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由于其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较小,判处法定刑的低刑还是难以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的,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并可列举一些常见的可特别减轻处罚的情形。在程序上,上一级人民法院复核是短期改革的优选路径,长远而言,听证也是可考虑的监督方式。同时,通过对特别减轻处罚这种例外制度的实践分析,也发现了我国刑法量刑规定模式、分则具体罪名的量刑标准等的不合理之处,应进行完善。
-
财产保护的刑法介入问题研究王骏 著本书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以刑民关系为主要视角,研讨部门法关系中最基本的问题即相对民法等来说刑法应具有从属性还是独立性,对违法相对观进行证成。其次,通过展开民法依存模式与秩序维持模式之对立,提倡民法参酌模式;提出刑法介入财产保护的三大原则,即适度、平等、均衡原则;对民事救济的实效性、被害财产经济上的重要性等刑法介入时的考量要点进行阐释。在上述理论基础的论述后,展开财产分类体系的区分介入、不法者财产保护的介入、被害人因素涉及的介入以及介入的立法完善等具体问题的研究。